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法

1、第十章房产税法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与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1房产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房产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1986年颁布)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税。对房产征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房产的管理,提高房产使用效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配合国家房产政策的调整,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人的收入。2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一、纳税义务人房产税以在征税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所有人为纳税人。(一)国有房产的纳税义务人为经营管理单位;集体和个人的房产由集体和个人纳税.(二

2、)房产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三)产权所有人和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由房产代管理人或使用者纳税.(四)产权末确定以及租典发生纠纷的由房产代管理人或使用者纳税.(五)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纳税单位房产的,由使用人代为纳税.3二、征税对象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房产是指有屋面和围护机构,能够遮风避雨,可共人们在其中生产、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4第二节征税范围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1、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的市。2、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3、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4、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集中,

3、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5第三节计税依据与税率一、计税依据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的租金收入。按照房产计税价值征税的,称为从价计征;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称为从租计征。(一)从价计征: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各地扣除比例按照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61、房产原值.2、与房产不可分的附属设备,计入原值.3、房产改扩建的,要在原来的原值基础上加上新增加的价值.4、投资联营的房产计税问题1)共担分险的,按原值计税.2)不担风险的,按租金计算.5、融资租赁房产按原值计税.7(二)从租计征:房产税

4、暂行条例规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租金可以是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8二、税率1、从价计征的税率是1.2%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征。2、税率为12%.适用按出租房产取得的租金收入计征.3、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从2001年起按4%征收.9第四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从价计征的计算:从价计征是按房产的原值减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计征,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例10-1某企业的经营用房原值为5000万元,按当地规定允许减除30%后余值计税,适用税率为1.2%。请计算其应纳房产税税额。应纳房产税=50

5、00(1-30%)1.2%=42万元10一、从租计征的计算应纳房产税=租金收入12%例10-2、某公司出租房屋三间,年租金收入30000元,适用税率为12%.请计算其应纳房产税税额.应纳房产税=3000012%=3600(元)11第五节税收优惠(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等,本身业务范围内使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四)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五)对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属分支机构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12(六)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1、已损坏

6、不能用的房产和危房,免税.2、大修理连续停用半年以上的房产,修理期间免税.3、基建工地为基建工地服务的房产,完工前免税;完工后,从次月起纳税.4、地下人防设施免税.5、管理部门的经租住房征免税问题.6、高校后勤实体用房产免征.7、非盈利性卫生机构自用房产,免税.8、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免税.139、按政府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免征.10、邮政部门房产的征税问题.在纳税范围内的邮政部门的房产征税,在纳税范围之外的邮政部门的房产,在单位财务账中能分清的,从2001年起免征.11、向居民供热并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暂免征收.12、2006-2008年,高校学生公寓按

8、:包括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二、船舶:包括机动船舶和非机动船舶。19第三节税目和税率车船税实行定额税率。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20车船税税目及税率表21载客汽车各子税目的每年税额幅度(一)大型客车,480元至660元;(二)中型客车,420元至660元;(三)小型客车,360元至660元;(四)微型客车,60元至480元。22船舶具体适用税额:(一)净吨位小于或等于200吨,每吨3元;(二)净吨位201吨至2000吨,每吨4元;(三)净吨位2001吨至10000吨,每吨5元;(四)净吨位10001吨及其以上,每吨6元。23第四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税依据车

9、船税以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车船为征税对象,以征税对象的计量标准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24一、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一)载客汽车的应纳税额=车辆数适用单位税额(二)载货汽车的应纳税额=自重吨位数适用单位税额(三)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应纳税额=自重吨位数适用单位税额(四)摩托车应纳税额=车辆数适用单位税额(五)船舶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单位税额25例11-1:A运输公司有载货汽车15辆(货车载重净吨位全部为10吨);乘人大客车20辆;小客车10辆.计算A公司应纳车船税.(载货汽车每吨年税额80元,乘人大客车每辆年税额500元,小客车每辆年税额400元)答案:(1)载货汽车年应纳税=15

THE END
1.财产和行为税热点问题(2024年3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九号)第十条规定,同一应税凭证由两方以上当事人书立的,按照各自涉及的金额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2号)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同一应税合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中涉及两http://beijing.chinatax.gov.cn/bjswj/c105367/202404/38701e7690d7488dab97bf7a4b5a55f4.shtml
2.第10章房产税法,契税法,土地增值税法。最后8分钟第10章房产税法,契税法,土地增值税法。最后8分钟 本章考试分值非常高,占到10~12分。 房产税回顾。 房产税的纳税人有三类人。通常情况下是产权人,如果出典的话是承典人,如果不在房屋所在地的,或者有诉讼未解决的,第3类人登场,谁管谁用谁交税,代管人使用人交税。https://www.jianshu.com/p/f995ba157f82
3.公司房产税税法上怎么处理计算,案例分析很多小伙伴想学习税务的实操处理,对于“公司房产税税法上怎么处理计算,案例分析”可能有些不明白,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了“公司房产税税法上怎么处理计算,案例分析”希望通过以下的的内容可以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https://www.niuacc.com/zxsscl/399505.html
4.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亮相其中,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除了房地产税法,一并被补充进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还有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关税法、船舶吨位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六大税法,向外界https://china.caixin.com/m/2015-08-05/100836692.html
5.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20145.房产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1)房产税法 (2)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6.企业所得税法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资产的税务处理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 (3)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4)税收优惠 (5)应纳税额的计算 (6)特别纳税调整 (7)征收管理 https://www.gaodun.com/cpa/359726.html
6.税法大全房产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3年5月最新版)五、个人所得税(426-445项)详见链接:【税法大全】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3年5月最新版) 六、资源税(446-459项) 详见链接:【税法大全】资源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3年5月最新版) 七、城市维护建设税(471-468项)详见链接:【税法大全】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收优惠政策全集(2023年5月最新版)八、房产税(482http://m.kuaijitoutiao.com/article/237881
7.2020注会每日一练《税法》: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13)2019注会《税法》每日一练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年初房产原值为8000万元,3月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自4月起将原值500万元房产租赁给乙公司,租期3年,月租金2万元, 4~6月为免租使用期间。甲公司所在地计算房产税余值减除比例为30%,甲公司2019年度应缴纳的房产税为( )。 A. 65.49万元http://www.bicpaedu.com/cpashiti/20200113/47977.html
8.税法知识点:房产税的税率【归纳】个人出租住房,应缴纳的税种及对应税率(征收率)如下(未考虑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免征印花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增值税:按5%的征收率减按1.5% 房产税:4% 个人所得税:10% 2022年中级经济师3天特训营免费领!!https://www.51zhishang.com/zckj/bkzl/20221231/15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