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4.01.12
开栏语
产权故事“房先生办证”选材均来自经典案例,相当鲜活,既有保护产权获得正当权利的正面经验,又有不懂得产权知识吃亏上当,造成资产流失的负面教训。故事里,既有催人泪下的感动,也有满腹辛酸的委屈;既有仰面叹息的无奈,也有自强不息的执着;既有蜿蜒曲折的惊喜,也有扣人心弦的冲突……我们希望我们的陈述,能让您从中有所感悟和帮助,更期待您的参与,讲述您自己的产权故事,您的故事肯定会更精彩。
之一:赔了夫人又折兵
假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多出现在人才市场和招聘现场,但这里所说的假证,是一本《房地产证》。《房地产证》涉及标的物低则数十万,高达数百万。因为《房地产证》是聚集和标志人生财富与价值的珍贵证件,它常常被持有人妥善珍藏而“养在深闺人不识”,不为广大老百姓所熟悉。一般老百姓并不知道如何识别假《房在产证》,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少数人的“贪利”心理,钻空子干起了非法勾当。
深圳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外来人口充实着这座城市,也孕育着庞大的出租屋市场。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市出租屋和暂住人数登记在册分别为270多万间(套)和1019万人。
在繁杂的出租屋市场,盘踞着不少“二手房东”,他们或利用差价把自己租来的房屋,转租给自己的租户,坐收渔利;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把租房卖给“二手租户”,捞一笔后,“人间蒸发”。
2006年5月10日,房先生满心欢喜的来到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拿出一份《房屋买卖合同》,要求办理《房地产证》。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小柳要求出示原业主的《房地产证》,房先生着急地说:“原业主告诉我,这个房屋没有房地产证,凭签的这个合同就能够办理过户了。”小柳耐心的解释道:“您这个合同并非正式文本的合同,是双方自拟的,必须有原业主已经登记的房地产证,才能办理转移登记。”
见房先生实在拿不出《房地产证》,小柳请房先生说出原业主的姓名,发现与电脑信息登记的该物业业主的姓名不符,觉得内中必有蹊跷,并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房先生。
听小柳说完,房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连呼“上当”。
2002年10月,初来深圳的房先生急于找一个栖身之所,就在火车站附近一个片区找了一个多层的单人房,与“房东”黄文(化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总算能有一个睡觉的窝了。
这一住就是将近大半年,双方处得挺好,“房东”黄文在房先生租房半年后还减了每月50元的房租。
2003年8月,黄文找到房先生,说自己打算回老家开一个小作坊,不打算在深圳干了,想把房屋转给房先生,因为房先生是“自己人”,以市场价7折的价格“卖”给他。房先生此时刚在国贸附近找到一份工作,而且在这里住了这么久,环境熟悉,也不想轻易搬家,况且“房东”给的价格也很诱人,所以就答应了。最终房先生倾其所有,以近一半的市场价,把房屋“买”下来了,并与黄文签了一份买卖合同。
2006年4月,房先生居住的楼盘被列为政府拆迁范围,业主可以领到一笔数量可观的赔偿金,但前提是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房地产证》。
意外之财因拆迁而来,房先生这才想起来去办理房屋的转移登记。不料,这自拟合同不仅没有带来财喜,反而扯出来了房先生居住楼房的产权隐患。
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房先生可能被“骗购”了本不属于“二手房东”的房屋。几经周折,工作人员与该物业的真正业主钟先生联系上了。钟先生经常在外地做生意,房屋租给了另外一个人,并一次性收到了3年的租金,他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房屋被承租人给“卖”了。
这样可以确定,房先生被所谓的“二手房东”骗了,而自称“黄文”的人早已“人间蒸发”了。而房先生提供的合同,是不能作为依据办理房屋的转移登记的。自然也无法过户。
之三:另类“房奴”钱房两空
深圳在处理烂尾楼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盘活了一批问题楼盘,不少购房者的权利从以前的“竹篮打水”,已经开始有了收益。
不少问题楼盘其实都有不同的产权故事。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经常遇到不明真相的数批问题楼盘的业主,要求登记中心给予办理《房地产证》。而登记中心依法办理《房地产证》的前提是开发商必须已经对该物业进行了初始登记。
