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上虚假房源招揽客户房产中介这些套路如何破新华网|2021-05-3011:18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看到房产中介推荐一套性价比超高的二手房,动了心,结果实地看房后才发现,真实房源并非这个价格,有时中介还会告诉你,“这套房其实上个月就卖出了,看另一套吧”。
中介虚假房源屡禁不止
事实上,网上挂出的这套房源两年前就卖掉了,业主先前在网上挂出过,故房型、面积、楼层、周边环境等信息都很清楚。“这样的房源会吸引很多买家来电咨询。”房产中介小徐说。
“85后”小徐在房产中介业有着7年从业经验,曾在三家中介公司就职,谙熟各种销售套路。比如先用“条件好”“价格低”“存量大”的房源信息把客户吸引过来,获得客户的联系方式后再精准推销位置相近、价差较大的房源。
“网上挂的房明明已经卖掉了,你怎么说服那些客户?”面对这个疑问,小徐答得从容:多数客户会有些失望,但只要解释房子太抢手已经卖出、小区还有同房型的房子,客户也就不会多说什么,甚至还会增加错失好房源的焦虑感。
当然,网上也挂有一批真实的房源,但挂出的价格往往要比实际价格低不少。“市场竞争激烈,只有高性价比才能更好地吸引客户。”小徐心里算的账是,这样可以减低获客成本。
为了争抢客户,各大房产中介在房源信息上可谓动足脑筋。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2019年上海市新建房屋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4.0%,而存量房网签面积比上年增长37.5%。在房地产行业增量速度放缓、存量和存量交易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房地产经纪服务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售/购房者对经纪人服务质量和安全交易保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虚假房源问题屡禁不止,已成为房地产领域投诉一大特点。”朱柯丁表示。
对房产经纪虚假房源查惩
虚假房源信息为何屡禁不止?在朱柯丁看来,原因在于缺乏监管。
“信用监管忽视假房源问题,行业查惩力度弱。”朱柯丁发现,去年5月,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诚信(信用)信息平台上线,在其公示的“行业违规信息”的机构/人员名单中,242名经纪人的不良行为包括“飞单、甩单、跑单行为”“泄露平台资源、保密数据和商业机密,从中牟利”等,甚至“辱骂客户”,但并未发现因宣传虚假房源的问题被惩罚的案例。2020年8月,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开的房地产经纪企业受行政处罚案件共22条,也未涉及虚假房源问题。
朱柯丁建议,加强对房产经纪行业虚假房源查惩,借助信息平台实现房源信息集中化、透明化,形成良好的行业理念和规则。比如参照美国MLS(MultipleListingSystem)系统建立上海房地产经纪中介平台,推行售房独家代理方式,聚集房地产中介代理市场信息,包括不同房产的特征、出价信息及最终出售价格,通过文字、图像、VR等方式全方位地向客户展示,多形式、多渠道地将信息传达给目标客户。由此降低经纪人与客户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增强交易的透明度。同时,建议出台房源上市备案政策,规范房地产价格评估及网络平台信息上传审核管理,实现同房源同信息。
“重视行业诚信经营,监管方式多元化,从线下延伸至线上。”朱柯丁认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统一立法,加强管理,严格行业个人准入资格及机构准入市场化,联合执法检查中介机构及人员的执业情况,并建立举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