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广东梅州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片区劲越头盔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出口欧洲的赛车头盔。谭庆驹摄
2021年4月,梅州综合保税区招商工作组到深圳考察,深圳市创业服务协会会长王成林、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骏等和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徐骏表示,通过座谈交流,了解到梅州综合保税区是广东省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首个综合保税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平台。他们往往在办公场地、税收政策都给予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很大支持和优惠,同时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更低。
要不要离开深圳?这是很多中小跨境电商多少思考过的问题,行业性质让他们对城市坐标不如传统线下行业那么依赖,一旦生活和工作成本更低的城市伸出橄榄枝,对于不少人来说值得考虑。
在今年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举行的联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华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曼荻透露,深圳因为各方面成本太高以及其他地区政府大力度对跨境电商新业态企业招商,而不断有该业态企业搬迁。因此方曼荻建议,深圳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的主流发源地,应该争取在建设先行示范区框架内研究并出台政策,加强并且促进深圳跨境电商业的蓬勃发展。对一些成长快前景好的电商新业态企业进行扶持,支持他们做强,把企业总部或者产品部门留在深圳。
“电商是未来新零售的主流方向。深圳有坚实的科技产业基础,完全有条件打造出超越亚马逊的新一代国际化电商平台。”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建议,深圳应成立电商产业联盟,对未来有望快速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的电商直播产业进行统一的政策扶持。同时,建议以宝安机场交通枢纽为中心建设直播电商集聚基地,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快速拓展,输出优质网红直播电商品牌,打造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盐田港
目前各区也在结合自身特色支持跨境电商业务,以盐田区为例,近年来,盐田以“产业兴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区内发展了高端航运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黄金珠宝等产业等重点产业,这本身形成了适合发展跨境电商的优质产业生态圈。便捷的水陆交通,204万平方米各类仓库以及成熟的物流产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区域内既有可开展9610业务的跨境电商运营场站,也有可开展1210业务的盐田综合保税区,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均已就绪。盐田综合保税区内开展的全球维修新业态,为跨境电商商品提供售后配套服务。可以说,盐田发展跨境电商叠加产业全链条服务,具有明显的港口优势、物流产业竞争优势、区港联动以及政策扶持优势。
“铺货”策略已过时需发掘更多品控优势
跨境电商在疫情期间书写的“商业神话”让不少人对这个群体充满好奇,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片“蓝海”,谁都有机会从中掘金。实际上圈内的竞争相当白热化,本篇报道采访的企业,从估值上十亿的,到团队仅有三四人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害怕暴露”,他们都希望不要透露具体的品类和产品。海外电商平台带来了渠道便利,也让商业竞争因信息的透明更加剧烈,一款“爆款”足以让一个中小企业提前完成整年度的营业目标,但也极容易被复制,因此商家一方面鼓足劲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但同时也深深怀有被复制的焦虑。
由于竞争的激烈,有个性、有设计,更在乎客户利益的产品逐渐在取代“铺货”策略。在海外平台刚刚对国内卖家打开时,“铺货”成为蛮荒期卖家的主要策略,大量上传粗选的产品,不仅可以达到快速测款、快速出单,还可以实现快速的大批量出单以及带来销售额短期快速的成长。在中国,大量的生产供应链也为铺货提供了基础。如今,“铺货”却已经跟不上出口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海外平台管理日益规范而严格,对于产品的质量、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铺货的商家增加,没有个性的产品会淹没其中,不再像最初那样容易获得业绩,所谓“红利期”往往是市场空白时提供的大量机会,但是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无限消费“红利”。
寻找独特的货源,打磨属于自己的产品才是出口跨境电商未来的生存之道,而且这其中需要更多懂得海外风险控制、跨境法律法规等专业人才加入,在这些方面,深圳卖家仍旧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