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第三辑)赵丽律师

A公司对B公司享有的债权已经生效判决确认,A公司在执行过程中主张B公司对C公司享有到期债权,并申请执行对C公司的该项债权。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向C公司发送了到期债权执行通知书,C公司未在指定的异议期内提出异议,但在法院执行其财产时其提出执行异议,被驳回后遂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法律问题】

次债务人对到期债权执行提出的异议被驳回后,能否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法官会议意见】

2、以物抵债权利人能否排除一般债权人的执行

《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28条规定的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是否包括以物抵债协议

《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2S条规定了无过错不动产买受人可以排除金钱债权人执行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一个要件不符合,则不能排除金钱债权的强制执行。以物抵债协议不同于买卖合同,其性质或者是新债清偿,或者是债务更新。在新债清偿场合,同时存在新旧两个债,与单一之债性质的买卖合同判然有别;在债务更新场合,债权人仅享有权利而无须履行付款义务,与需要支付对价的买卖合同亦不相同。因此,仅依据以物抵债协议,并不足以排除另一个金钱债权的执行。

3、错误以物抵债裁定的司法救济

甲公司依据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执行乙公司财产,法院对乙公司房产进行拍卖,两次流拍后,经甲公司同意,法院作出以物抵债裁定,将乙公司房产抵给甲公司。以物抵债裁定作出后,丙认为该裁定存在错误,以其系案涉房产的真实权利人为由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被驳回后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以物抵债裁定出现错误,是通过执行复议程序还是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进行救济

以物抵债裁定有别于一般的执行措施,错误的以物抵债裁定,原则上应当通过执行监督程序救济,但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进行救济。在通过执行异议之诉救济的情况下,应当对案外人的权利进行确认,并在判项中作出撤销以物抵债裁定中直接导致物权变动的内容。此外,通过法院内部的沟通协调,促成执行法院自行撤销以物抵债裁定。

4、重整计划债转股的法律效力

甲公司破产管理人确认甲公司欠乙银行本金及利息5000万元。根据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金融类普通债权人的清偿方式为:50万元以下的100%清偿,超过50万的按照统一比例实施债转股。《重整计划》执行后最终确定债转股的比例为每5元债权转为1元注册资本。在《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向乙银行清偿了50万元及二次受偿资金200万元,剩余债权4750万元按照每5元债权转为1元注册资本的比例转股950万股。乙银行另行提起诉讼,请求甲公司的保证人丙承担担保责任

乙银行能否请求丙继续承担担保责任

目前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操作,是管理人和债权人通过团体协商以债务人企业出资人权益分配给债权人形成以债权“交易’出资人权益的一种法律行为,是破产程序分配债务人财产的一种方式,并非单纯的代物清偿或者抵销行为。由于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具有用出资人权益(股权)“清偿”债务的性质,故应根据股权价值来确定债权人的受偿率。对于债权人通过债转股未受偿部分,根据《企业破产法》第92条第3款的规定,保证人仍应继续承担责任。

5、破产程序中的“深石原则”

破产程序中能否参照适用“深石原则”(衡平居次原则)

可以。“深石原则”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全部债务进而出现破产原因,公平确定债务清偿顺序时才具有制度价值。尽管我国立法对此尚未有规定,但从民法公平和诚信原则出发,“深石原则”在我国破产案件中仍然具有适用的可操作性。对于“深石原则在破产案件中的适用条件,其作为企业破产法普通债权平等清偿制度的例外,应立足其制度定位,衡平居次不是白动居次,控制股东对破产企业公平合法的债权依法不应居次;如控制股东滥用股东权利致使公司人格混同、从事不公平关联交易与破产企业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合法利益,则可在破产程序中适用“深石原则”,以保护公司外部债权人合法权益,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当然之义。

6、确认公司决议有效是否有诉的利益

A公司的股东甲抽逃全部出资’经催告后仍不履行出资义务。为此,A公司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在解除甲的股东资格的同时公司依法减资,甲未参加该次股东会。因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时受阻,A公司的控股股东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该公司决议有效。

人民法院应否受理股东请求确认公司股东会决议有效的案件

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均未规定股东可提起确认公司决议有效之诉。作为民事法律行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公司决议按照法律规定或章程约定的程序作出之曰起即成立并生效。况且公司治理以自治为原则,司法介入应保持审慎态度,除非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损害公共利益,否则司法不应轻易否定公司决议的效力。因此,此类诉讼原则上不具备通过法院作出判决确认有效的必要性和实效性,通常而言股东不具备诉的利益。

