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后,随着互联网金融崛起,催收行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催收问题也日益凸显。网贷催收新规出台后,全国催收行业迎来严监管。而后,受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和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甚至陷入债务危机。为此,许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号召出台延期还款政策,帮助借款人渡过难关。
然而,这些纾困政策却成了不法分子的“猎物”。他们通过伪造病例、渲染悲情、刻意激怒催收人员等手段,教唆借款人恶意拖延甚至逃避还款,以此谋利。“反催收”开始野蛮生长,并逐步形成黑灰产业链。
据了解,“反催收”组织有五大常用套路。
①虚假宣传,精准“钓鱼”
②伪装专业,诱导签约
③伪造材料,恶意投诉
“反催收”组织还会伪造虚假材料,如疾病证明、贫困证明等,甚至通过PS技术篡改个人征信报告,以此向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发起恶意投诉,试图通过施压达到减免债务的目的,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也使借款人面临不必要的风险。
④收取高额费用,承诺难以兑现
“反催收”组织通常会向借款人收取欠款总额5%至20%不等的高额代理费或服务费。一旦借款人发现被骗,这些组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难以追责。
⑤贩卖信息,加剧风险
今年,上海金融监管局明确针对有系统性风险隐患、严重破坏金融秩序、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影响恶劣的不法金融中介加强联合研判和刑事打击。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也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反催收”黑灰产业,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
②遇到还款困难时,应主动沟通,银行或网贷平台通常会视情况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或延期还款等,以减轻借款人压力。
③加强自我信用和财产安全保护意识,个人信息如同“第二张身份证”,绝不能轻易透露给陌生人或机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