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把遗嘱交给中华遗嘱库?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家庭财富的极大增长、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家庭内部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家庭继承纠纷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侯耀文、季羡林、陈逸飞、陈琳、许麟庐、娄师白等名人的遗产案件更是将此类纠纷的严重性和激烈程度展现在人们面前。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对2007年以来所接待的10680例信访案件的统计,在16类民间纠纷中,唯有财产继承纠纷持续走高。不注重遗嘱订立,订立遗嘱不严谨,已经成为导致家庭矛盾、影响家庭和谐的首要因素。由于遗嘱服务体系的缺失,导致遗嘱的功能受到限制,无法对财富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中华遗嘱库应运而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和“提倡、鼓励义务为老年人服务”的规定,按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11〕61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11〕60号)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财产和继承权益,弘扬敬老爱老文化,促进家庭和谐,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在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主办了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

凡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提交合格材料后,均可按规定免费办理遗嘱咨询、登记、保管等事项,是面向老年人进行的免费服务。虽然是一项免费服务,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遗嘱库办理遗嘱的合法有效性,中华遗嘱库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法律规定的软件和硬件流程,经过法律专家的严谨论证,使当事人订立遗嘱的真实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遗嘱登记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流程来固定遗嘱的订立过程和形式,从而使得遗嘱的真实性在法律上做到无懈可击。中华遗嘱库采用完善、安全、高科技、具有法律效力的流程和方法办理遗嘱登记,可以作为独立第三方为遗嘱、签署行为和录音录像提供真实性保障。通过密室登记、精神评估、全程录像、身份确认、指纹扫描、专业见证、现场拍照、文档扫描等一系列严谨流程登记的遗嘱,一旦发生诉讼,可以缩短繁琐的诉讼程序,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用再进行笔迹鉴定,可以被法院采信认定真实性和合法性。

遗嘱登记,有先例可循

在西方,上流社会家庭往往有自己固定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而且很多律师事务所已有百年历史,所以人们往往将遗嘱交给自己的律师。在德国,法律规定当事人立遗嘱后,都要到当地的居民身份登记机构进行备案。在日本,许多老年人将遗嘱交给银行保管,并委托银行代为转交给家人。在新加坡,由于缺少百年历史的律师事务所,为服务老百姓,新加坡政府于2003年成立了全球首个遗嘱登记局,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首先,靠有登记和保管遗嘱业务的律师事务所来实现遗嘱的登记和保管很难复制到国内。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理事长、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凯表示,从法律上讲,订立遗嘱应当依附于跟律所建立起的关系,但是实践中,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找律师谈业务,而不是找背后的律所。然而,国内的律师与国外律师差别很大,首先有公信力的短板,其次跳槽、出国、生病都可能会影响到立遗嘱的人。

由于理念一致,新加坡的遗嘱登记局给了陈凯启发,新加坡遗嘱登记局成为日后中华遗嘱库的主要学习对象。自2009年,陈凯开始担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法律顾问,不停地向有关领导提出建立中华遗嘱库的思路。这也符合我国社会制度顶层设计的整体安排和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时隔四年,这个项目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的共同发起下,终于开始运作。顺应新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倡、鼓励义务为老年人服务。

中华遗嘱库如何保障遗嘱的真实性?

陈凯介绍,一份有效的遗嘱应当满足以下条件:订立时,当事人精神正常且未受胁迫;遗嘱未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益;遗嘱未处理依法不能处理的财产;遗嘱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遗嘱未被撤销。为了起到保护当事人利益和执行当事人愿望的作用,中华遗嘱库以公正、安全、专业、持续为核心价值,证明当事人亲自签署遗嘱的事实。据了解,中华遗嘱库是迄今为止国内尚无先例的一套遗嘱处理系统,它有别于现有的、传统式的其他遗嘱处理形式,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化的电子手段,更简单、更直接、更省事、更易于为大众接受的一种帮助人们解决身后事的有效方法。

2014年3月19日,由中华遗嘱库与北京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发布,国内首个“立遗嘱人精神评估测查便民通道”开通。到中华遗嘱库办理遗嘱的老年人可现场办理精神评估测查,评测正常者可以当场订立遗嘱。此项服务免除了老年人往返精神鉴定机构与遗嘱库之间的奔波劳顿,也保障了遗嘱的法律效力,使所立遗嘱在法律上更加无懈可击。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对此事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对立遗嘱人精神状况的评估测查标准与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证,制定出一套专门针对立遗嘱人精神状况的评估测查体系。

