昨日,“三秦回家网”工作人员正在网站上更新信息本报记者黄利健摄
姓名:江柳影性别:女出生日期:2009-08-12失踪日期:2012-06-27年龄:4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西安
姓名:江怀仁性别:男出生日期:2006-06-13失踪日期:2011-11-18年龄:7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西安
姓名:江德阳性别:男出生日期:2008-10-22失踪日期:2009-03-25年龄:5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西安
姓名:董博出生日期:1990-11-18失踪日期:1999-12-28年龄:23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潼关县太要镇西堡障村五组
姓名:张云云性别:女证件号码:612487197602124536出生日期:1976-02-12失踪日期:2012-05-02年龄:38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西安
姓名:向美居性别:女出生日期:1973-10-13失踪日期:2000-09-09年龄:40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广东惠阳淡水镇
姓名:马韵性别:女出生日期:2000-11-06失踪日期:2013-10-27年龄:13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武汉青山区
姓名:季悦性别:女出生日期:2009-11-06失踪日期:2012-04-11年龄:4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西安市高新区
姓名:崔同享性别:男出生日期:2009-11-02失踪日期:2011-10-01年龄:4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西安新城区
姓名:李丽性别:女证件号码:612524198610084528出生日期:1986-10-08失踪日期:2012-10-10年龄:27岁籍贯:陕西省失踪地点:安康
昨日上午,省公安厅主办的专业寻人网站“三秦回家网”(huijia.shxga.gov.cn)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全国公安机关第一家打拐反拐寻人公益网站。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出席开通仪式,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杜航伟宣布网站运行。
免费发布失踪、被拐信息
二是督促省内所在地公安机关对本地失踪、被拐人员信息,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系儿童、少女失踪的,要迅速启动快速查找机制,并通过全国公安机关失踪人员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帮助查找。
三是为群众提供涉拐方面的法律咨询,答疑解惑,介绍宣传反拐、打拐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介绍预防拐卖的基本知识。受理转办省内群众举报拐卖儿童犯罪线索。
信息与其他寻亲网共享
据介绍,群众在网站注册个人信息后,可以通过网站“寻亲登记”栏目,将失踪人员的姓名、性别等信息在网上进行登记,技术人员受理核实后会将信息发布。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sanqinhuijia@163.com)给网站提供信息。
陈士渠:它是全国性的网站
我国首家民间公益寻亲网站“宝贝回家网”创始人张宝艳昨日也参加了开通仪式。她说:“我们开办免费寻亲网站最早,也遇到过很多困惑,感觉到力量的欠缺。现在三秦回家网的开通,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本报记者景冀
陈士渠:加大对买方市场打击力度
人物档案
陈士渠,一级警督,法学博士,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2011年度法治人物和正义人物,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第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2013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发布,@陈士渠被评为十大公职人员微博第一名。
3月31日晚,华商报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加“三秦回家网”开通仪式的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
儿子失踪父亲短信求助
见到陈士渠时,他的手机上刚刚收到一条短信,“我是王云,我是王盼盼的父亲。我爱我的儿子,我日夜不停地想念我的儿子。请陈主任把我儿子救回来,把万恶的人贩子张柔娟抓住、判刑……”
同样内容的短信,这两年来,陈士渠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有时候是一天两条。这个短信是一个失去儿子整整18年的父亲王云发来的,陈士渠清楚地记得,1996年4月1日,王云2岁的儿子王盼盼在深圳市宝安区上川公园失踪,王云从此走上漫长的寻子之路。后来,在公安机关的侦破下,偷孩子的人抓住了,这个人把孩子以500元卖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又将孩子卖给了第三个人,层层转手之后,警方根据线索找到了第四个人(短信中的张柔娟)时,发现这个人用的是个假名字,线索至此断了。这起案件已经被列入公安部的督办案件。
“4月1日是他儿子失踪整整18年的日子,我能想象他的煎熬和痛苦。”陈士渠说,从事打拐工作这几年,他目睹了无数的悲欢离合。面对这样的短信,有时候他会回两个字“明白”,就是这样简单的两个字,带给寻亲家长的,又是无尽的希望。
从2007年担任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以来,陈士渠参与侦破了大量的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见到过很多被拐孩子解救回家,但让他更加难忘的,却是像王云这样的家长。王云的儿子今年已经20岁了,寻亲之路,司空见惯的是,孩子在另一方长大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这边的亲生父母痛不欲生地坚持着,十几年、几十年,找孩子,成了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千里亲情,无处话凄凉”
“十年生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亲情,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全国公安齐给力,擒贼返,送子归,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忘却年年断肠处,圆破镜,乐天伦。”这是陈士渠曾在微博里改写的一首词《江城子·打拐》。其中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让他感触颇深。
他还记得一个原本出生在贵州山区的孩子,人贩子去抢孩子时,将孩子的父母用刀砍了,之后将1岁多的孩子卖到了福建。孩子的父母被抢救过来之后,一直在寻亲,找到儿子时,儿子已经15岁了,正上初三。“见到亲生父母后,孩子说的一口福建话,双方无法交流,亲生父母多么痛苦!”
这样的案例很多。陈士渠说,如果被拐孩子记得或知道自己被拐,长大后他就会特别渴望见到亲生父母,多数情况下主动寻亲,见到父母,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总是让人感动;但也有孩子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突然有一天亲生父母找来了,孩子往往接受不了。
“拐卖犯罪的危害罄竹难书,没有拐卖,就没有这些人间悲剧。增加防拐意识,才能天下无拐。”陈士渠说,他最想给家长们说的是,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教给孩子防拐常识,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悲剧在自己家里上演。
1.2万条微博多与打拐有关
DNA帮3220名儿童找到家
陈士渠表示,经过公安机关的高压严打和综合治理,我国拐卖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采取抢劫、盗窃、抢夺等方式实施的拐卖儿童案件发案大幅度下降,破案率显著提升。但是,对于一些陈年积案,由于十几年前,科技并不是很发达,监控摄像并不是很到位,加上近些年人口流动性大,给破案也带来一定的难度。他举例说,西安李女士的孩子在20年前被拐,后来根据嫌疑人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卖孩子的地方,但由于城市拆迁,当初的房子早就没有了,而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当初的左邻右舍知道他的身世,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孩子可能再也不能知晓自己是被人贩子拐卖的。
为了解决儿童被拐多年后身源识别确认难的问题,2009年4月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要求采集失踪被拐儿童家长和来历不明儿童血样检测入库,信息库能够自动比对。来自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已经比中多年前被拐儿童3220人,其中陕西比中116人。他表示,全国打拐DNA信息库长期存在,公安机关采集血样是免费的。
公安部建议修改《刑法》
我国《刑法》第241条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该条第6款同时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李梅建议,应修改《刑法》,删除对收买儿童、妇女的免责条款,从源头打击收买被拐儿童妇女的行为。
本报记者段晓宁/文张杰/图
我省5年解救6895名妇女儿童
自2009年4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拐”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6938起,打掉涉拐犯罪团伙363个,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382人,解救被拐妇女儿童6895名,成功侦破一大批大案、要案。本报记者景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