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财务崩溃,而我的创业活动并不能很快获得结果自己又不愿放弃而去找工作的情况下,我必须尽快找到资金来解决这种跟银行的债务问题。但问题是我人际交往少,缺乏朋友,更何况可以借钱的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回家,把自己的情况向家人坦白,让父亲帮我借一笔钱,其实我需要的资金也不多,就二三十万。但当时父亲把他的钱都用来建房子了,并且他也有资金缺口,所以问题有些麻烦。
这时,我已经很确定开车回家解决资金问题。后来在路上这个中介仍然不停的发信息说帮我弄贷款,烦不胜烦,我最后把它删了图个清静。
招来阳光保险
虽然我没有察觉到这两者可能不是一个公司的,但这也情有可原,因为赵某并未跟我说明这个阳光丹丹与她的关系,而阳光丹丹也没有自我介绍她与赵某的关系以及她们各自属于不同的公司这一事实。我作为一个没有这种借贷经验的借贷人按照习惯不会关心这一点,只知道她们是一起给我办理贷款业务的工作人员。令人吃惊的是,在后来的我与阳光保险的工作人员协商过程中,它们居然以这个赵某不是它们的工作人员而认为她说过的话与它们无关。这成为它们耍赖的一个重要理由。
阳光保险方面的这种否认显然是不要脸的耍赖行径,因为不同公司的人员组成一个团队来合作完成一项业务在商业上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更何况它们甩锅之前应该事先提示我这点而不是利用这点来耍赖。赵某与阳光丹丹跟我的联系在5分钟内发生,这就是它们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证据。这种团队各成员之间的行为肯定是有着密切协调的,如果一个成员可以通过否定另一个成员的承诺来达成某种规避责任和业务的业务,那么这就是一个诈骗团伙。
这就是我在借贷中招来了阳光保险这个诈骗团伙故事的来由。虽然我开始一步一步掉进阳光保险百试不爽的陷阱,但我一无所知。我在跟阳光丹丹联系结束后不久便开车从杭州回江西老家了,一路上我还傻乎乎的感叹关键时候还是得依靠家乡资源,却不曾想到真相是“老乡见老乡,骗你没商量”。
骗子上门使诈
经过一个下午和晚上的长途驾车,我第二天凌晨回到老家。在上午我跟阳光丹丹联系好以指引他们的业务员到达我家。
在11点左右的时候,我见到了阳光保险的业务员。来人两个,他们开车来的,一个矮点瘦点,身高一米六左右,另一个高一些壮一些。他们两个都穿着西服,我父亲以为他们是来要钱的并说给我准备了一笔钱,我告诉他说是他们是来办贷款的,之后父亲便这两位递了烟。这时我仍然没意识到他们是所谓阳光保险公司的,只知道是提供担保贷款的公司的工作人员,内心也不关心这个,以为这种抵押贷款是个简单的事情,我抵押车,然后它们给我提供担保从银行获取贷款,它们收取其中的差价。
这两人并没有给我做自我介绍,事后我通过回忆明白了这两个人的职责和身份。这两个人在后来的工作中身份应该是有区别的。那个矮瘦的名叫毛成武,他主导了整个抵押贷款的工作流程,并在离开现场后继续进行了此后跟我业务上的接洽。另外那个胖些高些的的身份应该是司机兼陪护。从举止气质上看,这个毛成武的神情显得有些阴险老成,而另外一个则坦荡一些,不时会有笑容,说话也快言快语。事后想来这个毛成武的内心是在进行一场坑蒙拐骗的表演,所以他的神态总显得有些沉重和防护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才开始稍微了解他们的贷款业务。原来他们的贷款业务并不是事先确定了的,而是现场根据情况去寻找放贷的银行。这跟我想象的不同,这让我有些不爽。了解了情况后,阳光保险的毛成武拿着它的手机开始搜寻放贷银行,没几分钟他说找到了一个匹配的方案。
他还说这个银行贷款的条件需要提供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并让我在附近寻找一个地图上存在的单位帮忙给出证明,更具体的建议了他们在地图上找到的一个超市还是什么的单位让我尝试联系他们以获得证明。我对此表示为难,并告诉他们如果必须这么做的话那么还是不办算了。这时,他们表示可以另想办法,于是他们离开里屋,走到门外,应该是寻找和商量方案去了。没多久,他俩带着方案回来了,原来他们从地图上看到附近标注了一个食品店,其实这个食品店就是村里一个非常简陋的食品店。这些年来网购的兴起,加上常住人口少,大多数人口外出打工,这个店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卖,主要是小孩的一点零食以及厨房调味品之类。这个店就成为了我后来跟这项贷款的资金方渤海银行广州分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中的工作单位。