7、公司非法减资,股东如何承担责任

A公司系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10月25日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甲、乙均出资5000万元。2017年年初,A公司与丙签订了近8000万元的买卖合同,并在收到丙支付的首期4000万元货款后减资到400万元。丙未依约收到货物,经催告后A公司仍未履行。经查阅其工商登记,发现了非法减资事实,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买卖合同,A公司返还4000万元价款,甲、乙在1亿元出资范围内为A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未依法办理减资手续,其股东应否以及如何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8、政府会议纪要是否属于民事合同

9、人章关系的类型化分析

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甲,乙以甲的名义代表A公司与丙签订买卖合同,并加盖了A公司公章。后丙请求A公司履行付款义务,A公司抗辩其并非合同当事人,不应承担责任。问:A公司应否承担责任

公司主要通过代表与代理两种方式对外从事交易活动,除法定代表人以外的任何人以公司名义对外从事的行为(包括冒充法定代表人名义对外进行的所谓代表行为)均属代理行为,要综合考虑行为人有无代理权或者在无权代理时相对人是否善意、有无过失等情形确定公司应否及如何承担责任。考察行为人有无代理权时要区别职务代理与委托代理进行具体判断,不可一概而论,但不论何种情形,都不会因为所盖公章的真实性而使无权代理转化为有权代理。当然,考察公章真实性并非全无意义,其是认定相对人是否善意的重要考量因素,但绝非全部因素。在认定相对人是否“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无代理权时,还需要考察行为人的身份及职责、盖章场所、公章类型等因素。就此而言,“认章不认人”、“认人不认章”等表述均不够全面准确,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有其合理性。

10、未通知债务人,债权受让人能否以债务人为被告提起诉讼

甲将其对乙享有的债权转让给丙,双方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但未通知乙。后丙直接以乙为被告提起诉讼,乙以其与丙没有合同关系为由主张应当驳回丙的起诉。

在债权转让场合,在未通知债务人的情况下,受让人能否直接以债权人身份对债务人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第546条的规定,债权转让项下存在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是就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来说,债权转让合同成立即生效;二是对债务人而言,该债权转让只有自其接到通知之曰才对其发生效力,即通知是债权转让发生对抗效力的要件。故在债务人尚未接到通知的情况下,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尚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原则上不能直接以债务人为被告提起诉讼。

11、以第三人的履行作为履行条件的约定的效力

甲与乙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约定:“自丙付款给乙之日起7日内乙向甲付款。”因丙一直未向乙付款,导致乙也未及时向甲付款。甲向法院起诉,请求乙及时付款,乙以付款条件未成就为由提出抗辩。

当事人约定以第三人的履行作为—方履行债务的条件,如何理解该约定的性质和效力

12、预先放弃调整违约金条款的效力

甲与乙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后甲将该项目权益的50%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开发。双方在转让协议中约定:”转让款分5期支付,任何一期逾期超过3个月甲可以解除协议,甲有权要求乙支付6000万元的违约金,乙放弃要求调整违约金的权利。“协议签订后,乙支付了3期共计6000万元的转让款。因乙未如期支付第4期转让款并已经超过3个月,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乙支付第4期项目转让款及约定的违约金6000万元。乙抗辩称违约金约定过高,并诉请法院对违约金数额进行酌减。

合同当事人事先放弃向法院请求调整违约金数额权利的约定是否有效

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应以公法提供的公共秩序为墓础,民事法律行为的白由须限定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范围之内。当事人请求法院对违约金数额进行调整,本质上属于公法性质的诉讼权利。《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规定的违约金司法调整制度,是为平衡当事人利益而对契约白由适当限制的结果。如果允许当事人通过预先约定放弃向法院请求调整违约金的权利,容易造成意思白治对公共秩序的冲击,法定的违约金调整规则将大概率被规避,进而影晌市场交易安全并提升虚假诉讼的风险,《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的立法目的有可能被架空。因此,当事人事先约定放弃违约金司法调整请求权,违约方再向法院请求调整违约金数额的,法院原则上应予以准许并依法进行审查处理。

13、履约保证金的性质与效力

2014年10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将A公司位于城市中心的5套房屋出租给B公司。为担保合同履行,合同约定B公司应给A公司支付履约保证金1000万元,在合同期满或具备约定退还条件的情况下,A公司应无息退还,但若因B公司拖欠租金且经A公司催告未支付的,A公司有权单方解约,不退还履约保证金,B公司还应支付未履行部分10%的违约金。现B公司经催告后仍未支付租金。