房先生自称自己是另类“房奴”,比一般的房奴更惨。普通的房奴虽然活得也不易,通常压力也很大,但他们毕竟可以感受到房子带给他们的安慰。而另类“房奴”,却是钱房两空。
合同上说2004年4月交房,房先生激动地等着。可是,房子突然停工了。去问出什么事了,没有人搭理业主,开发商总是不露面。
交房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房子还是没有动静。可是,房先生买房的月供款却依旧照扣不误。一年就在这样漫长的等待中度过了。
房子的梦想越来越遥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房先生两口子不得不一直居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他和太太之间的婚姻也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原本清贫而温馨的小家陷入了无限的烦恼。
上当的置业者们相互短信通知聚会讨论怎么应对。
大伙集体讨论后决定找到先要找到开发商问个究竟。几经周折,开发商终于同意露面了。可是没有想到开发商竟然用“国土部门不给办证”的谎言搪塞业主们。
于是,不明真相的房先生和大伙来到了登记中心,要求登记中心给予办理《房地产证》。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接待了他们,在仔细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查阅了该楼盘的信息后,发现开发商根本没有来办理该项目的初始登记。这一查,房先生和大家都明白了,问题就出在开发商这里。老百姓们都知道:如果开发商没有依法办理“大房产证”,购房者的“小房地产证”根本就不可能在登记中心办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房先生们决定在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之四:“缺位”的开发商
2006年12月,房先生陪同一套房产的业主来到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要求把这套房产先办理在业主的名下,再过户给自己。
楼市火了。看着身边的楼盘价位一个劲的往上跑,房先生心理甭提有多着急了,但苦于囊中羞涩,也不敢贸然下手。
今年公司效益不错,老板给房先生发了一笔奖金作为奖励,再加上几年的积蓄,可以支付一个楼盘的首期了。于是,一直隐藏在房先生心理的购房欲望再次萌动。
考虑到一手楼价格太高,房先生开始在二手房里淘金。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无情的。近半年的“淘房”让房先生瘦了一圈,也黑了不少。和朋友聊起买二手房,房先生都是“一把辛劳汗,两行辛酸泪”。
经过认真细致的比较,房先生终于相中了一套心水房。这套房子的地段不仅很好,而且物业管理也不错,价钱更是物有所值。房先生急切地通过中介公司找到了卖家,准备下定单,想早点把房子买到手好进行装修。不料想“急惊风碰上了慢郎中”,这个卖家一直推三阻四,就是拖着不去办过户手续。
房先生准备在过年前就把房子的事全部搞妥,好让全家都能在深圳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卖家这种拖泥带水的态度,让房先生着急了。卖家经不住房先生殷切的购买欲望和软磨硬泡,终于把这套房子尚未办妥房产证的事实真相说了出来。
原来,这套房子所在的楼盘是两家开发商合作开发的楼盘:一家开发商出地,另一家开发商出钱。房子建起来以后,出地的这家开发商就把属于自己份额的房子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卖给了一些业主。因为这个楼盘未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这些业主一直都没有拿到属于自己的房产证。
房先生和这房子有缘,就是割舍不下,再困难都想要买。于是越俎代庖替卖家跑到有关部门,想办法,了解办证政策,托关系,希望能把这个房地产证核发给原来的业主。更何况原来的业主还答应房先生,只要房先生能够把这个难过的“门槛”过了,拿到房地产证,他还将在价格上给个优惠的“大红包”。
亲兄弟也要明算帐
身份证对都市生活而言,一天也离不了。银行开户、坐飞机、到邮局取包裹,处处都要用上它。买房也不例外,它是明晰公民财产归属的重要凭据。但这张小小卡片,天天随身揣着,不免也会发生意外,被盗或者遗失。少了它,有时就会让人“病急乱投医”。以下就是发生在房先生身上的一则故事。
中国有句俗话: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可见老百姓把家庭当作了稳固的后方,有了家,免除了后顾之忧,才能一心一意地去打拼自己的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房先生终于找到了合意的房子,而且业主急着脱手,给了个相对优惠的价钱。唯恐夜长梦多,小两口立刻把定金交了,并且交代中介,尽快与业主办好赎楼手续,然后到房地产权登记中心过户。房先生清楚,只有挂上自己的名,才可能真正放下心来。
