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
政策“组合拳”怎么打?
会上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组合拳”怎么打?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四个取消: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降低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了首付比例,统一首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
通过落实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住房城乡建设部:
将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倪虹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倪虹说,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倪虹表示,货币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地点等要求,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需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此外,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支持?倪虹介绍,首先是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项目。同时,两个项目方案要比较成熟,征收安置方案做得扎实,能够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资金大平衡方案能够做到项目总体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
主要政策包括: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可发放商业贷款。“有这五条政策加持,各地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倪虹说。
倪虹表示,为了适应生育二孩的需要,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增加保障对象住房面积。各城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的同时,一定要加大保障力度,兜牢住房保障底线。到今年底,计划让450万青年人、新市民能够住进保障性住房。
财政部:
正在推进与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相衔接的税收政策
增值税方面,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在其他地方不区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一律免征增值税。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对个人销售购买两年以上的普通住宅免征增值税,对于个人销售购买两年以上的非普通住宅,要征收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方面,对建造销售增值率低于20%的普通住宅免征土地增值税,按照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普通住宅的标准是由各省来明确。
金融监管总局:
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将翻倍至超4万亿元
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2.23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