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保险保障:不确定性下无可替代的金融工具界面新闻

为顺应经济环境,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182号文,将新开发年金类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自原有4.025%调整为3.5%。至今年二季度,预定利率为4.025%产品已难觅影踪。

伴随经济承压、资管新规的出台,在“打破刚兑”的主旋律下,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变相保本都将成为历史,“净值化”意味着波动的产生,不再具有“刚兑”义务。相对而言,年金类产品,尤其是非分红型产品能够实现长期稳健回报,锁定几十年甚至终身的收益不变。在全球经济下行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能排除年金类产品3.5%预定利率上限面临再次向下调整的可能。因此,我们建议尽快完成年金险配置,家庭生活开支由年金完全覆盖,让未来不再焦虑。

除了安全性与收益性,通过此次疫情,大众对健康和应急资金储备的诉求也被进一步放大。严重的流动性紧缺,会扭曲资产定价;为了获取现金,被迫降价出售造成财富的巨大损失。而年金险能够实现灵活的现金流规划,以备不时之需,是家庭危急时刻的最后防线。

民法典出台后,在新的法律环境下,资产保全与财富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创富一代正在步入退休阶段,财富传承的刚性需求日渐凸显。随着今年以来企业经营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针对高净值人士,尤其是企业主的传承规划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没有做好主动规划,那么创富一代的财产将被动地按照法定继承程序执行。传承金额、方向、时点等各种前置条件都将无法实现。

由于保险本身在任何一个金融体系中都担当着不可撼动的基石作用,故离岸资产配置中的保单,既能发挥保单本身的稳定性和长期作用,同时其多元的币种属性(如美元保单),能有效地形成货币风险对冲;对于已经或正在进行身份规划的高净值人士,美元保单还具有税务筹划及离岸储值功能。相对其他资产类别,保单作为高度标准化、契约化的存在,确实是属于跨境资产配置中较安全的资产类别。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保险配置我们认为有三大好处:

1.可实现资金安全及获取长期稳定收益,从而应对利率下行和经济周期影响;

2.在不确定性市场下,保险具有不可替代的风险防范作用和现金流管理作用;

3.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中,保险可以为税务筹划/资产保全/财富传承等及早预留空间。

2020年11月5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重疾新规,将于2021年2月1日起后正式实施。

调整主要范围包括:疾病名称从“恶性肿瘤”调整为“恶性肿瘤—重度”,增加了“重度”的表述,对于恶性程度低、愈后良好、治疗费用低廉、临床分期处于早期阶段的部分肿瘤将不属于重疾赔付范畴。恶性肿瘤—轻度也同步成为行业标准定义。

定义增加了“组织病理学检查”要求并引入了“ICD-O动态编码”,也同步明确了“癌前病变”、“交界性肿瘤”、“低度恶性潜能”等均不属于重疾理赔范畴。除了轻度甲状腺癌,原位癌、交界性肿瘤不在必保范围。

这次重疾险调整,市场预计2020年2月之前会引发购买高峰期,尤其是对看重早期理赔的用户来说。不过从更高层面来看,重疾险新规出台,也是积极引导商业保险作为居民大病保障的重要补充。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由于其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所以重疾险是一个补充;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重疾保险将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成为必须。

下载界面新闻

“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局部性金融风险的出现,进一步唤醒民众对资金安全的要求

宜信财富·2021/01/1214:30

作者宜信财富

2020年疫情至今仍有反复,海外累计确诊人数还在不断创新高。全球经济受疫情冲击,大众保障意识爆发,更激发了寿险、年金和医疗险的强烈需求。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中,国家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银保监会也推出多项配套政策,拓宽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渠道,放宽投资比例。“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局部性金融风险的出现,进一步唤醒民众对资金安全的要求,给保险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在保险规划工具中,终身寿险由于其指向准确、成本低、杠杆高的诸多特点,将随着民法典的推出,会更广泛运用在高净值客户的财富传承的解决方案中;而年金险因其能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在疫情发生等危急情况时显得尤为珍贵--故年金险配置不仅能有效提升防御类资产的权重,且与终身寿险一起,为税务筹划、财富传承等提前做好全面规划。此外,离岸配置中的保单,既能发挥保单的稳定和长期作用,同时其多元币种(如美元),也能有效地形成货币风险对冲,成为高净值客户的重要选择之一。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19年底,我国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0.4万个,总床位775万张,但与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相比,缺口仍然巨大。目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线,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攀升是制约生育的重要因素。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近10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13年的1856元/月提高到2019年3100/月,城镇居民201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大力推进医养康养,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