未婚妻忽然灵机一动,说:要不拿你哥的身份证去办吧,你们俩长得挺像的。你们兄弟这么亲,他也不会和我们抢房子的。房先生的哥哥恰巧到深圳出差,听到房先生要借他的身份证去买房,哈哈一乐,开句玩笑说:我可占便宜了呢。然后把身份证留给了房先生。
到了过户的这一天,房先生把身份证和其他资料交给了中介,中介丝毫没有发觉身份证有假。房先生想,嗬,老婆这一招还真灵。
到了办理窗口,工作人员一一核查材料,忽然拿着身份证对着房先生看了好几眼。房先生急忙说,几年前照的,现在胖了一些。没想到,这话反而加重了工作人员的疑心。反复对照后,明确地告诉房先生,这张身份证不是他本人的,办理过户必须由证件持有人到场签名、盖手印。
房先生没想到这位工作人员竟有如此慧眼,只好把事情和盘托出,希望她能通融体谅。工作人员表明必须秉公办事。房先生急了,说:算我哥托我买房还不行吗?我可以立刻让他写份委托书。工作人员耐心地回答他:如果是委托办理,委托书也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才具备法律效力,简单的书面委托是没有用的。我们并不是怀疑你们的兄弟感情,而是依法办事,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你们的权益。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亲兄弟、明算账”吗?买房这么大的事儿,还是要谨慎为好,以免将来扯皮,反而伤了兄弟感情。
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房先生心服口服。一旁的卖方也体会到了房先生的诚意和难处,愿意配合房先生补办身份证后再来过户。业主的体谅终于使房先生放下心来。
真的假证
在人们的印象中,假证在形式上高度仿真,但内容是虚假的。办假证的人都是冲着那内容去的,无非是想让别人展示,自己具有某种并不具备的资格或权利。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居然有这么位业主,竟为自己的房子去办了张假房产证。按理说,业主的产权是经过法律明确的,怎么还会需要假证呢?这个乌龙离奇的故事就在房地产权登记中心的大厅里上演过。
今年1月份,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大厅里和往常一样繁忙有序,许多业主都急于赶在春节前把房地产证办到手。窗口工作小员小王接过了一叠过户资料,打开电脑进行核对。出于职业敏感,他觉着这本《房地产证》不像真的,纸张摸上去手感不对。但是电脑显示,《房地产证》上的信息正确无误,房子的主人就是眼前这位房先生。
出于谨慎,小王请工作经验丰富、辨假能力高强的同事老李再过过眼。老李果然老辣,他认为,尽管登记内容属实,但仍是一本假证,确切地说,是一本“假的真证”。
老李严肃地告诉房先生:使用假证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原本欢天喜地等着过户的买主闻听此言大惊失色,连忙盘问房先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先生尴尬异常,和中介张小姐交换了一下眼神。事已至此,房先生再也瞒不下去,红着脸、指着张小姐说:唉,都是她给我出的馊主意。
原来,房先生是给自己的房产办了本假证。
房先生当然是有真证的,一直抵押在银行里。后来因为卖房的缘故结识了张小姐。不多久,张小姐为他联系到眼前的这位买主。双方为价钱的事商谈了好几次。后来,房先生终于得到了自己满意的价钱。
因为买主觉得找到满意的房子不容易,也不想再费时费力为买房奔忙,只要房先生尽快交房。
房先生因为工作太忙,把赎楼等事宜托付给了张小姐。为了办事方便,从银行取回来的那个“原配”房产证也交给了张小姐保管。没想到,张小姐不小心给丢了。
房先生一面埋怨张小姐的疏忽,一面担心补办会耽误约定的交房日期。张小姐再三道歉后,给房先生出了一个主意:我这有房产证的复印件,要不去办个假证吧,两天就能到手。咱们只是需要一个凭证那里走走过场,内容都是真的,登记中心也未必能发现。
房先生是个老实人,正在犹豫间,张小姐又拍着胸脯说:再说,无论真证假证,只要一过完户,这证也没用了。你别担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听了房先生的话,老李摇摇头说:你真糊涂。算你走运,好在用假证是给自己的房过户,否则的话,要吃官司的。俗话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我们每天精手那么多证,怎么会发现不了呢?遗失可以补办,千万不要存什么侥幸心理了。一席话说得房先生连连点头。
一个月后,老李无意中又碰上了房先生。问起他卖房的事。房先生苦笑着说:办个假证真是亏大了。原来,买家发现他使用假证后很生气,说房先生误导了他,又逾期交房,耽误了他的事情,怎么也不愿按原来说的价钱成交了。房先生自知理亏,只好让出几个点作为补偿,可是好几千块钱呢!