这里有个现在值得回味的细节。他们需要我找到其它的可以证明的联系人。但当时我其实不太好找到可以做这种事情的联系人,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地工作。当时我想到恰好有个表弟在县城的九江银行工作,于是我说是不是可以让他来做一个角色。他们向我确认了他的银行工作身份后,急忙表示不用了。现在看来他们急忙拒绝的原因应当是害怕我这个表弟对这种事情有所了解,因而会导致他们的诡计败露。
在上午,他们还对我的车辆进行了拍照,这一步估计是他们确定车辆贷款额度的评估时用的。在出门去吃饭前的途中毛某再次问过我所欠贷款的总额以及每个月需要还多少的问题。我给他的回答是总共贷款17,8万,每个月要还八千多,这只是一个概数,其实我当时也没精确计算。他的接话是说他们没有给我申请到这么多贷款。现在看来他问话的意思应该是出于对我偿还问题的担忧。
开车回到家后不久,他们说贷款方案已经得到批准了,36期6个点。毛某以非常兴奋的表情告诉了我这个消息。这确实值得他高兴,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业务快要做成了。我这时也踏实了一些,觉得他们确实按照10个点来办贷款的,心中甚至觉得银行6个点他们4个点他们是不是赚多了,是否应该8个点。但由于自己的性格偏内向,不爱多说话,还有之前一直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习惯于约定好了的事情不要轻易要求变动,我就没有在这时就这个利率问题向他们对话。这些想法只是我当时的的心理活动。既然他们没说什么,没有明确变动利率的意思,我也不需要说什么,这好像也是情理之中的。但他们事实上在银行利息之上加了接近18个点,这种贪婪是我完全没料到的。
但在那一刻,我的潜意识里有一闪念,这一闪念就是如果他们不是按10个点的利率来办,那么我也不怕,现在就让你们表演,到时真的不是10个点的话,我就不还了。我一直有个感觉,就是自己的行为总是受到潜意识决定,这一次也是这样。事实上我后来发现了他们确实不按10个点来办,于是我的反抗精神立即被激活了,但反制手段不是起初的想当然的直接不还,而是必须借助司法程序。
掉入视频陷阱
见到事情几乎妥定,于是询问他们下一个步骤。他们说是要让我连线拍个视频,地点就在我车内,我坐后排,他们在前排拿手机。他们关于这个视频的其他信息都没有说,没有解释这个视频的作用以及这个视频中的主要内容。我因而以为这只是一个形式化的东西,正如现在许多app中都有的头像验证一样。这个视频的对话形式是我向一个可能不是真人图像的女性动画回答问题。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我就没注意听这个视频里面的提问内容,只是带着厌烦情绪的回答是或者知道之类。我做出的有些回答明显在提问之前,所以第一次没通过,他们于是让我再录了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完全没有讲解这个视频的意义和内容。
后来我在跟他们协商的过程中,他们给我看了这个视频,这时我才知道他们在这个视频中说了关于这项业务的各种条款业务员说的不算,要以这个视频说的为准。更关键的是这个视频中对方确实向我提问了是否知道保费数值是0.89(大概是这个数字),而我回答知道。我当时对这些提问没有产生疑问,只是机械的作了回答,以致后来对这些提问完全没印象。更没想到这会成为他们认定我接受了这个近似高利贷合同的证据。根据常理,如果他们真的是要就这些条款征询我的意见,要就这些条件与我进行事先协商,那么他们应该在事先给我讲解这些,而不是在视频对话中趁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突兀的提到这些。