中华遗嘱库不但通过电子手段登记遗嘱,对包括遗嘱在内的纸质文档也进行存档保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继承人之间的猜疑。如果遗嘱在其中一个继承人手里,其他继承人可能就会怀疑遗嘱的真实性,怀疑会不会被人篡改过,但是将遗嘱存放到中华遗嘱库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凡是来中华遗嘱库订立的遗嘱,工作人员极尽努力避免发生老人被胁迫,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2016年5月,李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73号的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办理遗嘱登记。按照老人第一次的陈述,她想将一套房子交由一同前来的儿子继承,另一套房子所有子女平分。这时一起来的儿子打断李阿姨的表述,否定其意愿,并提醒她是要把所有财产给自己的。工作人员见状,反复跟李阿姨核对财产分配意愿。为了防止陪同子女打扰,工作人员提高警惕,将李阿姨单独安排到其他房间再做咨询。无独有偶,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三天,张阿姨在二儿子和儿媳陪同下来遗嘱库立遗嘱时,也发生类似的情况。二儿子不断出现干扰、暗示的行为。在书写环节中,张阿姨出现书写困难,二儿媳见状大声斥责老人:“你在家不是会写吗?怎么到这儿就写不了了!”工作人员及时制止,认为张阿姨有被子女胁迫的可能,因此收回遗嘱草稿,作出不予办理遗嘱的决定。

一改旧观念,书写幸福留言

陈凯认为:“遗嘱的传递需要仪式感。”

伴随着老年人订立遗嘱需求的不断增多,中华遗嘱库这五年来在全国不断开辟新的登记点,现有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重庆七家登记中心,另外在东莞、淮安、北京、佛山、廊坊、广州、重庆等地设有12个公益预约咨询点作支持,解决大量老年人的切身问题。

“中华遗嘱库的战略目标是服务于全国老年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中华遗嘱库最大的保障。我们要把中华遗嘱库建设成为中国人的遗嘱保管库,传承数据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祠堂。”陈凯很有信心。

五年的口碑源于背后不懈的努力

来遗嘱库立遗嘱的老人最开始常常会不理解,为什么预约后不能马上登记,最少要等8个月之久。订立遗嘱,虽然看似简单,但在登记流程上,工作人员谨记:面对的老人千差万别,必须确保流程中每一环节都符合规范,不能因为遗嘱库的行为疏漏影响老人订立遗嘱。成立之初,北京第一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待服务近百名的老人及家属。即使到了现在,全国多地设有登记点,北京第一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仍要接待最少50名的老人及家属。

即便人手不足,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经过保密培训,签署《保密协议》。作为社会组织,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也要经过严格的社会背景调查和品格测试,具备条件的人员才能上岗。除此以外,虽然中华遗嘱库不提供公证与执行的服务,但是遗嘱库作为一个便民平台,对接了很多社会服务,便利老年人。为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财产问题,中华遗嘱库组建了“律师志愿服务团”,主要由数百名名公益律师充当,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公益宣讲。

当遗嘱生效,宣读过老人遗嘱后,家族内部若有不同意见,由中华遗嘱库对接专业调解机构。2015年1月14日,全国首家专业性继承纠纷调解中心——北京和谐继承服务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启动。发生继承纠纷,由律师、退休法官和心理专家对仍然持有异议的家人进行具有说服力的调解。告知大家不必闹上法庭,即可明确各自的胜算几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评估,互相谅解后达成一致意见,立即签署调解协议。难得的是,中华遗嘱库对接的调解组织均进入法院认可的调解组织名册,他们所办理的调解经过法院司法确认后,直接具有强制执行力。

老人百年后,继承人持遗嘱办理继承手续时,要不要走诉讼去打官司,关键看这个家庭的继承人之间是否有纠纷。通过以上具有法律效力、高度严格、仪式感非常强的程序,使继承人认可和承认遗嘱,从根本上杜绝继承人产生遗产争夺的念头,这是维护家庭和谐,顺利传承财富的最有力保障。