房先生叹道:办假证,哪怕是“真的假证”,还是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事不能干。
一个也不能少
一般人认为,两口子之间的事,是分不清楚的,而且也不需要分清楚。除非婚前公证过,大家共同创造的财富都是共同财产。如果分得形同楚河汉界,岂不是伤感情吗?
可是,房地产权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却常常“较真”,比方说,如果房产证是夫妻两人联名的,那么到场取证时,就必须是两口子一块儿来。谁想帮谁代领,绝对没可能。为此,他们没少遭到“不近人情”的抱怨,甚至是无理取闹。房地产权登记中心为什么这么“死心眼”?下面这个故事会告诉你原因。
房先生最近心情不错。一是快当爸爸了,二是买到了满意的房子,手续办得差不多了,只等取回房地产证。一想到可以在新房子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房先生做梦都快笑出来了。
轮到房先生的时候,房先生递上了自己的资料。窗口工作人员小李问道:房地产证上登记的是两个人的名字,还有一位呢?房先生解释说:那个是我老婆,她挺着大肚子不方便,所以我一个人来了。喏,我还带了结婚证和她的身份证呢。说着忙把结婚证和老婆的身份证递给小李
房先生耐着性子说:嗨,我们是两口子,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财产,老公怎么不能帮老婆领证?再说了,上次办理的时候她来过了。现在不过是领取房地产证,需要这么麻烦吗……
就在房先生准备软磨硬缠让工作人员高抬贵手,一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快步走过来,拽住了隔壁窗口前的一个男子,大声喊道:“别想偷偷拿走房地产证,这房子也有我的一半。”大家的视线一下子都被牵引过去了。
那男人也毫不示弱说:“有什么话回家说,别再这里闹。”女人一听这话,声音又拔高了许多:“你以为我想闹?你爽爽快快地把房子卖了,咱们把财产分清楚,再办离婚,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女人一边说,一边用指头戳着男人:“住着房子,又想把房地产证拿到手藏起来是吧,告诉你,妄想!”
这男人气恼地把她的手一拨:“吵什么呢,房地产证我没拿到。”这时,里头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房地产证写着你们两口子的名字,你们不一起来,我是不会给他的。”
小李对房先生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让你帮老婆代领房地产证的原因。老公老婆在别的地方可能不分你我,但在我们这里一定是要分你我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万一夫妻俩为房子的事闹矛盾,不按规矩办事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别人也不公平。在我们这里啊,就是熟人要求图个方便,一个人来取证,我们都不敢答应。”
一席入情入理的话,讲得房先生不得不点头称是。小李又说:“你还是改天带着老婆一起来吧。来了我就给帮你办,不会让你老婆太辛苦的,这样的‘后门’还是可以开的。”
房先生说:“那我改天来找你吧,谢谢你这么通融。”小李说:“应该谢谢你才对。你不知道,夫妻俩一起署名的房地产证很多,我们经常碰到一个人来拿证的事。其实,我们业务受理通知书的注意事项里写得很清楚。好多人不理解,什么难听话都有。都能像你这样理解我们就好了,大家的办事效率都会快些。”
这话说得房先生不好意思了,因为刚才他也急得在心里骂人呢。
提防买了“空中楼阁”
“房地产”这三个字眼一直是“绑”在一起出现。为什么不单独称“房产”或“地产”呢?原来,这其中还是大有讲究。
深圳市实行的是土地和房产合一的登记制度,有效地提高了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行政成本,也方便市民办理房地产证。但这种土地和房产合一的登记制度,也提醒着人们在买房时一定要注意房产与土地的权属是否清晰和一致。否则,就会像房先生一样吃苦头了。
房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沐浴着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春风,做了十几年的生意,钱包越来越鼓。前些年,看着房价一天一天攀升,善于精打细算的房先生心里痒痒的,也想投资房地产。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靠炒房挣快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房先生思来想去,虽然短期内挣不到钱,但还可以出租,于是决定先买几套房产,试试运气。说干就干,第二天,房先生把生意全权交给老婆去掌管,自己用足心思去找房源。
