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展示全市上下以“全员争优、全域争先、全面争效”的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市政府新闻办、市“三争”办组织召开“全员争优、全域争先、全面争效”——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的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四大主导产业专场。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市工信局副局长黄鹏耀,市发改委总规划师吴国友,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缪联华。
今天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通报我市工业产业特别是四大主导产业总体情况;二是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由市工信局黄鹏耀副局长通报有关情况。
宁德市工信局副局长黄鹏耀:
去年以来,宁德市工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践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坚持以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为主线,持续巩固主导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多措并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增速连续6年全省第1,有力支撑我市GDP增速连续五年全省第一。上半年,工业生产持续保持良好态势,工业用电增长强劲,1-6月工业用电量增长17.3%、增速全省第2。
下面,我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以来产业发展推进情况:
一、聚力核心区建设,加快主导产业强链延链
二、聚力特色集群打造,加快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
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春节上班第二天,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赵龙省长在会上对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作全面部署。今年来,我市成立重点产业链工作专班,统筹县域产业布局,结合县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指导全市9县(市、区)和东侨开发区抓好产业定位,找准发展路径,明确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集中资源推动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要点》,梳理市、县产业发展政策30余项,建立市级智库机构推荐库,引导县域借智“外脑”,找准发展着力点,建立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供给机制,助推县域产业链培育壮大。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强化市县联动,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前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产业集聚地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1-6月,全市共新签约民企项目101个,计划总投资391.1亿元,超序时完成工业招商目标任务,成功签约友臣食品产业园、立新新能源船舾装基地等一批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三、聚力项目攻坚,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抓项目就是抓生产力、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项目在稳投资、增后劲的核心作用,建立总投资亿元以上工业支撑项目台账,加强工业投资分析,研判全市工业投资形势,加强产业重大项目用地要素支持保障,推进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形成有效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特别是在项目服务保障上,我们注重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化“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工作机制,扎实做好164个亿元以上工业支撑项目和新签约项目跟踪服务,聚焦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加大问题协调力度,全力推动转段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1-6月,有效推动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建设(二期)、福鼎锰元新材料有限公司锰基电池材料生产、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等37个重点项目开竣工。
四、聚力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赋能
五、聚力精准助企,打造“益企宁德”服务品牌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坚持以“核心区”建设为统领,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持续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延链拓链,加快县域产业协同发展,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效、增动能,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感谢黄副局长的通报。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现在开始提问。
东南网记者叶伏国:
我们都知道,铜产业是宁德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宁德市铜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请问,当前宁德市铜产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市政府在服务铜产业发展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宁德市发改委总规划师吴国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随着中铜东南铜业落户我市并实现满产超产,福浦铜铝精深加工、嘉元铜箔、声荣铜渣综合利用等产业链项目相继成功落地,我市基本形成了集铜冶炼、铜精深加工、铜再生循环为一体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条,2023年铜产业链产值超310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市生产阴极铜22万吨、阳极铜1.81万吨、锂电铜箔5012.6吨,生产硫酸88.64万吨,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1.06亿元,同比增长33%。
我市铜产业发展有3个方面特点:
一是起步虽晚,但成长迅速。自2016年东南铜业铜冶炼项目落地以来,我市聚力引进下游铜精深加工和循环再生产业。短短几年内,全市铜产业产值从不足5亿元跃升至2023年超310亿元;从零星的漆包线生产向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领域延伸,向大规模铜冶炼、铜精深加工、铜再生综合利用等方向拓展,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铜产业链条。
