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电梯事故也越来越多,安全隐患逐步显现。为加强长风社区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及时消除老旧住宅电梯潜在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现对社区内隐患较大但维修资金不足的老旧住宅电梯更换工作开展调研,为建设“宜居宜创宜业”的美丽长风、美丽普陀贡献力量。
一、背景与起因
目前,普陀区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7%,百姓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十分迫切。金沙江小区位于普陀区长风街道金沙江路65弄,为1996年的商品房。其中,5号楼已于2017年顺利更换了电梯,53号楼成功加装了电梯,小区内目前有45、46、47、48号4栋楼电梯老旧急需更换。上述4栋楼均为11层楼房,一梯两户设置,其中一楼为商铺,每栋楼共有居民20户。
此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走访、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对金沙江小区老旧电梯更换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金沙江小区老旧电梯更换存在以下问题:
(一)维修资金不足。截至2019年11月,上述4栋楼的维修资金账户金额分别为:45号楼11.61万元、46号楼9.53万元、47号楼10.85万元、48号楼9.28万元,而更换一台电梯的费用闭口价为22万,上述4栋楼因维修基金不足导致更换电梯事宜推进缓慢。
(二)自治经验不够。维修资金不足影响电梯更换的推进,要解决这个问题,续筹维修资金为首要之选。但在没有相应政府补贴等激励政策的条件下,纯粹由居民自筹完成维修资金续筹的事项在本街道暂无前例,小区内居民对此事项缺乏了解、意见不一,影响程序开展和工作推进。
(三)居民意见不一。此前,4栋楼均按照加装电梯的标准(按楼层来分摊费用)完成了首次意见征询,居民基本表示同意。第二次意见征询时按照续筹维修基金的标准(按房屋面积分摊费用)开展征询,部分居民表示不同意。之后,居委会又重新按照加装电梯的标准开展第二次意见征询,仍有部分居民持不同意见。
二、做法与经过
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消除辖区内安全隐患,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高老百姓获得感、满意度的角度特采取以下对策,全力推动金沙江小区老旧电梯更换。
三、成效与反响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春节前完工的老旧小区电梯更换工程相应延期,目前进展情况如下:
(一)45号楼:已完成两次征询、金额分摊、电梯选择,电梯合同律师已审核完毕,目前正在施工过程中,已进入施工单位验收流程阶段。
(二)46号楼:已完成电梯更换包括征询、与第三方沟通协商费用和电梯选择、施工等各项工作,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47号楼:已完成两次征询,并组建了三人工作小组,与电梯方协商一致,采取更新电梯部件的方式,完成电梯机芯更换,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48号楼:已完成两次征询、金额分摊、电梯选择,电梯合同律师已审核完毕,预计5月6日开工。
四、未来与展望
以金沙江小区老旧电梯更换为例,进一步总结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先行先试,为其他隐患较大但维修资金不足的老旧住宅电梯探索出可行机制和有效模式,解决客观实际问题,切实提升普陀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其中也有一些经验值得探讨。
(一)加强党政协调,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党政推进机制,建立书记推进协调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明确推进信号;量化年度工作目标,每年以年度目标的形式,确定推进计划任务量并强化督促推进机制;强化日常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老旧电梯更换工作联系会议机制,加强沟通联系,推动任务落实。搭建好居民的交流沟通平台,尽最大可能推动居民意愿统一。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逐步引导形成社会协商共制,支持和推进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修理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在老旧电梯更换工作中,政府、市场、居民各司其职,政府是居民背后强有力的推手,作用贯穿始终。但老旧电梯更换主导人依然是业主居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凝聚共识,既最大程度保障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同样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协商权和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