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会跌回十年前吗?——本轮房地产危机:度量成因与长期趋势展望

自2021年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与调整。在供给侧,一系列房地产巨头接连资金链断裂,甚至“爆雷”无法交房;在需求侧,三线及以下城市首当其冲,房价出现腰斩,到2023年这波浪潮甚至波及一线城市,一度导致“断贷潮”“提前还贷潮”。似乎,中国房地产长达二十年的大周期就此终结。

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房地产市场链条长、幅射广,有观点认为地产行业巅峰时曾占据了三成左右的国民经济总量。同时,从变化与短期的眼光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我国金融体系以及居民部门资产价值的稳定也都有重要意义。

如果仅考虑总量,即中国全部房产的平均水平,2022年被普遍视为房价顶点。为方便后文将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国家比较,采用OECD(经合组织)发布的各国房价指数为研究依据。可以看出,中国本轮房价的上涨基本始于2015年,而终于2022年。

(1)一线城市房价韧性相对略强但也明显下跌;新房与二手房之间有明显价差

从品类上看,各类住宅(刚需、刚改、豪宅)普跌,二手房跌幅大于新房,我们猜测是开发商调价机制较慢导致的。从房屋品类上看,一方面,我们认为统计局口径下90平米以下、90到144平米、144平米以上这三个类别的住宅市场可以分别对应刚需、刚需改善和豪宅市场,这三大市场出现了几乎同频、同度的跌幅,和我们印象中的“一线城市豪宅抗跌”有些出入。对此,我们结合猜测与调研认为,可能是由于豪宅流动性较低、不常成交,跌幅没法显化导致的。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二手房的跌幅明显早于且大于新房,可能是因为开发商的调价响应机制比较慢,导致一、二手房出现价格差。同时我们判断,如果市场没有明显回暖,开发商也必须尽快做出响应。

从城市上看,一线城市韧性整体较强,二三线城市的跌幅明显大于一线城市。从城市口径看,二、三线城市跌幅明显早于、大于一线城市,比如今年2月三线城市二手房同比跌幅达到了5.1%,这甚至是在跌幅已经持续一年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一线城市下跌主要起始于去年下半年,但今年2月的同比跌幅也达到了6.3%。

(2)4个一线城市基本跌回2016-2018年水平

4大一线城市的房价高点基本都在2021年到2023年之间。中原房价指数是将2004年5月的北上广深房价设为基点100来定价的。从2004年5月至今的中原二手房价指数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中,房价高点分别出现在2023年5月(北京)、2021年7月(上海)、2023年6月(广州),以及2022年5月(深圳)。

从涨幅来看,四大城市中深圳(约13倍)>北京(约10倍)>广州(约10倍)>上海(约7倍)。北上广深自2004年来的最高涨幅在6倍到13倍之间:北京的房价指数高点达到了1063,由于2004年5月的房价指数是100,我们可以认为在这期间北京房价增长了约10.63倍;上海的房价指数高点是2021年7月达到的683,相当于约6.83倍的增长;广州房价指数高点在1027,相当于上涨10.27倍;深圳高点则在1315,相当于上涨13.15倍。

而从回调进度看,上海(2016年水平)>北京(2017年水平)>广州(2018年水平)>深圳(2019年水平)。参考中原房价指数3月的表现,我们发现上海基本回调到2016年末的房价水平,北京回调到2017年初的房价水平,广州和深圳则回调较慢,到了2018-2019的水平。

(3)以北京市为例看全国,学区和刚需目前抛压很大

想要粗略判断房价下跌的基准,就需要理解导致本轮地产危机的原因。我们可以将成因分为短期的技术性原因和长期的基本面原因。

(1)短期——目前房地产是买方市场,价格歧视加大了房产抛压

首先,目前房产市场的交易量并不低。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跌并不同步,非一线城市下跌始于2021年,而一线城市下跌始于2023年,但二者下跌的过程、成因相似,为方便研究,我们主要观察一线城市。从北京的情况看,目前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为平滑数据的季节性,我们取北京二手房销售指数的12月移动平均作为研究对象,该数据已经企稳回升,间接证明市场交易量恢复明显。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一样很难避免“追涨杀跌”,房价下跌趋势一出现,房产持有者便难以自遏地集中卖出住房试图止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目前的卖房需求并不低。

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是“买方市场”。从另一个侧面看,根据中国城市二手房指数网数据,今年年初无论是一线、二线、三线或是其他城市,二手房挂牌数量均出现激增。以四线城市为例,挂牌量指数一度从2月的111.76陡然升至210.03。挂牌数量反映的是二手房市场的供给,综合前文分析及实地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地房地产市场抛压普遍较大,属于买方市场,买方的定价能力较强,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价格歧视。