二是坚持创新,强化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市铜冶炼项目通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开展冶炼、电解和渣选尾矿等科技攻关。2023年阴极铜平均杂质含量优于国标63.8个百分点,冶炼综合能耗低于行业标准27个百分点,尾矿渣含铜降至0.174%,达行业先进水平。东南铜业生产的“铁峰牌”阴极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三是强化协作,促进产业融合。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中,铜产品是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材料。我市通过打造产业深度融合“协作链”,已形成了铜冶炼—铜线杆—锂电铜箔—锂电池的产业链条,积极引导铜下游产品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电子连接组件、制动系统管路等供应体系当中,实现主导产业由“各自为营”向“相互配套”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23年3月,我市成立了铜(铝)材料产业工作专班,负责协调推进全市铜(铝)材料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主要围绕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系统做好产业梳理。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跟踪铜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更新等情况,编制铜产业发展路线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二是研究制定产业政策。积极借鉴其他地区铜产业扶持经验及我市其他主导产业的支持政策,提出我市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印发实施《宁德市促进铜材料产业链发展的七条措施》,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市铜产业链发展水平。
三是扎实推进问题协调。贯彻落实政企联动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工作台账,及时跟进协调、对账销号。做好企业“贴身服务”,助力嘉元、福浦一期、声荣等产业链配套项目和东南铜业电解提质增效、原辅料储运等扩能增资项目落地实施。定期印发产业工作专报,重大问题或紧急事项提请市领导专题协调,跟踪督促议定事项推进情况并及时反馈。
四是精准对接产业招商。及时梳理上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做好产业链招商项目的谋划储备工作。加强开展与铜产业头部企业对接,围绕引进与龙头企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补链强链项目,指导县(市、区)政府精准开展“龙头招商”“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等活动,推动我市铜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下一步,一方面将继续推进铜产业向纵深发展,启动铜精矿混拌集散中心建设,做大做强铜冶炼规模;另一方面将重点支持高性能电子铜箔等精深加工项目引进落地,着力发展铜再生循环经济,围绕产业链“补链壮群”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集聚发展动能,全面融入宁德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德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吴总规划师的介绍,下面请继续提问。
中央电视广播总台国际在线福建频道黄丽晖:
四大主导产业作为宁德的支柱产业,树起了全球产业版图的“宁德地标”,尤其是锂电新能源和不锈钢新材料这两个千亿产业集群,为宁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请介绍一下,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和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有哪些优势取得了哪些成绩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分别介绍下我市锂电新能源和不锈钢新材料这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感谢黄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继续提问。
宁德广播电视台雷雨辰:
中国汽车看上汽,2018年上汽到宁德后成为宁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企业,作为宁德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上汽宁德基地及宁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吗
宁德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缪联华: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上汽宁德基地项目位于宁德三屿园区,按48万辆产能设计,项目一期先行建设24万辆,二期预留同样规模产能,是亚洲最大的总装车间,曾荣膺“2020年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等称号。目前基地有名爵HS、MGONE、MG4、MG5、MGCyberster等五款车型在产,自2019年投产以来,累计产量达97万辆(含KD件),累计产值达900多亿元。除主机厂外,园区内还布有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40多家,总用地1890亩,建设厂房52万㎡,涵盖了汽车内饰、外饰、电池包、座椅、底盘、冲压件、空调系统等零部件,2019年以来,累计产值约240亿元。
为壮大宁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链延链拓链补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机制。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作专班,由市政府副市长为专班领导,市商务局、蕉城区政府、福安市政府为牵头单位,各单位共同配合,协同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同时,我们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工作会商机制,定期召集海关、税务等部门,分析研判内外贸形势,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
二是梳理产业地图,明确产业布局。强化全市产业项目“一盘棋”招商部署,围绕上汽基地一期项目用地情况及供应商用地要求,深入蕉城、古田、屏南、周宁、福安等地一线开展项目用地调研摸底,谋划产业链项目布点区域,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地图”,招引二级供应商前往周边县市区入驻,并通过园区首创的近直供物流模式,零部件配套园区以整车厂为中心,实现80%体积的零部件直接供应主机厂,实现半小时内将生产的物料运至产线。
三是强化产业招商,推动企业扩能。围绕上汽宁德基地生产服务保障、配套供应商扩能需求以及导入新车型,强化跟踪服务力度,重点推动落实一批重点项目增资扩产,如宁德振华振德汽车有限公司的车型切换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及宁德丹诺西诚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生产扩建等;同时,针对尚未入驻我市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商,进行“强链、补链”的精准招商。
受欧洲关税影响,当前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下降,我们要相信“企业家会做企业”,相信上汽能以过硬的产品实力应对挑战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将立足专班及商务工作职能,一是全力做好上汽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今年计划导入的新车型在宁德基地生产做好服务保障,为企业生产运营保驾护航;二是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用好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助力上汽汽车产销,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三是加快招商脚步。针对可望来宁近地化生产的一、二、三级供应商企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引进更多一级供应商企业入驻园区。
谢谢!
感谢缪副局长的介绍。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刘宁芬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