由于是第一次投资房地产,房先生的专业知识并不太多,但他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生意人,舍不得让中介公司挣去了房产的利润差,又仗着自己行商多年、见多识广,没有多去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就自己动手了。没曾想,正是因为缺少对土地和房产合一的登记制度的了解,又没有内行给予提点,最终让房先生吃了大亏。
一个月下来,房先生跑了关内关外的许多楼盘。终于看中了一套房产。在向开发商设立的售楼处了解了楼盘的基本情况后,房先生掏出了5万多元钱定金,定下了罗湖一套房产。不久,为了能早日拿到房地产证,房先生又把房款余额全部付给开发商。开发商与房先生草拟了一个自制的买卖合同,并承诺尽快为房先生办理房地产证。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地过了几个月。可房先生还是没有如愿拿到房产证。他每次找到开发商要求尽快办证,但开发商总是以登记机关正在审核等种种借口拖着不办。
转眼半年过去了。当房先生与众业主如约来到开发商办公楼时,只见房间内一片凌乱、空无一人。原来,开发商早已人去楼空、大脚开溜了。
然后,事与愿违。工作人员听完他们的经历后,立即为他们核查了所购房地产项目及其土地情况。查出的结果是:该房地产项目所在的土地已抵押给银行,有关开发商至今尚未还清银行贷款。
工作人员向房先生解释,房产能否顺利办证要看房屋和土地所有权是否统一,不统一就不能办证。房产和土地是“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否则就像空中楼阁不可能存在一样。其实,登记中心有专门的窗口提供土地权属查档服务,只需几块钱,就可以买个放心了。
听完这番话,房先生才惊呼自己贪便宜吃了大亏。
一纸离婚诉状拦阻丈夫私吞房产
房子,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可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很多时候,它是夫妻同心、勤勉持家的共同结晶。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些夫妻最终未必能够在他们自己创造的家园中白首偕老,房产也无可避免地要面临分割命运。本是砖瓦水泥搭造的物质空间,便也染上了人间的悲欣交集。
她在等谁
房地产权登记中心的业务受理大厅,有时就像一个人生舞台,各种人生百态都在这里上演。
业务受理大厅的工作人员老王有着二十来年的工作经历,阅人无数,自然就注意到了这位妇女不寻常的举止。这一天,他看见这位女同志又是急冲冲地赶来,急切地审视着各个办证窗口的人流,随后,失望之情明显地表露在她的脸上。
趁着这天手头工作不算太忙,老王出了办理柜台,找到了这位妇女,问她:我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这位中年妇女喜出望外,眼睛里一下子放出光来:“要是你能帮帮我就太好了。”
老王说:“别着急,你先把事情说一说。”
丈夫要私吞房产
政策援手
老王听到这里,“噢”了一声,他说:“你别着急,事情不是像中介说得那么简单。我们还是有规章条例,可以保护到你的正当权益的。”
女人听到这,充满希望地看着老王。老王说:“只要你有自己与老公的离婚书和法院受理的离婚书,证明到你们确实存在离婚纠纷,并通过法律途径,我们可以对你们的共同房产做出暂缓登记的决定,并会书面通知你老公的。只有当你们离婚协议生效、财产分割商议妥当后,这套房子才能转让出去。这样,你就不必担心了。”
女人一下破涕为笑,“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政策,要不然我只会在这里傻等。”
-房产被查封私卖行不通
深圳,是一座创业之都,成功的故事似乎俯拾即是。成功固然是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理想,我们也应当尊重每个人实现理想而做出的努力。但是,创业是一件艰苦的事,它需要万丈雄心的激励,也需要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最终可能会连自己苦心积攒的的既有财富也化为泡影,需要慎而又慎。
我们常说“安居乐业”,安居为先,才能给追求事业创造一个无忧的大后方。而下面这个故事中的房先生却因为创业不当可能连为自己遮风挡雨的房子也要失去了,给人教训深重。
借钱创业
房先生来到深圳已经快十年了。房先生其实已经拥有稳定的职业,幸福的家庭,还有一套宽敞的房子,日子过得也还惬意。但是,眼见着原来身边条件相仿的朋友一个个都发起来了,房先生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希望他能借给他几十万,自己也到商海里搏击一把。
好朋友了解房先生的性格和能力,劝他说:你的生活已经很安定了。再说,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和轻松的,我劝你还是不要鲁莽行事。
房先生正被自己的创业热情鼓舞得热血沸腾,哪里能够听得进这些。他拍拍胸脯对朋友说:你是不相信我吧,别担心,我已经想好了致富之路,就缺启动资金。你放心好了,这钱我很快就会还的,就算万一失败,我不是还有房子嘛,你还用担心什么?
