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在大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大田县财政局局长郑丁炫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大田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攻坚破难、奋发向上,有序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效应对收支压力,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428万元(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的105.11%,同比增收12973万元,增长14.83%,税性比为60.1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919万元(含专项,下同),完成调整支出预算290000万元的102.73%,同比增支16541万元,增长5.88%。
全县年度财力为310156万元(其中:上年结转893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2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2000万元、共同财政事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9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4283万元、调入资金362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25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31717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78万元、上解支出8754万元、调出资金1700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3223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91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237万元,净结余为零。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0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收入94490万元的104.79%,同比增收12621万元,增长14.61%;安排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0919万元,完成调整支出预算273000万元的102.86%,同比增支19287万元,增长7.37%。
县本级总财力为292261万元(其中:上年结转809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01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2000万元,共同财政事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9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4283万元,调入资金362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25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31717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36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78万元,上解支出8754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7000万元、调出资金1700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322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091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342万元,净结余为零。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500万元,完成调整收入预算13500万元的100%,同比减收8356万元,下降38.23%,省市专项补助4300万元、调入资金17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1300万元、上年结转53895万元,基金总收入189995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4524万元,完成调整支出预算104524万元的100%,同比减支2989万元,下降2.78%,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159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3874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6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600万元的100%;支出9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80万元的144.12%;调出资金62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2631万元,完成预算41758万元的102.09%;支出36557万元,完成预算35482万元的103.03%,上年结余34304万元,滚存结余40378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202万元,支出25026万元,上年结余1815万元,滚存结余19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7429万元,支出11531万元,上年结余32489万元,滚存结余38387万元。
5.“三保”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三保”支出1765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76577万元的100%,其中:保工资支出(含事业人员基础绩效奖)114315万元,保运转支出6646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5616万元。
(二)主要财政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我们按照县委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县人大有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兜牢“三保”底线,保障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支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应对困难挑战,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撑。
2.聚焦纾困惠企,政策落实精准到位。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以“真金白银”为更多市场主体送上退税“及时雨”,全年我县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4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政策1.22亿元(含增值税留抵退税3507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注入现金活水。二是高质量落实企业扶持奖补政策。强化项目资金全流程监控,进一步完善涉企财政奖补资金审核流程,及时兑付涉企奖补资金,拨付企业节能与技改资金122万元、普惠金融资金797万元、贷款贴息319万元、科技计划项目补助170万元、安全生产5万元、企业入规奖励5万元,鼓励工业企业技改创新及研发,鼓励企业深耕主业、争创名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激活房地产市场。积极落实《大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田县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修订)的通知》,设立县本级专项商品房居民消费补助5000万元,对个人在大田区域购买新建商住房,按购住面积予以300元/㎡的补贴补助,对符合奖励政策的给予奖励补助,激发房地产消费市场活力,有力拉动了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3.聚焦重点发力,向上争取出效出彩。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持续向上发力争取资金支持,2023年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8.53亿元、争取债券资金7.73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我县作为中央苏区县的优势,主动向省财政反映我县财政困难和减税降费、去产能及疫情冲击等因素减收的实际情况,争取给予政策支持,在2023年实现了两个90%的突破,即争取到省财政厅对我县财力补助标准从第二档调整为第一档85%,重点生态功能县再提高5个百分点,再融资债券额度从2020年50%提高至2023年90%;积极争取将我县列入独立工矿区涉及县,从2023年起,省财政厅新增独立工矿区转移支付补助,2023年已下达独立工矿区转移支付补助1134万元,提前下达2024年独立工矿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21万元。
各位代表,2023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全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财政经济实现了平稳运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收支“紧平衡”态势仍将延续;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缺乏新的财力增长点;刚性支出不减反增,“三保”压力较大;政府债务处于偿债高峰期,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债券支出进度较慢,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委员继续关心、指导和支持财政工作。
二、2024年预算安排草案
2024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编制“四本”预算;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支出序列;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3440万元,增长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5506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35000万元、调入资金6497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78万元,减去上解支出945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224万元,上年结余12237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291127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拟安排支出预算291127万元,结转下年12237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208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5506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35000万元、调入资金6497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78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36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9451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685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224万元,上年结余11342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274277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拟安排支出预算274277万元,结转下年1134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00万元。其中:纳入经营预算企业2户,利润收入1600万元(福建兴田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300万元、大田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调出资金620万元,用于弥补一般预算不足;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980万元(其中:用于弥补国有改制企业改革成本98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573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1301万元,上年结余40378万元,滚存结余44809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429万元,支出28418万元,上年结余1991万元,滚存结余200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7303万元,支出12883万元,上年结余38387万元,滚存结余42807万元。
(五)“三保”支出预算草案
1.全县按省定标准和范围测算“三保”支出需求143500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95038万元,保运转支出5342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43120万元。
2.全县“三保”支出预算146686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95038万元,保运转支出5342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46306万元。我县“三保”支出达到省定标准。
3.全县“三保”财力保障14668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00万元,税收返还411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不含共同事权转移支付)21774万元,预估未下达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793万元。财力基本能够保证“三保”支出需求。
三、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重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服务,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加大财源培植,保收入稳增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支持,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做到应减尽减、应退尽退,让市场主体及时足额享受政策。严格执行收费基金目录清单公示制度,确保各项收费基金公开、透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加快培育市场主体,落实激励奖补扶持政策,支持鼓励现有企业加快挖潜增效、设备升级和品牌提升,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抓住经济恢复性增长的有利条件,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持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整合优化闲置资源,大力开展闲置土地、低效厂房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腾笼换鸟”推动“老树发新芽”,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为产业升级加速度,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持续强化资源统筹,提效率促效益。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思想,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及非重点、非刚性支出,用于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足额编列“三保”预算,充分运用预算合规性审查手段,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加大库款保障力度,严防“三保”风险;严格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坚持预算法定,严禁违反规定乱开口子、随意追加预算;坚决防止截留挪用、骗取套取、贪污侵占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努力夯实财力保障,惠民生增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全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足额安排就业补助资金,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自主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加强人才培养,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支出投入力度,严格落实教育“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全面履行营养改善计划、“两免一补”政策、学生资助金等民生配套责任;全力支持卫生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投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整合、规范运作、提升效益,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统筹资金足额用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支出。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五)健全完善化债措施,严防控降风险。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增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控制增量、摸清隐量、化解存量”要求,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定期预测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严格在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举借政府债务,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全额纳入预算管理,通过“短期变长期、高息变低息、非标变标准”三个方式逐步实现债务结构优化,多措并举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2024年,我们将继续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各项决议,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全方位推进新时代美丽大田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标识码:3504250007邮编:366100
地址:大田县凤山西路40号联系方式:0598-7223215
主办: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