即使我现场觉察到了这个数字,这种做法也类似让人突然进入一个数学竞赛考场,需要现场计算出这个保费带来的利率上的意义。这是事实上就是赶鸭子上架,请君入瓮的做法。他们的这个录视频举动恰恰是他们没有诚信,坑蒙拐骗,设下陷阱的证据,而不是我愿意接受他们高额保费的证据。
由于车内空间狭小,而且他们俩在前排而我在后排,所以我对他们当时的表情的印象并不深刻。随后我问他们接下来是不是要去交管所办理抵押手续,他们说是的。这时毛某以阴沉的表情让我把绿本给他,这个表情令我印象深刻并引起我的稍许不快。我想到既然已经选择了抵押车辆,也不好说什么。完全想不到,我这时已经深深的踏入他们的陷阱了。在我把绿本给了他们之后,他们说现在可以启动去县城办理手续了。我的车走在前面,他们的车跟在后面。
办理抵押手续
我把他们带到了县城的交管所,按照正常流程,我们在交管所等了一会后抵押程序就办理完毕。
阳光保险的那个辅助工作人员在进入交管所门前对我的一个提问令我印象深刻。他问我我们这边交管所的门口有没有拦截外地来办理车辆抵押的人。据他说在九江的其他县,比如彭泽之类,当地这些从业人员会因为争抢办理车辆抵押手续而打架,本地人是不允许外地人来本地办理这种业务的。这个提问揭示了这种贷款业务是一种暴利行业,因而值得这些业者通过打架来争抢业务。如果我当时对他们的言语更加在意和敏感一些,我应该据此想到这点,进而产生怀疑和警惕,避免进一步掉入陷阱。可惜的是,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
正如前面所说,这个人没有毛某那么阴险,他更加耿直一些,所以他说了这样的话,而旁边的毛某一直神情严肃,不苟言笑。从交管所出来后,这个司机小伙明显神采飞扬了,表情颇为愉快。但毛某依然不动神色,他确实有大奸大恶之人才有的气质。
签下合同文件
办完抵押手续后他们说要准备贷款合同要的文件,这首先要找到打印店。他们事先已经在地图上找好了打印店,这个店在去往他们公司所在地九江市区的路边,但是到店后他们发现店里的打印机不具备所要求的质量。接着他们在附近找了第二家,第三家依然不符要求。我见寻找打印店困难就建议往新城方向,有政府机构的地方去找。但他们坚持在这个去往他们九江市区的路边,但缺乏办公文化环境的区域寻找。现在看来,这也是他们蓄意谋划的,以免节外生枝,以利于办好之后迅速走人。
在这个关键性的的合同签署过程中我没有仔细审查合同的条款而盲目签字,这的确是的我的过错。这致使我离完全掉入阳光保险精心设计的合同陷阱只差一步。
最终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往新城方向上找,在这路上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打印店。现在回想起来,这家打印店好像就是位于我后来去起诉的法院的对面街上。咦,似乎一切都早有征兆,这也许是个冥冥之中的早已注定的事件。
在这个打印店内,毛某又要求我录了第二个视频,跟第一次视频一样,他们没有就视频中的内容和意义进行解释,只是让我根据问题来配合回答,做出是或者知道之类的答复。所以我再次以为跟上一次一样这个视频只是形式上的东西,都一概回答是或者知道。另外,毛某又让我在一些打印出来的文件上签字,同样的,他们没有向我解释这些格式化的文件上的重要细节。我当时以为这个合同如同我以前签署的租赁合同,就职合同之类的合同一样,重要的东西都事先说好了。这个合同重要的东西是贷款利率,我以为他们应该按照约定的10个点的利率处理好,所以也就没有审查文件上的条款。没想到他们将合同实际分为我与资金方渤海银行广州分行的合同以及与他们阳光保险的电子保单。后来的合同文件表明我与渤海银行的合同确实是按6个点的利率,但是我与他们的电子保单上的保费数值非常高。
完全掉入陷阱
虽然阳光保险方面至此已经取得了所有的他们能在法律上坐实我已经同他们签署了一个实质是高利贷的借贷合同的文件,但事实上此时这个合同并没有真正生效。
当我根据他的提示从渤海银行取出资金后,这个借贷合同正式生效了。这时我已经完全掉入他们设置的合同陷阱,他们的坑人诡计又一次得逞。
最终发觉被骗
就像在此文的开头所述,我的借贷目的是解决一些短周期的网络贷款,我之后用这笔钱提前结清了以微粒贷为主的贷款,还有一部分用我父亲给的一笔钱解决,另外遗留了部分。
也正如前文所述事实上我并没有收入,他们给我在对渤海银行的合同上就收入问题进行了编造。在设法周转了5,6个月后,我试图逾期一次,但他们很快联系到我父亲,此后的还款基本上都是我父亲事先转账给我,我再还给它们。如此几个月后,我开始考虑一次性提前结清的问题,于是看到了阳光保险app上的的还款计划表,从这个表单上看到其中有一项与利息并列的保费项,而这种保费项居然比利息还高,而且越是到后面越是利息越少,但这个保费不变。