从调研情况看,中介机构倾向于压低价格促成交,加剧了房价跌幅。这是由于二手房中介机构的佣金收入主要取决于成交量而非成交价。如一套价值500万的房产1%的佣金是5万元,如果将房产价格压价到450万促使成交,中介便能够以仅仅5000元的收入损失,换来成交难度与周期的大幅降低。这一过程实际上技术性加剧了本轮房产价格的下跌。

(2)长期——当前国内人口与经济情况难以支撑高点房价水平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本轮房地产泡沫起始于2015年,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增速拐点与城镇化速度拐点也都位于2015年前后。这导致一些研究认为2015之后的中国房价其实严重偏离了基本面。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对中、美、日、韩四个代表性国家进行了一些比较:

一是从人口角度看,房价顶点往往对应着人口增长率的拐点。从另外三个国家的经验看,在跨过房价顶峰时,国内人口增速往往已经在当年前后出现下滑,比如房价顶峰时美国、日本、韩国的人口出生率分别是0.96%、0.33%、0.99%,而中国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下探到了-0.01%。中国的人口增速拐点出现在2015年,按照三国经验,房价拐点应在2015年前后,但中国事实上2015年后出现了上涨,所以有理由认为2015年之前的价格才是中国房价的合理支撑位。与此相互佐证的是65岁人口占比,购房的助力人群多是中青年人群,因此老龄化程度越大宏观购房需求理应越小,在这一方面中国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二是从人均购买力角度看,中国的“未富先老”可能会加剧这轮下跌。四国的情况是:美国房价顶峰对应人均GDP约为46,000美元;日本房价顶峰对应人均GDP约为25,000美元;韩国房价顶峰对应人均GDP约为6,600美元;中国房价顶峰对应人均GDP约为12,000美元。从这个角度看,各国在跨过房价顶峰时一般已经处于较为富裕阶段,完成了居民部门“住有所居”的目标(韩国人均GDP仅有的6,600美元在1990年并不算低)。因此对中国来说,目前居民部门的宏观购买力也并不强。

三是从加杠杆能力上看,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接近当年日本水平。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1968-1993年日本的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1998-2023年中国的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杠杆扩张情况十分相似[3],并且,目前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和1990年日本的情形十分接近,因此我们并不认为中国居民部门有继续加杠杆的能力。

3、如何缓解危机?——对本次危机的判断与政策展望

(1)判断:本轮房价下跌的基准区间可能在2015年上半年,甚至之前

综合前文分析,目前中国房地产呈现了5大特征:

第一,目前来看各类房产(刚需、刚改、豪宅)出现普跌,上涨项目极其稀少,其中豪宅成交量极少,数据无法反映具体下跌情况;

第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跌幅明显大于一、二线城市,说腰斩都并不为过,即使是一、二线也出现了基本二到三成的回调,个案下跌幅度可能更大;

第三,目前多数城市,尤其是一、二线新房价格还没有普遍调降,可能是因为开发商的调价响应机制比较慢,导致一、二手出现价格差,但我们判断,如果市场没有明显回暖,开发商也必须做出响应;

第四,从中观数据看,四大一线城市房价指数普遍回到了2016—2018水平,回调程度分别是:上海(2016年水平)>北京(2017年水平)>广州(2018年水平)>深圳(2019年水平);

第五,其实成交情况目前相对活跃,主要是由于抛压较大,房子成了半消费品,房产品质更被看重。以北京为例,抛压比较重的是学区房和一居,这可能是由学区逻辑的瓦解以及较大的刚需改善需求导致:二者合力成为一种变相做空的力量。

根据人口增长变化和上一轮政策逻辑,2015年上半年行情可能是一个基准区间。从目前情况看,经过国际比较,我们倾向于认为2015年理应是一个中国宏观房价有支撑的年份,一线城市回调的基准大约是2015年水平,非一线有可能回调至2015年之前。综合看来,2015年上半年行情可能是一个基准区间。

(2)建议:及时救一线城市,长期要重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第二,及时救一、二线城市。从目前情况看,除一线城市外,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放开了房地产限购,以对冲房价下行趋势。一些观点认为:如果全面放开一线城市限购,或许可能成功救起一线城市房价,但也会对周边城市产生极强的虹吸效应。而我们认为,此轮多数非一线城市房价已经经历了较为深度的调整,价格回归基本面,虹吸效应影响有限。但若一线城市不救,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第三,根源是重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参考资料:

总编对话|从中国走向世界——对话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木下步

聚焦主业提升品牌:恒安集团接班人的长期主义理想

希捷科技全球执行副总裁暨首席商务官郑万成: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生成数据最多的市场

THE END
1.房地产破裂经济社会会怎样综上所述,房地产破裂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开发商、购房者、金融系统以及整个社会经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你推荐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中国房地产究竟存不存在泡沫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75204194036865445.html
2.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楼市到现在还不崩盘了第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去年的经济实现了6.9%的增长,今年预计要增长6.5%—7%之间。我们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我们经济的基本面。有了这个基本面,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有了前提条件。 第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没有变。现在已经有了7.7亿人口住在城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6.1https://www.ihouze.com/html/News/House/6142.html
3.刘利刚: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正在崩溃从全球角度来看,虽然说上海房价已经非常高,但比较一下上海高端房地产和全球主要城市高端房地产的价格,可以看到,上海高端房地产每平方米的价格接近7000美元,印度孟买人均收入虽然只有上海的四分之一,但它的房地产价格在11600美元左右;我们再看一下中国香港特区和新加坡房地产价格,现在,上海房地产价格也不过是香港三分之https://zy.loupan.com/html/news/201411/1491210.html
4.中国经济数据搅动全球舆论章家敦预言“中国房地产崩溃”美联社称,去年中国经济增长7.7%,已经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高的水平,但它却跟2012年一样,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过去1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增长峰值达到14.2%,这主要是出口繁荣、工业生产和房地产等领域推动的。但现在这种模式推动增长的能力在下降,也给中国留下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和水源。中国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4_04_17_222682.shtml
5.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简史和未来走向它正式开启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元年,确立了往后3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模式——“政府卖地,开发商建房,消费者买单”。 在那个房地产开疆拓土的洪荒年代,这个模式能够让三方受益,于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这个飞轮的驱动下,滚滚向前。随着91年政府批准了24个省份的房改计划,市场的大门彻底打开,房地产犹如脱缰的野马,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51929218&efid=wEt5gh8CBf4TxoH7TFEaZw
6.瑞银中国房地产大调查:房价真的会崩盘吗?了解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价格趋势。要想知道中国房价是否真的会崩盘,首先要清楚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消费者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特征?瑞银的一份调查对围绕这一问题的各种细节进行了深度分析。 瑞银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单套总价在50-200万元之间的自用型房屋的需求强劲,反映消费者对升级到更好社区或更大房屋的意愿。调http://www.whzjxh.com/news/%E9%80%9A%E7%9F%A5%E5%85%AC%E5%91%8A/%E7%91%9E%E9%93%B6%E4%B8%AD%E5%9B%BD%E6%88%BF%E5%9C%B0%E4%BA%A7%E5%A4%A7%E8%B0%83%E6%9F%A5%E6%88%BF%E4%BB%B7%E7%9C%9F%E7%9A%84%E4%BC%9A%E5%B4%A9%E7%9B%98%E5%90%97/
7.世说中国楼市之二:经济转型助推房地产理性回归要闻新闻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刘云非)中国房地产将崩盘还是周期性回调?近一段时间海内外媒体和机构再度聚焦中国房地产业。不少海外观察家认为,在房价涨跌的争论声中,房地产业已向理性区间回归,而主推力正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升级。 “在过去10年扩张超过10倍以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面临强劲逆风。从东部富裕的https://www.gov.cn/xinwen/2014-05/22/content_2685373.htm
8.马光远:中国房地产不会崩盘,但我认为房价猛涨的历史基本结束了PP视频为您提供马光远:中国房地产不会崩盘,但我认为房价猛涨的历史基本结束了直播高清视频在线观看,马光远:中国房地产不会崩盘,但我认为房价猛涨的历史基本结束了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show/rIHsZVdzeLYZlic8.html
9.“史诗级”刺激政策,中国楼市还能起死回生?危局强扭,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房地产还会有意外之春吗? 很显然,在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乡二元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和习惯变化的今天,房地产行业不可能再承载经济发展主力引擎作用,这也是中央政府决心扭转的局面。 在中央政府强令干预之前,中国房地产已是一地鸡毛,许多公司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百强房企中,有超过七成出现https://www.wenxuan.news/fc/8246.html
10.房地产崩盘的后果(中国楼市何时崩盘)总之房地产崩盘会波及到我们每个人,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局面,甚至还会出现大量的资金外撤流向海外。这是国家为什么每次调控都会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又不是自由市场,高层会有无数种办法可以控制房地产市场,比如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的也接受的政策,那就是限售,5年限售不行就8年,8年不行就10https://www.kan3721.com/news/show-5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