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真的,还不起房贷房子免费送?买房房价房价暴涨房贷新房楼市

确实只是个案,但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送房子

最近,媒体报道了一则业主资不抵债还不起房贷免费送房子的消息,一开始以为是炒作,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天洋城小区

综合网上的信息,还原一下事件:

据“厚土”说是自己离开燕郊去别地工作,然后房子没人住出租一个月也就1000块,但是他每个月要还4000,已经还了4年差不多20万,现在不好出手,没有断供,但继续还贷压力太大感觉不划算,干脆就送人了。

其实,“厚土”还算好的,起码他买的时候不是很贵,现在房价还不是负资产,只不过贷款和利息负担比较重,算一算已经还的20多万基本都是利息,剩下70万如果短期出不了手,还的大部分还是利息,资金压力确实不小。

看下燕郊的楼市:

看上图,历经3年调整,燕郊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才有所回升。

据说,燕郊2020年也发生过免费送房子的事情,而且还是在高位买的,燕郊忆江南小区93平方米的房子免费送,原因是房子剩余的房贷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价格,成为了负资产。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大家都忽略的常识:

当楼市横盘超过预期,炒房者的资金链是会爆的。

金融端才是调控的七寸。

-2-

年底到现在,深圳、上海楼市已经出现疯狂的苗头,不过很快被压了下去,北京据说也在蠢蠢欲动。

其实,从国家去年的各种调控手段来看,房子还是房住不炒的。

去年关于楼市调控的手段其实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

不管是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还是居民房贷的两道红线,都是落实房住不炒的新手段:

从资金端进行调控。

以前说房住不炒,大家都觉得是在开玩笑,你看看那些调控措施:

地方:地方放出人才口子,代持买房钻空子。

这两个漏洞不堵住,房住不炒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看来,国家已经开始堵住金融端的口子了:

从正常金融需求上,五道红线(房企融资+居民房贷)基本已经抓住了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两端。

然后,今年年初,各地开始收紧经营贷,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很多违规做经营贷的已经收到银行要求补交资料的通知。

其实,金融端上的调控是未雨绸缪:

疫情之下全球量化宽松必定是一场大放水,国内今年又是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一百年,资金端也不可能太紧,所以,金融端的收紧一方面是一贯的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资金充裕之后出现房价暴涨。

至于地方上这个口子,你看年初几个楼市炸子鸡都在毫无征兆地升级调控:

深圳、上海、杭州、北京、成都、广州……

为什么?

因为今年年份特殊,谁也不敢造次。

-3-

结语

楼市今年会怎么走?

一方面:从燕郊这次免费送房来看,房价脱离价值的城市最终还是要回归的,燕郊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其他广大三四线城市,如果人口外流,又没有支柱产业和地理位置,那么这些地方的房价迟早是要回归的,在这些地方投资或者炒房肯定不划算,因为下一场房价暴涨可能没有了。

另一方面:全球放水短期内无法逆转,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核心房产,是目前普通居民手里为数不多的能够和印钞机掰手腕的工具,这些地方的房价还是会超过普通人的购买力,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优质资产。但是,今年想要大涨也不可能。

THE END
1.房贷断供后房子怎么办?3种方式可以避免房子被拍卖!在购房贷款之初,银行与购房者也是签订有借贷合同的,甚至是违约责任赔偿追究和处理方法都会在合同中做有约定。如果是因为购房者个人的原因造成房贷长期还不上或者是不按时偿还贷款,并累计达到一定的次数,银行在调查清楚之际,是有权与购房者商谈解除借款合同的。 https://m.loupan.com/liuzhou/news/201808/3425590
2.房贷断供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断供比较严重的购房者,一般银行这怒地断供的购房者都会提供一定的宽限期,如果过了宽限期你仍然还不上贷款,那就比较严重了。不管你付了几成首付,不管你还了多少贷款,在银行看来,目前你就是属于没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为了控制房贷的风险,银行只能将房子抵押拍卖之后用于偿还贷款。 https://baike.focus.cn/bj/detail/129335.html
3.2020年断供的太多了冲动买了房现在供不起还不起房贷了*办法现如今很多年轻人为了结婚,背上了房贷债务,每个月需要攒钱还房贷。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失业人群剧增,这也就出现了断供的情况。2020年断供的太多了,一些人后悔冲动买了房现在供不起,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再来看看还不起房贷了*办法,给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 https://m.qizuang.com/gonglue/xinwen/109477.html
4.名下有唯一按揭房一套房,现在房子房贷还不上,已经58岁了,现在没有收我国是不能申请个人破产的。但可以申请企业坡长,且企业破产应当由当事人本人或者其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465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