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非法代理维权”黑产规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全国目前有超过万家以“债务咨询”“法务咨询”“停息挂账”“个人债务重组”“征信修复”为名头的公司,仅2021年成立的公司就是过去10年总和的5倍以上。根据行业人士估算,职业化“非法代理维权”从业人员有数十万人,而黑产煽动教唆的“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参与人员有几百万上千万,造成财产损失达数百亿级。
“非法代理维权”黑产产业链能在短短几年内地下化发展成这样的规模,由多重因素导致。《报告》认为,“非法代理维权”黑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负债人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负债人还款能力和意愿下降,从业者呈“专业化”发展趋势,展业成本低、套利空间大以及根除难度高等5大方面。调研发现,“非法代理维权”黑产尚未肃清,仍存在一定反弹势头,进入2022年下半年,衍生出不少更为隐蔽的展业形态和方式。
以此为切入,《报告》梳理了典型“非法代理维权”组织的运作逻辑,厘清了所谓“法务公司”的架构和业务流程。同时,通过暗访调查线索,《报告》揭露了类微商传销型、人为制造证据型、伪装“负债同路人”型三大典型“非法代理维权”组织运营模式,并归纳总结了“非法代理维权”组织展业的5大特征和套路,一是流量平台获客、私域社群诱导;二是教唆故意逾期,培训避债“技巧”;三是煽动反复投诉,层层施压达成目的;四是制假敲诈,层层抽佣收费;五是展业渠道愈发多元化、隐蔽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