履约保证金能否与违约金并用

履约保证金兼具保证金质押和违约金的双重属性,法定履约保证金因其担保对象固定、交纳比例不高,加之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一般不会出现应否与违约金等并用的问题。当事人约定的履约保证金过高时,可以适用违约金酌减规则。鉴于履约保证金同时具有违约金功能,一般不能与违约金并用,但也有例外情形,故不可一概而论。

14、发包人是否享有任意解约权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有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A公司将工程发包给B公司,后B公司依约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A公司向B公司发送解除合同通知书,随后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并要求B公司限期退出场地。B公司以A公司无正当理由解除合同为由,请求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发包人是否享有任意解除权

15、如何理解《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中的“其他费用”

A公司与B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出借资金,若B公司出现违约,则双方为解决争议而实际支付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和合理的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因B公司未依约偿还借款,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B公司偿还借款本息,并支付律师费及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费。

民间借贷纠纷中,当事人主张的借款合同约定的律师费和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费是否属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的“其他费用”,换言之,是否应受到—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即4倍LPR)的限制

16、利息的裁判尺度

A银行与B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约定A银行向B公司提供资金4亿元,借款期限36个月,合同约定利率为10%,逾期贷款的罚息利率按合同约定利率上浮50%,同时约定借款人对应付未付利息计收复利。此后,A银行以B公司违约为由主张贷款提前到期,起诉B公司要求偿还借款本息,其所主张利息包括利息、罚息和复利。

罚息能否计收复利?

17、股权收益权能否作为信托财产设立信托

A公司与B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将其持有的C公司股权收益权作价后交由B信托公司设立财产权信托,B信托公司与受益人签订股权收益权投资信托合同。问: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收益权能否作为信托财产设立信托?

股权收益权是否属于信托法意义上的信托财产范畴

18、保证保险的性质与效力

贷款人甲信托公司与借款人乙签订《信托贷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甲向乙提供贷款300万元,贷款期限1年,乙以其名下房产提供抵押。同时,乙与丙保险公司签订了以甲为被保险人的保证保险合同,合同主要约定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金的条件及支付后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保险人可以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投保人、担保人请求赔偿的权利。后因乙逾期偿还借款本息,甲向丙出具权益转让书,将其对乙的包括主债权及抵押权在内的一切权益转让给丙。现因乙未及时偿付理赔款,丙诉至法院,请求乙偿还保险理赔款320万元及拖欠的保费、违约金,同时请求对乙名下抵押房产优先受偿。

如何认定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

19、抵押权的保护期间

A公司与B公司签订借款合同,B公司以自有房屋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借款合同到期后,B公司未依约履行还款义务,A公司以B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B公司还本付息,但因故未诉请实现抵押权。获得生效判决后,A公司申请执行,B公司在申请执行期间破产。A公司在申报债权时,载明该债权系”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但B公司的破产管理人以其未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问内行使抵押权为由,拒绝确认该债权系有财产担保的债权。A公司遂提起破产衍生诉讼,请求确认其债权为有优先权的债权。

债权人仅诉请债务人履行主债务,未请求实现抵押权的,如何认定抵押权的保护期间?

《民法典》第419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当主债权已被生效判决确定时,基于”一事不再理“原则,不存在再次提起诉讼对主债权进行保护的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问题。在债权人仅起诉债务人而未一并起诉抵押人的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制度已经不能适用,但抵押权仍有进行保护之必要。参照适用《民法典》第419条规定之精神,应当将该条扩张解释为,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期间内行使抵押权。该受到法律保护的期间通常为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当主债权经诉讼程序被生效裁判确定后,抵押权的保护期间为申请执行期间;在债务人破产时,抵押权的保护期间则为法律规定的申报债权期间。只要当事人在前述的保护期间内依法行使权利,抵押权就应受到保护。

20、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出租人享有权利的性质

2016年6月12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约定:A公司根据B公司的选择,向C公司购买一套生产设备,提供给B公司使用,租赁期限10年,自2016年6月13日至2026年6月13日,每月租金120万元。合同签订后,A公司依约向C公司采购了该生产设备并指定C公司交付B公司使用。

2021年10月8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某债权人对B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2021年12月20日,A公司向B公司破产管理人主张取回租赁设备,B公司管理人回函称,A公司仅可就租赁设备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受偿,并不享有取回权。A公司遂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租赁设备由A公司取回。

A公司就案涉租赁设备享有取回权还是别除权?

