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银行的反馈迟迟未来。沈先生只得多次致电,并至网点线下咨询,但银行始终没有受理动作,更给不出还款日期——“这不是故意拖延吗?”无奈又气愤的沈先生拨通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
郭女士则要稍显“幸运”一些,目前她已向客户经理申请,并顺利排进了提前还贷的队伍,“只不过要等待半年,这半年还是要照常还贷款、承担利息。”
市民万先生(化名)比较气愤,他近日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其在某银行网点办理申请10万元的提前还贷额度时,被要求支付2300元违约金。“2021年初办理的房贷,按照合同满1年就可以提前还款,在此之前也申请过,当时并没有收取违约金。”对于这笔费用,万先生颇为不解。
记者走访了本市存量房贷规模最大的银行,发现一些网点已经排到10月份,最晚的更是排到了明年2月。据记者了解,市区个别支行积压的客户总需求已经近4亿元。
现在提前还要到10月7号、8号的样子。现在还款,整个上海都是这个情况,连外地都是,现在还款就是没有额度。
市面上各家银行的提前还贷细则不同,但普遍都要等2到3个月不等。
两个月肯定是要的。我自己试了一下,约在4月。
银行:接收还款的压力确实很大
近日,针对提前还贷难的现状,记者致电了多家银行了解情况。
另一家商业银行某分行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目前申请提前还贷均需经客户经理沟通,再由上级领导签字审批后,才能顺利还贷扣款。“当前,银行接收还款的压力确实很大,自去年12月以来,平均每个月的还款需求总量可达一两千万。”
沪上各银行已经开始优化还款方案
为更好顺应还贷需求
在监管部门指导下
当前各大行也开始优化还款方案
提前还贷,为何让银行如此“为难”?
提前还贷潮的出现,让银行非常为难。
众所周知,我们的债务,就是是银行的资产。作为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之一,个人房贷多年来一直表现优秀,不良率低的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在资产回报市场里,任何机构都很难找到能够保持4%以上的利率,还能保持30年稳定收益的资产。
银行要把钱贷出去,贷给企业,贷给个人,让钱转起来,才会有收益,才会有利润。如今,“提前还贷潮”的出现,优质房贷的收缩,势必会对银行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冲击。银行不希望房贷业务下降太快,也不希望自己已经锁定的收益或有较高收益的优质资产受到太大影响。
正如一家银行的分行负责人所说的,提前还贷也对银行带来极大的压力,民众与银行利益不一致,产生矛盾也在情理之中。
借助消费贷、经营贷置换房贷
专家提醒:存在多重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贷款利率持续下行,这波“提前还贷潮”中,还有人打起了消费贷、经营贷置换房贷的主意。
经营贷,是为满足企业经营活动需要发放的贷款,而消费贷则是满足居民日常消费发放的贷款。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逐步走低,银行的经营贷、消费贷利率确实已下调到很低的水平,例如,去年12月,北京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2022年12月,上海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9%。
话里话外
个人:要不要提前还?
银行:到底同不同意?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万万没想到,以前的“多贷一万是一万”变成了现在“早还一天是一天”。
不过,当一件事成为热潮后,容易让人心动跟风而变成错误决策。对于个人而言,要不要提前还贷,小编还问了问现在的大网红ChatGPT
对于银行来说,商业银行是商业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果拒绝还贷,从短期看,是减少了损失,保护了收益,从长期看,对于自己的转型和品牌建设不利。敏锐的银行,应该看到机会,主动出手。
首先,目前能够提前还贷的客户相对都是财务状况优质的客户,在庞大的存量房贷客户中,这些客户数量有限,他们是未来财富管理的潜在优质客户。
其次,银行应该按照客户的收入状况,年龄、风险偏好,资产负债状况等等,为客户定制一套合适的财富管理方案,比如,面对提前还贷的客户,怎样的客户怎样的合同应该提前还贷,提前还贷是否一定划算,对于那些提前还贷不划算的客户,他的存款应该做什么样的投资?如何做资产配置?而对于可以提前还贷的客户,应该归还多大比例?
银行只有将客户当作自家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做到多方共赢,才能会赢得客户的信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而不是一味地为“提前还贷”设置各种各样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