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能继承宅基地吗?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可知,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且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子女是不能通过继承取得,如果子女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就不再属于村集体的成员,但是在农村,宅基地是村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才享有的,所以,拥有城镇户口的子女是不能继承父母名下农村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
虽然城镇户口的子女不可以继承父母名下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属于你父母个人合法财产,所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合法取得的房屋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给子女,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
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宅基地所有权相互分离,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农户,但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因房地无法分离,继承人继承房屋所有权后,可以依法使用宅基地,但并不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目前城市居民的子女继承获得的农村住宅暂不能重建和改建,但是可以修缮。
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1、一户多宅
我国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并且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如果发现一户多宅的情况,那么农村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如果子女众多,与父母分户后申请了宅基地各自建了房子,这种情况也是不能继承的。
2、权属不清晰
有些人的宅基地擅自改变其用途,或者是超过审批面积私自扩建的,亦或是没有经过审批就建房子的,都是不能继承宅基地的。
3、老人属于独立户口
没有子女的五保户,也就是独立户口的老人去世后,其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
4、继承者是非农村户口
大家都知道,能使用宅基地的都是本村村民,但是如果你把孩子的户口迁往城镇,那么孩子没有农村户口,那么这块宅基地子女是不能继承的。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可以再迁回来吗?
以下是非农业户口转农业户口(非转农)迁移条件:
1、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方在农村生活、居住且在城镇无固定职业的。
2、因读技工学校及大中专院校而“农转非”,毕业后无工作安排回原籍的毕业生。
3、跟随农村户口的父母在农村生活、居住,且在城镇无固定住所和职业的未婚人员。
4、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在农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和编有门牌,且在农村生活、居住的未婚子女、配偶和本人。
5、原征地办理就地“农转非”,现要求“非转农”的,如人员和户口都还在农村生活居住的。
6、已有规划“村改居”但还未挂牌的村委会,以上4、5项不得办理“非转农”迁入。
7、已挂牌“村改居”的村委会,一律不得办理“非转农”迁入。
办理非转农需向公安机关提交的证明材料:
1、身份证、户口簿;
2、村委会、村小组同意接收证明;
3、书面申请报告(70%以上村民或村民小组三分之二户村民签名同意);
4、属夫妻投靠的需提供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和无业证明;
5、大中专研究生毕业回原籍的,需提交未就业证明和毕业证;
6、投靠父母的需提供未婚证、住所和无固定职业证明;
7、在农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的,需提供房屋不动产登记证和土地使用证,另外派出所需要做好调查材料,并且还要提供以上材料。
2022年户口迁回原籍最新政策
1、“四无”非农户人员
2、退伍军人回原籍
3、大学生返乡创业
4、夫妻有一人户口在村里
5、达到退休条件且原本就是农村户口
有些农户朋友因为工作性质把户口迁往城市,但原本是农村户口,如果农村宅基地产权仍在且达到了退休条件,是可以把户口从城市迁往农村,但需要当地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同意。
6、被征地的非农户人员
有些农户朋友是因为被征地所以户口性质发生了转变,为了保护这类人的权益,在当地村委会组织同意后,可以允许他们再次迁回农村。
7、未满十八岁的随迁子女
很多农户朋友为了让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城市买房并改变了户口性质,如果仍然是农村户口并且名下拥有宅基地,且子女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户口可由非转农。
总的来说,城镇户口是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但是上面建造的房屋是可以依法继承的,非农户口在农村的宅基地是不可以重建和改建的,想要重建和改建必须把户口迁回原籍,但是想要把城镇户口迁回农村具有一定的难度,可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迁回,但各地的政策目前不一,因此在非转农或者农转非之前一定要慎重选择,别到时候成为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