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抗癌共享厨房贴出“告别信”自称经营困难可能被迫关停后,共享厨房收到了大量爱心捐助和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卖惨炒作、消费爱心、不公布捐款流向、老板张广兵家里有数套房开豪车等等。
4月13日晚,张广兵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独家采访回应质疑,表示爱心物资和款项已经清点出来,正在向河南省慈善总会申请公益慈善账户,将专款专用。他同时否认自己有宝马车和别墅。14日上午,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表示,截至目前(14日上午9点),他们没有收到张广兵的申请。
“到底收到多少捐款都去了哪,得公示出来”
4月1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抗癌共享厨房现场看到,不时有快递车送来爱心物资。共享厨房门口两侧堆满了两大堆物资,门前围满了人,对共享厨房的种种传闻议论纷纷,对共享厨房的评价褒贬不一。
在附近医院陪护女儿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针对爱心物资的去向在网上提出了疑问。“我说要用到实处,请人来监督。捐款和物资要公布出来,以免让爱心人士寒心。”他说,随后自己便遭到部分网友的“攻击”。
陪女儿化疗期间,他也在周边的其他共享厨房做过饭,价格都差不多,“炒一个菜五块钱,油、调料免费,其他家都能经营下去,为啥他家不行?”张先生称,他认为共享厨房最大的费用就是房租,“按老板说的,9年服务了100万人,按5块钱一人,这就是500万,这钱都去了哪?”张先生希望共享厨房能够还大家一个真相。
今年36岁的高女士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前两天她的一位朋友和她都想捐款,为此特意于12日中午来到共享厨房体验。“人特别多,菜自己洗自己切,看到有锅空出来了,抓紧抢过来做。”
高女士称,她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在共享厨房菜店买了4颗鸡蛋花了3块3毛钱,买了一小把豆角、两个西红柿、一点菠菜共花了8块多钱,加工费是5块钱。“爱心人士捐了这么多东西,我感觉有些菜应该会免费,但是没有。”高女士表示,如果是纯经营的店,收费都是应该的,但不该扯着爱心的幌子,“那些捐的东西都去哪了,应该有个明细。”
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店里的鸡蛋、挂面已经免费,部分蔬菜也免费提供。“有些我们自己买的还是正常收费,爱心人士捐的都是免费的。”负责售卖蔬菜的店员说。
13日下午,在门口张贴的一张捐款情况说明显示,收到米9000斤左右,面500斤左右,油700斤左右,善款30万元,物资大概可用三四个月。对此,现场有不少市民质疑:“这几天光报道的就捐了40来万了,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对的,希望他们如实公布到底接收了多少捐款。”
回应质疑称家里没有宝马车,也没有大别墅
一道菜5元的价格贵不贵,不同人给出了不同答案。现场有的病友称5块钱有点贵,也有病友觉得不算贵。来自河南的王女士正在做西葫芦炒肉,她和家属每21天都来医院复查,来这里做饭很方便,“我们炒一个菜就够吃了,5块钱免费用料,还给米饭,老板也赚不了多少钱。”
张女士两口子也表示,在店里比在外面便宜近一倍。“在外面要两碗盖浇饭得花34块钱,我们中午在这里做饭,5块钱加工费,总共下来也就十七八块钱。”
另一处共享厨房老板称,除去房租每月一万多元和人工成本、水电费,单靠病友做饭的收入难以为继。“我们在二楼,客流量不行,每天五六十人,客流量大了可能赚钱。”该老板称,为此他们也推出了团餐和套餐。“我们也想过求助,但是又害怕消费了大家的爱心,所以一直没有行动。只能说各有各的路子吧。”
关于卖惨炒作一说,张广兵称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太高,“不挣钱就是赔钱,我们身后都有一家人。”对于房产和豪车的质疑,张广兵称,他妻子开的宝马车系其二哥的车,并非本人的,“我的房子是一套90来平米的小产权房,根本没有别墅。”
14日上午9点,就慈善公益账户一事,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工作人员回应称,“到目前为止,他本人还没有向我们申请,我们查询了平台,现在还没有给他开设专门的账户,包括从社会捐赠的资金,也没有到总会进行监管。”对此,共享厨房方面工作人员称,“可能流程还没走到这一步。”
以下是张广兵的具体回应:
齐鲁晚报记者:最近几天一共收到了多少捐赠?这些捐赠将用在何处?