碍于多年的交情,也不好打击房先生的热情,朋友不久便把三十万资金打到了房先生的账上。
有了资金,房先生立刻行动起来。他早就听说做建材批发生意赚头很大,立刻到一家新开的建材市场去租了铺位,然后又下单采购了大量货品,准备大干一场。
投资失利
然而,事与愿违。房先生虽然富有创业激情,但对建材市场需求却并不了解,也没有事前多做调查,结果采购回来的商品总是得不到市场认可。这边老是赚不进钱来,那边几个月下来,店租、货款和其他开销很快就把三十万元资金给用完了,房先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又苦撑了一个月,自己的正常工作开始受影响了,老婆的埋怨也越来越多。房先生痛定思痛,终于决定金盆洗手。把存货贱价卖了,最后一盘算,亏了二十来万。
卖房躲债
原来,看到房先生卖房心切,中介公司也在卖力推销房先生的房子。偏巧那天朋友来找房先生,吃了闭门羹,却遇上中介带人来看房。知道房先生暗中卖房后,朋友一气之下,便走了司法途径,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
听着买家的埋怨,想着对朋友的愧疚,房先生心里充满了悔意,一是后悔不该盲目创业,二是后悔不该辜负了朋友的信任。
之12产权登记严格执行“实名制”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得到了人们约定俗成的遵守。给万物命名的目的是方便交流。人类也不例外,每个人自出生后就有一个名字紧紧相随,以利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指认。
本来,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都无关大局。但语言系统被人们长期使用之后,慢慢也有了“感情色彩”,有了褒贬、雅俗之分。父母费尽心思给儿女取的名字,也有可能并不如儿女之意,所以,有些人便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改名。这种想法本是无可厚非。但是,人具有社会属性,为了社会系统的规范运作,有时候个人的名字也就不能由个人摆布了。房先生在买房过程中就有这样的经历。
名字的烦恼
房先生有一个“心病”,那就是他的名字。读书时但凡遇上老师点名,他的名字总是会引起同学们的哄笑,他总是尴尬得抬不起头来。
房先生终于长大成人,不过,身份证上“房大艳”这个名字也跟着他来到了深圳,名字引起的尴尬也从未消失。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他的名字常常被人作为笑柄取乐。有时,还会制造出一些小小麻烦,比如,出外旅游时,导游拼房时,总会把他当女性对待,让他与女团友共处一室。为了这些琐事,房先生却没少费口舌。
圆了业主梦
名字虽然不如意,但房先生在深圳的发展还是让他满意的。这几年,经过自己的拼搏和独到的市场眼光,生意日渐兴隆。钱包鼓起来了,当然是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房先生想买房的消息一放出去,几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为他忙前跑后。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房先生挑中了一套地段、户型、朝向都令他满意的房子。这套房子的价钱也不低,促成交易的中介公司职员小张也因此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佣金,小张也就更加卖力地为他办理各种手续。很快,小张通知房先生,过两天就可以到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办理过户手续了,务必带身份证和其他资料。
改名过户受挫
这天,房先生赶到了房地产权产权中心。想着马上即将成为豪宅业主,房先生心理喜滋滋的。他认认真真地填写着过户资料,在填写“姓名”一栏时,房先生忽然犹豫起来。姓名的烦恼再次涌上了心头,想着又要让“房大艳”这个名字和心爱的房子紧紧联系在一起,房先生感到非常别扭。他想,反正自己已经铁了心要回家一趟把名字改了,不如今天先把房产证上的名字先换掉,于是提笔就写上了为自己取的新名字。写完后,房先生还自我欣赏了一下:这名字才和我的房子相衬呢?填完表后,房先生把表格和身份证交给了正在排队的小张。
资料递进去后,工作人员审核过后,很快便皱起了眉头,他问小张:“买主的名字为什么和身份证不同啊?”小张一脸迷惑,他没留意房先生自己把名字改了。房先生担心工作人员大声叫出他的名字,赶紧上前解释道:“我准备改个新名字,所以希望先用这个名字进行登记。”
看来这工作人员不但见多识广也很善解人意,扫了一眼身份证,便理解了房先生的心思。他晓之以理地向房先生解释了有关政策:过户必须依照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上登记的名字办理,千万别为了那点虚荣心影响房子的产权保护。一席话,让房先生既羞愧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