经过再次的询问,最终他们给我答复是他们没说过10个点,10个点是由平安员工说的与他们无关。这时我也表示我将不再偿还剩下的贷款。很快再11月22日至24日他们通过涉黑团伙对我,及我的家人,甚至同村村民的进行骚扰和恐吓,试图迫使我就范。
再经过后续与他们的从九江到南昌的工作人员的当面面谈,我彻底认清了这些人的邪恶本质。与他们讲道理是白费劲,任何的仁义与善良都被他们视作可以利用的弱点。本来我觉得这笔贷款确实对我有益,他们专程上门来确实值得一些报酬,所以愿与他们进行一些妥协让步,但在后来的协商过程中他们暴露了狼心狗肺的本质。
值得一提的是,开始我只是尝试使用简单的利息公式来计算我应偿还的金额,并没有按照比较专业的等额本息的方式来计算。后来我尝试使用等额本息的方式来找出他们设置的保费的计算方式有个巨大的发现,原来他们给我是按照利率是23.4的等额本息方式来计算保费的。他们之所以采用这个数值应该就是参照了法定的高利贷利率24个点这个界限。
至此,阳光保险这个披着保险公司外衣的诈骗团伙的真实面目招惹若揭,他们的心灵何其歹毒!
主要经验教训
反思我被阳光保险蒙骗签下近似高利贷合同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教训,这也是与我一样被阳光保险蒙骗坑害的难兄难弟们共享的经验,这也可以为更多的人借鉴和吸取。
首先,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需要举债的处境。正如孙子兵法上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如果自己没有借贷的需求,那么自然无法被阳光保险这类诈骗团蒙骗。特别是,有些人是因为赌博输钱而产生了借贷需求,这非常不可取。当然也很多人是因为与我一样创业或者经营的需求而产生借贷需求,这种需求有着某些必然性,但这时必须对借贷的风险有着充分认识。这种风险不只是来自偿还方面,而且来自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
第二,这个故事的最直接的经验教训自然是我们在签署合同时必须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尤其是关于其中的核心信息,例如借贷合同的中的利率,合同的文件组成,必须尽可能的厘清。人们可能习惯了一些大型机构提供的格式合同,比如银行注册账号,手机注册号码之类的合同,它们的内容通常都很冗长繁杂,人们常常不会逐条去看,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因为这种合同每天都会经受到大量的测试,所以一旦发生了坑蒙拐骗行为情况会很容易得到纠正。
第三,人的社会是充斥着谎言的,人们常常被谎言包围。人们通过语言来辅助认知和相互交流。但囿于人们的认知能力,他所相信的东西必然有许多是假的。例如就是当代最顶级的科学家他所相信的一些理论在很多年后看来肯定有些是假的。因此每个人从他人听到的,从自己内心想到的一些东西都可能是假的。但是与这种谎言相比,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故意编造的谎言。专业故意编造谎言的人就是骗子,骗子通过让别人相信它的谎言来让被骗者做出损害自身利益而转移给它。骗子这么做的最常见的动机是骗取钱财。阳光保险就是这样一种以骗谋生的团伙,它们典型的行骗手法是空手套白狼。从网络上可以很容易检索到这个公司与客户就索赔问题发生的纠纷,它们习惯以不赔来回报客户。谎言的大量存在对于习惯于根据所听来行为做事的人而言是个巨大的危险。因此我们不可轻信他人的话语,尤其是在涉及经济利益的对话中。
需要借贷的人本来就是经济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这些人常常在理财能力方面的存在着缺陷,但它们却将这视为可以进行坑蒙拐骗的有利条件。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就是阳光保险这类坏人常干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