关于资金的去向,我们已经联系了河南省慈善总会,现在正在递交申请,申请下来以后,把这笔钱直接就放到我们慈善总会账户里面,专款专用,想要用得打申请,走流程。这些钱将会用于厨房各项支出,还有病患身上,肯定能享受到。
物资都安全转运到仓库了,这仓库是我花钱租的,一个月800块钱。这些物资等我们清点一下,也给大家列个单子,用哪了,都会给大家说一下,接受大家的监督。
齐鲁晚报记者:这些账目的统计是否有人监督?
张广兵:这个没有问题,我们都有转账的记录,随时都可以查。
齐鲁晚报记者:网友比较关心做饭的费用问题,很多人觉得5块钱一道菜的价格不低了,应该能够满足店面的正常经营。
张广兵:我们从2014年到现在价钱都没有变,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物价什么样了。5块钱的炒菜费用当初也是病友自己定的,大家说这是新事物都没有接触过,用你的锅具炉灶,还有各种东西,他们就给5块,一直延续下来了。
我们这里90%都是北方人,爱喝面条,做一锅汤面条就够三四个人吃了,一家人就能吃饱了,连加工费带成本下来也就十来块钱。
2014年到2020年,店面是在菜市场里面,那时候房租各方面都还是便宜的,到2020年的时候市场拆了,我们被迫搬到现在这个地方了,一年房租15万,水电费一个月大概有个五、六千元,各种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平常他们炒菜,我们都送两碗粥,早晚都送,中午送他们米饭。
齐鲁晚报记者:不少人认为米面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理应免费。
张广兵:所以我们都是免费赠送的。他们送来生米,我得煮成熟饭再送,买餐盒给他装起来,水电、筷子、袋子之类的看不见的东西,都是成本。成本太高,不挣钱就是赔钱,因为我们身后都有一家人,都要生活,要不然我们咋养活自己的家?
齐鲁晚报记者:有些网友说你们在卖惨,在消耗大家的爱心。
张广兵:我不认同。你可以随机去采访那些来做饭的病友,你听听他们怎么说,他们最有发言权。
齐鲁晚报记者:网友反映你家里有好几套房,妻子开宝马车,这是否属实?
齐鲁晚报记者:有网友在抖音上刷到你妻子开着宝马车。
齐鲁晚报记者:您当时张贴经营困难的告知,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广兵:疫情刚过去没多久,我们确实很困难,我们几个人都感觉压力很大,还出现了一些分歧和矛盾,想到谋个别的生路,家里都要生活,想着去开个饭店,我们才会贴这个东西。
齐鲁晚报记者: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张广兵:接下来就想做一下澄清。我真的很憋屈,晚上都睡不着觉,这两天看了也发了一些东西。
齐鲁晚报记者:一些网友认为您在以爱心的名义做经营。
张广兵:我们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9年了,我们能把这个事坚持9年,你说我们会有什么坏心思吗?我们确实是在帮扶这些病人,这个抗癌共享厨房也是大家给取的名字,我们就是在做好事,无可反驳。
齐鲁晚报记者:网友反映,这已经不是您第一次出来说经营不下去了。
齐鲁晚报记者:想过这些捐赠的物资用完后怎么办吗?
张广兵:说实话,经过这一次我太受打击了,我有点想放弃,你知道吗?先不想以后,先把这事件给大家说清楚。其实我在无数场合曾说过,我真的是很想为大家服务的,希望这次事件平复下来,我还想为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