由此可见,政策方向一方面是要支持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险资投资途径,提升盈利水平,使商业保险切实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第三支柱”。

全球降息潮背景下的“打破刚兑”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是国家提出的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事实最后期限。这意味着自2021年起乃至未来的更长周期内,我们将会告别过去的“保本保息”,而通过传统的理财方式想要获得持续稳健的回报将变得越来越难。单一资产类别获得稳健回报的时代已经过去,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渐行渐近的“遗产税”

“房住不炒”的政策方向在各个重要场合被反复提及。通过限购、限售、限贷、调节税种税率等手段,国家一直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发展。在税收方面,房产税和遗产税对家庭财产影响较大。从政策层面看:在2011年1月28日上海、重庆就已开始房产税试点,同时根据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报的房产税草案来看:“家庭免税居住面积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采用分段累进税率”、“超过免税面积落在基本居住套数外第四套或以上部分,税率为5%”等。

从技术层面来看,在2018年6月16日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均已实现联网,可以多部门共享信息,完成了“摸家底”的阶段,房产税和遗产税的征收技术障碍已经扫除。从实操上看,在中国家庭总资产中不动产占比较大,若资产持有人过早通过赠与传承,将面临所有权转移带来的资产失控问题;而过晚传承,则面临财产纷争及资产持有人的真实传承意愿无法清晰表达的问题。因此,建议持有较多不动产的客户,提早采用低成本的终身寿险进行规划,降低潜在的税负成本,提早完成传承规划。

不确定下的风险对冲策略

伴随疫情的持续影响,除中美关系外,国际形势也更为错综复杂。“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加剧,个人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的风险持续放大。

同时,自去年8月美联储宣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降息,全球降息潮愈演愈烈。预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由今年初的4.22万亿美元升至今年底的7.75万亿美元,明年末扩大至8.9万亿美元。欧洲央行已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英国等主要国家也相继做出了利率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利率下行,我国货币宽松政策也持续升级:LPR贷款利率、MLF逆回购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也已实行多次下调。全球开闸放水,短期解决了资产流动性问题,但长期来看负面影响必然浮出水面。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实现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安全防御性资产将日益凸显重要性。就个人投资者而言,资产保全和风险对冲仍然是当前资产配置的重中之重。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管理:是企业或者个人将潜在的风险,转移给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故保险是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做出的安排。保险强大的风险管理功能,是任何其他金融工具无法代替的--尤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社会和经济价值更为凸显。这场疫情告诉我们,危急情况下,没有什么比安全和流动性更重要。

而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便会有一次剧烈的起伏,在全球化摩擦加大的背景下波动则更为频繁。保险作为一种可以穿越经济周期、平滑收益波动的资产类别,恰好能够规避经济周期带来的波动影响、维持长期的稳定的家庭现金流。

从投资期限看,保险属于长期配置,可以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守护一个家族。

民法典:开启法制时代新篇章

民法典涉及大量民事权利义务的调整和保护,其中的一个核心诉求是对“人”的保护,以切实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通过保险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灵活安排,能够有效维护“人”的合法权益,为民法典的贯彻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民法典将对国内保险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保险也将为民法典的全面实施保驾护航。

民法典适应时代要求,增加承认了打印遗嘱的效力,但是打印遗嘱和之前自书遗嘱的差别在于打印的遗嘱,没有办法在笔迹上来确认书写人是否处于受胁迫状态,或者神志不清醒等,并且打印遗嘱的见证人是否具有权威和信任,都是问题。而这一点上,保险类产品能指明受益人,就不会存在争议。

民法典将公证遗嘱的最高证据效力这一条删除,仅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判断要素,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遗产继承纠纷,如果高净值人士以保险为基础,结合家族信托作为传承工具,那么资产分配将更加清晰明确,无可争议。

民法典增加了遗产管理人这一新的角色,但是国内什么样的人或者专业机构能够承担这个角色,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就高净值客户而言,大量的不同类别资产,不同国别资产,继承工作都不能简单完成。另外,国内的遗产管理人只是在当事人身故后开始介入,并且是一次性的完成工作。如果能运用保险结合信托的工具,受托人在生前就可以帮助客户完成这些安排,并且可以提供永续的服务。因此,针对高净值人士,保险结合信托将成为重要选择。