21、管辖权异议案件中的公告送达问题

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A银行将B公司、C公司同时诉至法院,B公司在一审答辩期问提出管辖权异议,C公司下落不明且未提出管辖权异议。其后,人民法院裁定驳回B公司的管辖权异议,B公司提起上诉。

是否应将上诉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及二审民事裁定书向下落不明的C公司进行公告送达

无须公告送达。《民事诉讼法》第13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首先,下落不明的被告虽未应诉答辩,但因其未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应视为其对管辖权无异议;其次,管辖权确定是法院依职权进行的程序性审查,其最终处理结果并不影响因下落不明未参加管辖诉讼的被告实体权益;再次,在管辖异议上诉案件中,未提出异议的被告也可以不列为上诉案件的当事人;最后,根据管辖恒定原则,下落不明的被告在之后的诉讼中无权再就管辖权提出异议。

22、撤诉与诉讼时效

甲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到期后,乙未依约偿还欠款,甲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偿还欠款。诉讼过程中,甲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准许甲的撤诉申请。后甲再次提起诉讼,乙以甲撤诉后诉讼时效未中断现、诉讼时效已经过为由进行抗辩。

甲起诉后又撤诉的,是否影响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不影响。《民法典》第↑95条规定了“提起诉讼”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诉讼时效规定》第10条进一步明确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曰起中断。本案中,权利人虽申请撤诉并经法院审查予以同意,但不影晌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提起诉讼属于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持续性事由,应以程序终结之时重新起算诉讼期间。对于起诉后又撤诉引起诉讼程序终结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送达生效之曰起重新计算。

23、鉴定费的性质与承担

甲房地产公司与乙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乙公司进场施工后,因双方就已完工程量、应付工程款等问题发生争议,乙公司遂起诉甲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工程款。审理期间,双方均未就已完工程申请造价鉴定。经释明,乙公司在指定期间内仍未申请鉴定。法院以乙公司不能证明其主张为由,判决驳回乙公司的诉讼请求。

人民法院能否依职权启动鉴定程序

可以。《民事诉讼法》第79条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21条规定,原则上鉴定因当事人的申请而启动,人民法院不能启动鉴定程序。只有与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或有意义的,且符合《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96条属于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五种情形,人民法院才可以依职权启动鉴定程序。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中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依照《民事证据规定》第30条规定,向当事人予以释明,由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申请启动鉴定程序。

THE END
1.质押权的设立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专家导读 质押权的设立和生效的条件是:必须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质物必须是可转让和可扣留的动产、质物交付质权人占有等,符合上述情况的才可以设立质押权,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质押权的设立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一、质押权的设立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质押权的设立和生效的条件是: 1、https://mip.64365.com/zs/1415838.aspx
2.天津市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借款(抵押)合同(抵押担保)一、只有满足下列前提条件,贷款人才有义务发放贷款: (一)本合同设有担保的,符合贷款人要求的担保方式已生效且持续有效; (二)借款人未发生本合同所约定的任一违约事项且未出现本合同所约定的可能危及贷款人债权的情形; (三)法律、法规、规章或有权部门不禁止且不限制贷款人发放本合同项下的借款; https://www.zfgjj.cn/tjgjjcms/mainSitePc/content/pc_zwgk/zdjcygk_zwgk/zdjcygk_zwgk/317170.html
3.商品房买卖合同(现售)附件三 抵押权人同意该商品房转让的证明及关于抵押的相关约定 1.抵押权人同意该商品房转让的证明 2.解除抵押的条件和时间 3.关于抵押的其他约定 附件四 出卖人提供的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声明 附件五 关于该商品房价款的计价方式、总价款、付款方式及期限的具体约定 http://qh.12348.gov.cn/pub/qhfw/fltb/flzxbk/fb/202403/t20240311_116134.html
4.1.4零售贷款柯达“创业宝”业务1、以期房抵押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持依法生效的预购房屋合同到期房座落的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备案手续;同时由售房单位提供担保,待该期房竣工交付使用后持《房屋所有权证》办理正式抵押登记。 2、以现房抵押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持《房屋所有权证》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以取得《房屋他项https://blog.csdn.net/zengjibing/article/details/3878902
5.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律师普法合同生效的条件具体如下: 1、不动产抵押人和不动产抵押权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 (1)不动产抵押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对抵押物有完整的所有权和处分权;(抵押人是指提供财产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人。) (2)不动产抵押权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抵押权人是指享有抵押权的债权人。) https://www.110ask.com/tuwen/1362474732842039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