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杨某原系夫妻关系,双方于2021年7月25日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中约定:离婚后房产(即案涉房屋,A小区6-2-602室)归男方李某所有,共同存款、女方名下轿车归女方杨某所有,婚内双方产生的债权、债务,离婚后移交于女方,并由女方偿还;孩子由男方直接抚养,女方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二人于2021年7月25日向房产交易与租赁服务中心申请转移登记,2021年7月26日,案涉房屋登记的所有权人为李某。
韩某曾于2022年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杨某、李某偿还借款本金125万元及利息。本院审理后作出(2022)鲁0104民初x号民事判决,根据生效判决,杨某应偿还韩某借款本金8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偿还拖欠的信用卡款项45万元。后韩某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本院于2022年11月作出执行裁定,以“……其他均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人亦未提供其他财产线索”等为由,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韩某称杨某、李某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案涉房产归李某所有,该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属于两人为逃避债务恶意转移财产,损害其合法权益,故将杨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该处理条款。李某辩称,其与杨某的离婚协议系双方自愿签订,权利义务对等、财产分割公平合理,未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不存在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及主观恶意,且离婚之前其对杨某的债务并不知情。
二、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两被告之间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案涉房屋所有权归属的约定是否属于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是否侵害了韩某的债权?
三、法院审理
四、法官说法
债权人撤销权为债权的保全方式之一,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实施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第五百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了无偿处分时债权人的撤销权和有偿行为下债权人的撤销权,第五百四十条规定了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范围、行使费用的负担,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了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间。行使债权人撤销权,债务人处分财产行为须发生在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债权之后,且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需要产生导致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剩余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效果。若债务人有偿处分财产,还须满足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财产处分行为将导致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并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另外,债权人应以诉讼的方式主张,经法院判决实现撤销权,撤销权实现的法律效果是撤销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使债务人的财产恢复原状,至于债权的清偿,须债权人另行向债务人主张。
五、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四十二条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