THE END
1.上海房地产遗产税是多少?专家导读 上海房地产遗产税还没有正式的实施征收,一般继承房产是没有任何费用的,但如果想要获得此房子的所有权,那么就需要支付支付相关的费用,同时还需要无公证才能获得房管部门的认可。 在继承房屋办理过程中不需缴纳遗产税,在对外出售时需要全额缴纳20%个税及其他税费。其它相关的税费有: 1、公证继承 按照中华人民https://m.64365.com/zs/1329070.aspx
2.遗产继承过户全攻略,税费流程注意事项一网打尽在这个充满变化与传承的时代,遗产继承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房产,作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户问题更是让许多人感到头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遗产继承房产过户需要交多少税,以及相关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85360761
3.遗产税最新消息2021征收标准遗产继承继承知识第一:遗产税2021年最新消息。 目前,我国尚无遗产税,法定继承人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国遗产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况下的住房所有权免费赠与,当事人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房产所有人将自有房屋免费赠送给父母、配偶、子女、祖父母、祖父母、孙子、孙子、兄弟姐妹; https://www.suewinhy.com/content-1864.html
4.遗产税最新消息2021征收标准,继承房屋出售需要交什么税第一,我们国家根本就没有遗产税的说法。在欧美发达国家确实有遗产税需要征收,但遗产税是在继承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纳税义务并并缴纳完成了,而不是在将继承得来的房子再一次出售的时候才会征收。 第二,中介讲到的20%的税种应该指的是个人所得税。由于你的房子是通过继承方式获得的,相当于零成本取得,出售后会获得大https://www.rrlicai.com/licai/1357.html
5.房屋遗产税如何收取?遗产税税率是多少?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规定:若房屋所有权人不在了,http://www.loupan.com/ask/802148.html
6.2021遗产税征收标准2021遗产税征收标准,中国暂时还没有开始征收,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地产,免契税,对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需要缴纳契税1.5%。法定继承人是指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 法律依据:《国税函[2004]1036号https://edu.iask.sina.com.cn/jy/i1eeYK3Q4B.html
7.2021年继承房要交遗产税吗2021年继承房要交遗产税吗 继承父母房产新规中是不需要缴遗产税的;对于目前的法条中是还没有正式的启动此税费;如果房产要进行过户的话,那么就需要缴纳相应的过户费用,这样才能获得房子的所有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https://www.lvshuolvda.com/flwd/768977.html
8.继承税如何征收2021律师普法继承税如何征收2021 普法内容 通常情况下,遗产税的征税对象一般是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税收部门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按照人大公布的立法规划,遗产税尚未在其列。目前我国的遗产税通常是指,对外出售时需要缴纳的税。这个制度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合法民事权益。https://www.110ask.com/tuwen/3054748088593041917.html
9.农村房子继承办理流程农村房屋继承要交税吗1、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所以也不用缴纳遗产税,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继承不用交税。 2、我国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开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https://m.qizuang.com/baike/25755.html
10.《2021年继承法新法规定:遗产税变革之路》法律知识新的继承法规定采用了分档征收的方式,这有利于增强遗产税的公平性。具体而言,分档征收有利于根据遗产财产的价值,对遗产税的征收对象进行区别对待,从而增强遗产税的公平性。 新的继承法规定为遗产税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有利于提高遗产税的征收效果,促进遗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遗产税的公平性。然而,遗产税的https://www.jzcmfw.com/laws/10245025.html
11.1300万日元买的土地10万日元贱卖,阴谋还是阳谋?同理,那些购入的闲置土地,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为了“不想给孩子留下负担”,老人们只能在世时尽可能处理掉这些负动产,所有权长久没有变更的房屋和土地,就荒弃在那里。 各种负动产问题里,长租公寓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日本自2015年1月1日起增收遗产税,最高税率达55%,基础免征额度也比之前减少40%,使更多的人需要https://www.yicai.com/news/101050750.html
12.2021新书生前信托顾问你所需要的财富传承实务合理规避美国遗产2021新书 生前信托顾问 你所需要的财富传承实务 合理规避美国遗产税 信托法律实务 信托制度 离岸法外国法律制度研究法律书籍全套点击进入9.9元专区>> ¥73.50 (7.50折) 降价通知 定价¥98.00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美)杰弗里·康登 查看作品 出版 法律出版社,2020年12月 查看作品 分类 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1844718936
13.俄罗斯MOEX指数收涨4.4%传三星电子被抛售价值约11亿美元股票为遗产税筹资 2022-03-24 经济衰退前兆?油气股走势20年来首次与美股大盘负相关 2022-03-24 经济前景担忧提升机构避险情绪 美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回落 2022-03-24 通胀飙升 英国宣布减税等措施应对 2022-03-24 通胀并未让日本央行放弃宽松 但其影响不容忽视 http://m.yktworld.com/news/world/202203240853401643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