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雷,重要会议后高层如期发布了文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未来十年房地产的发展路径,高层全都指明了方向:
1、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3、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
4、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
5、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房地产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涉及的税收,都被摆到了台面上来。
众所周知,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房地产税试点改革。
整体来说,两者征收房地产税的对象不同。
上海主要是针对有多套房、面积较大的家庭,重庆主要针对的是高端豪宅家庭。
在上海交房地产税的计算规则如下:
1、人均不超过60平米,免征房产税2、人均超过60平米,对超额面积征收
假设小明一家三口拥有两套房,一套50平米市区老破小,一套100平米的外环新房今年刚交付,那么合计150平米,没有达到人均60平米的限定,那么就不用交房产税。
可以说上海的试点是比较温和渐进的。
假设小明一家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50平米市区老破小置换成了100平米的房子,那么合计就是100+100平米=200平米,超出的部分为200-(60*3)=20平米。
超额面积20平米需要缴纳房产税,具体税率分为两档:
1、每平米市场价≤91954元一平米,税率0.4%2、每平米市场价>91954元一平米,税率0.6%
每年上海税务局官网都会发布《个人住房房产税税率如何确定》通知,税率分界线数字每年一变。
房子对于绝大部分上海家庭来说是低频大额刚需消费品,一两年换一次房子是比较稀少的,因此上海家庭如果房子足够多、足够大,需要缴纳房产税,负担不会太重。
这也导致了房产税无论在上海还是重庆,占地方政府总收入占比较低。
根据上海、重庆官方披露的数据,2020年上海房产税为199亿,占财政收入的2.8%,大约相当于当年土地出让金总收入的6.6%。
重庆2020年房产税为72亿,占当地财政收入的3.4%,相当于当年土地出让金的3.3%。
对于刚需买房的新上海人来说,一家三口买下180平米的大房子,是一种奢求。
于是上海房产税的收缴现状变成了:
刚需不在意、改善不介意。
从长周期来看,房产税扩大试点对房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后都会被住户感知成类似物业费的一种持有成本。
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纽约州、加州和德州房地产税占比分别为57.1%、67.6%和83.1%,其他较弱的州收入占比可以高达90%以上。
美国房产税主要出现在保有环节,属于财产税的一种,特点是:
宽税基、少税种
对除公共、宗教、慈善等机构的不动产实行免征外,其他的不动产所有者均要纳税,并且在保有环节的税种只有财产税。
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不动产税率在1%到3%之间,还有一些抵扣项目,家庭的实际缴纳税率会更低一些。
参照欧美成熟国家的房产税案例,上海和重庆的试点显然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目前国内房地产的主基调是救市、解除限购、放开户籍、降低率房贷利率、鼓励买房。
这种大环境下,房产税扩大试点的前提并不存在。
上一波对房地产税的热烈讨论,大约出现在2022年年初。
2022年3月16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提到了房地产税的试点改革,当时的定调为:
如今两年过去,已经是2024年7月下半了,为了市场信心和房价、成交量的稳定,扩大试点还是得缓一缓。
2
知名学者卢麒元,认为中国应该征收四种直接税,防止资本外流。
一是遗产税,二是离境税,三是房产税,四是数据税。
遗产税大家都很熟悉了,西方富豪通常会用家族信托或者慈善基金来避税。
中国有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却没有建立完整的离境税,富豪完全可以把资产全都做成离岸信托,掏空转移国内的财富。
房产税是典型的对资产收税,形成财富不间断的水平转移,形成共享。
7月22日,财政部公布2024上半年最新收支数据。
一个数据非常扎眼:
房产税同比增长20.1%。
更加诡异的是前几年的数据:
2021年房产税3278亿,同比增长15.3%。
2022年房产税3590亿,同比增长9.5%。
2023年房产税3994,同比增长11.2%。
财政部口径的房产税,通常由广义的三个部分组成:
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租赁房屋房产税+写字楼商铺房产税
大量的企业从原先的核心区CBD退租,转向优惠力度更大的产业园等等,因此写字楼和商铺的收税情况不一定乐观。
有一种合理的推测是,最近三年一批企业开始补缴税款,以及之前的商铺写字楼运营企业,也开始补缴一些房地产税费。
最近高考考生已经陆续开始填志愿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学校把土木工程专业换了个名字,改成了智能建造。
同济大学也与时俱进,推出一种更人性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修完2年通识教育和1年专业基础课后,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其他专业辅修,比如:
土木+数理
土木+力学
当下,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房地产正在经历的转折:
1、那可是北上广深的房
2、这套房在北上广深
3、北上广深的房也是房
高楼会不会塌,宾客不知道,有时候也不想知道,唯一希望的只有一件事。
塌的时候自己跑得比别人更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