THE END
1.中国日报网:中华遗嘱库推出“旧改护盾”服务措施,增强遗嘱服务中华遗嘱库近日正式推出“旧改护盾”服务措施,通过升级遗嘱服务,涵盖了权益继承、遗产管理、养老照护及代办继承等方面,旨在确保生效遗嘱能够实现定向传承,同时简化继承手续,有效发挥遗嘱在解决继承纠纷、定纷止争等方面的作用。 适应城市更新时代需求 中华遗嘱库作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公益项目。此次推出的“旧改护https://will.org.cn/details/2497.html
2.中华遗嘱库在行动公益普法润民心中华遗嘱库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普法讲座,向广大市民普及财产规划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民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 这些讲座深入探讨了遗嘱规划、财产继承等问题,真正做到了法律知识深入人心,惠及千家万户。 北京 11月18日 中华遗嘱库资深咨询专家刘千在海淀区玉阜嘉园开展了普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MxNjM5MQ==&mid=2652387132&idx=2&sn=69bdb84fcd5a11ce45e8e6e27ace48a8&chksm=81cd5665a677f1666df361dc4d22ccf099268b5ba7cef2cb24062fb2fb88b33d5fbf28b54399&scene=27
3.中华遗嘱库怎么立遗嘱中华遗嘱库立遗嘱可选择自书、代书或公证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自书遗嘱需遗嘱人亲笔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96829.html
4.中华遗嘱库人脉圈怎么样发现19+脉友个人简介:生活服务业市场营销/品牌/公关,任职中华遗嘱库服务中心主任职位,常驻北京;近期有18位访问者,在脉脉形成影响力58;在2019-7至今,任中华遗嘱库公司服务中心主任职位。 个人简介 生活服务业市场营销/品牌/公关,任职中华遗嘱库服务中心主任职位,常驻北京;近期有18位访问者,在脉脉形成影响力58;在2019-7至今,任中https://maimai.cn/mai/47mIGlXVTGUh_7JtG83MKnmDgiTuyKeNTu_mXtiHYLE
5.遗嘱制度(精选十篇)(2)中立性。中华遗嘱库是独立的中介机构,和遗嘱人并无利害关系。中华遗嘱库采用登记流程软件,借助指纹扫描、现场影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和密封保管等方式,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遗嘱的客观真实性。 (3)便捷性。中华遗嘱库对于有订立遗嘱意向的当事人,可以在该网站上申请进行预约登记,通过网站信息了解到相应的办理流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t54581.html
6.中华遗嘱库是国家认可的机构吗律师普法中华遗嘱库属于国家认可的机构。中华遗嘱库具体指的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由北京市工商联信息化商会协办的公益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https://www.110ask.com/tuwen/4951594138403175811.html
7.中华遗嘱库:中国专业遗嘱服务开创者和革新者丨对话法律服务创新者作为中国专业遗嘱服务开创者以及全国唯一一个以遗嘱为主业的专业团队,中华遗嘱库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建立了全国首个遗嘱体系化服务,为遗嘱订立服务“保驾护航”。 为了更好地赋能遗嘱行业,中华遗嘱库与公证处、律师、财富管理行业、养老机构等形成价值互补,开展深度合作,首创以遗嘱为中心的生态服务圈,形成异业联盟。 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7040d10-213b-4784-bea5-6a0919ad772b
8.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pdf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pdf 305页内容提供方:bosunram 大小:7.57 MB 字数:约22.53万字 发布时间:2024-04-1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2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8/8131112016006060.shtm
9.从“中华遗嘱库”的启动看我国继承法修改中华遗嘱库项目的启动和火爆,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秘密遗嘱制度的需求。然而,不是由正式的国家机构而是由民间公益组织来完成这一职能存在较多的法律问题。 首先,中华遗嘱库是个公益项目,因此其性质仅为民间公益机构,目前发起方也不允许它挣钱赢利,因此对老年人的各项服务全免费。然而,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以60岁左右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4/id/937985.shtml
10.天津遗嘱库天津中华遗嘱库天津中华遗嘱库是中华遗嘱库直属单位,成立于2015年。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http://tjwill.cn/
11.中华遗嘱库是什么三、中华遗嘱库的社会意义 中华遗嘱库的设立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便捷、专业的遗嘱服务平台,还通过维护老年人的合法财产和继承权益,弘扬了敬老爱老的文化,促进了家庭和谐。参考文章 中华遗嘱库是什么机构 中华遗嘱库是国企吗 中华遗嘱库怎么查遗嘱 免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a26cdf889c9ea0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