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启动了续贷中心推广工作,明确了续贷中心作为全市续贷业务统一出入口的定位。建设中,海淀区将结合线上线下,进一步聚合各类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充企业投融资服务内容,积极申请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打造续贷中心升级版。
■数说
累计受理续贷申请321笔,金额达20.59亿元
从贷款规模看,最大一笔续贷业务为3000万元,最小一笔续贷业务10万元,平均每笔641万元,单笔贷款续贷额基本稳定。1000万以上的41笔,占比12.77%,金额6.7亿元,占比32.54%;100万元-1000万元(含)之间的续贷257笔,占比80.06%,金额13.74亿元,占比66.73%;100万元(含)以下的续贷23笔,占比7.17%,金额1510万元,占比0.73%。
从贷款类型看,续贷业务以抵押贷款为主,共232笔,贷款金额14.32亿元;担保类贷款70笔,金额5.35亿元;信用贷款9笔,金额0.28亿元;其他方式担保10笔,金额0.64亿元。
从区域分布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共涉及16个区,续贷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6个区,分别为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房山区、通州区、东城区。其中,海淀区企业52笔,贷款金额4.04亿元,业务量占全市的1/5左右。
从行业分布看,续贷业务重点支持的企业以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文化和科技融合类科技企业为主,约占全部续贷笔数的80%,占续贷金额的75%。
从融资可获得性看,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改善。设立以来,续贷中心累计办理续贷业务316笔,办理首贷业务5笔,为一些发展周期长、技术密集、轻资产的科技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推动全市续贷率提升9个百分点(1%-10%)。
从融资成本看,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切实缓解。续贷中心通过无还本续贷,为企业省去了过桥成本,且续贷利率不高于原贷款利率。成立以来,累计为企业节约直接财务成本6000万余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3%。部分企业的续贷利率低于基准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追问
为小微企业带来哪些政策?
1.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征信处朱小菁介绍,海淀区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共同推动续贷中心接入征信系统,在续贷中心安装个人征信自助查询机,便利获取小微企业法人个人信用情况,供小微企业续贷、个人生产经营首贷使用,让数据多跑路,让个人少跑腿,让社会公众方便地获取信用报告。该征信系统拟于2020年1月1日前开始试运行。
2.搭建企业软著查询质押快速通道
3.开通专利、商标质押登记业务办理绿色通道
4.制定续贷中心专项奖励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入驻续贷中心银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给予正向激励,鼓励各类机构积极开展续贷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拟给予银行、融资担保公司、企业相应的专项奖励支持,全年预计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5.拟定首批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名单
海淀区2018年推出“胚芽企业培育计划”,遴选优秀初创企业,主动跟踪和提供服务,降低其发展成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经过两年实施,目前已遴选超过402家企业,海淀区在资金、空间、融资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根据《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结合资本市场“有外部融资且估值超十亿美元的优秀企业”的独角兽定义,海淀区目前共有40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与估值继续领跑全国,分布在人工智能、软件与服务、媒体娱乐、教育科技等16个领域,大部分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创新。
6.进一步提升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便利化
此外,2019年9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面向辖内各银行推出网上办理不动产抵押权设立登记业务,实现不见面审批。即将上线抵押权设立、注销登记业务的同城通办服务,入驻续贷中心的各类金融机构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两种方式申请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2020年初,不动产登记领域将大力推广电子证照与电子票据的使用,为金融机构提供电子版不动产登记证明。
7.新增中介机构服务
在前期入驻15家银行、1家担保公司的基础上,新引进北京海淀科技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中技知识产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3家担保公司,和1家大数据服务公司汇桔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和大数据金融服务。其中,汇桔网是一家知识产权与科创云平台,首创“知识资源(IP)+互联网平台+智能物联网”的“知联网”方式,整合线上线下、国内外资源和服务,为广大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产品服务、知识产权交易与技术转移服务以及科创服务,以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8.探索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场景应用试点
根据市区政府关于区块链试点应用的工作部署,海淀区拟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确权服务平台和约束监管制度,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