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对殡葬工作批示指示精神的关键一年;是深化殡葬改革,落实殡葬新政新规,动员全行业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是中国殡葬协会换届,新老交替、凝心聚力、开拓发展的起始一年。今年中国殡葬协会将立足大局,把讲政治贯穿始终,遵循“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宗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桥梁与纽带、平台搭建与建设、促进学习与交流以及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殡葬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工作思路
中国殡葬协会2024年要在上一年的工作基础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殡葬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民政部的工作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为目标,全面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倡导群众移风易俗,提升服务水平。
——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思想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走深走实,把人民福祉作为奋斗的价值,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标尺,把人民期待作为服务的行动,凝聚殡葬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要以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需求作为初心使命。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总目标,满足人民群众“逝有所安”的需求,在高质量推动殡葬行业发展中履行服务宗旨,在不断追求和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唤起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渴望、对人生的认知,充分发挥新时代社会组织的重要职责,更好的服务中心大局。
——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动力。实施人才培养提升战略,有效推进殡葬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行业注入资源与活力,使群众对殡葬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促进行业不断发展进步。
二、工作目标
2024年,中国殡葬协会将以崭新面貌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在新的一年里,中国殡葬协会将坚持围绕推进殡葬改革、提高服务能力这个重点,立足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重点推进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政策导向。按照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和规范性文件,坚持标本兼治、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的推进殡葬改革,引导会员坚持公益属性,将殡葬公益作为推动行业改革的重要抓手,为国家算好土地账,为行业算好民生账,为群众算好惠民账。
二是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地生态安葬与人文殡葬、惠民殡葬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引导会员单位顺应生态文明大局,顺应政策导向,推出更多的节地生态服务项目,使满足安葬需求与保护资源环境协调推进,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是实施行业自律。要求会员加强自律意识,坚持将自查自纠作为自我约束的首要任务,做到讲信用、重信誉,同时积极鼓励会员单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信用管理,压实主体责任。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坚守设备用品质量底线,坚持绿色、环保、科技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注重虚实结合,推行网上祭祀,为群众提供便捷式、一站式服务,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五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殡葬文化覆盖“殡葬祭”全过程,解读生命意义、记录生命过程、崇尚生命尊严,传承优良家风和良好品德,共同培育文明时尚的殡葬新风。同时,通过科技礼仪、智慧墓园、数字纪念等新型数字科技,更好地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需求。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基本纲领,认真贯彻党中央领导对殡葬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两个覆盖”,围绕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把重点工作、重要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坚守殡葬工作的职责使命,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完成重点任务。
1.完成第八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按照中央社工部和民政部的要求,高质量的完成换届。新一届理事会将以优化工作制度,强化工作力量,加强监管责任为工作目标,在充分总结第七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谋划好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规范分支机构和会员管理以及行业自律工作,为新一届理事会开好头。
3.倡导理论创新。坚持系统思维,理论先行、规划先行,努力从政策导向、实践需求、人民期望中深入挖掘理论创新源泉,促进殡葬理论与殡葬实践紧密结合,推动行业发展。同时,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方式转变,以制度创新引领效率提升,以服务创新引领质量变革,以理论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4.增进工作交流。适时召开殡仪、公墓等专项领域的工作交流会。通过学习交流,引导会员单位聚焦行业发展和自身建设,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推动行业发展
6.深化行业调研。围绕行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以及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通过走访、座谈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行业调研,准确把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群众关切和行业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会员单位排忧解难。
7.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协会的专家学者人才库,完善人才教育和培养计划,加强与专业职业学院的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增强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权威性和专业性,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抓好抓实各专业培训,组织开展专项、专题培训会、研修班,注重理论与实操结合,提高殡仪、礼仪、墓园设计开发等多方面的服务水平,同时将哀伤抚慰纳入培训计划,延伸殡葬服务范畴。
8.推进标准化建设。发挥殡葬标准化秘书处的作用,根据行业发展状况,修订殡葬标准化体系,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重大自然灾害与事故中遗体处理》等20余项国标、行标的制定与报批,启动团标的研制工作,加大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力度,提高会员单位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
9.提升科技殡葬能力。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和殡葬领域发展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在殡葬科研基础研究、殡葬设备新技术应用、殡葬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殡葬科技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10.开展殡葬文化研究。加强殡葬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殡葬文化内涵,把优秀殡葬文化传承与殡葬服务有机结合,使殡葬服务场所成为启迪生命文化教育、培育推广新型文明丧葬礼仪和祭祀的平台,助推殡葬改革的高质量发展。
(四)发挥协会职能
12.促进行业自律。会员单位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政策导向,注重廉洁自律,做好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维护会员单位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规范行业服务行为。加强自律公约的执行,落实监督检查职责,严格落实违反公约的处理措施,营造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环境。
15.严格设备检测。鼓励设备企业的科技创新,做好殡葬设备检测的组织协调,完善监督机制,保障产品质量,做好行业设备用品检测合格名录的实时更新。
16.抓好国际间遗体转运服务。依法依规做好国际间遗体、骨灰、遗骸转运的组织协调与业务管理工作,加强对国际运尸网络中心各地办事机构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确保遗体转运工作安全优质、高效运转。
17.活跃会员生活。适时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殡葬职工的文化生活。建议会员单位落实经费,增添设施设备,开展健康有益、高尚文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做好劳动职业保护,增强职工的企业归属感,促进殡葬职工的心理健康。
18.发挥分支机构作用。改善殡仪服务方式,使行业殡仪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新提高;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不断深化和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公益属性得到有效落实;提高设备用品质量,推动科技殡葬创新发展;发挥智库作用,做好殡葬理论研究;重视成果转化,提高行业的创新驱动力;鼓励和倡导会员单位投身公益和慈善活动;促进两岸殡葬行业交流合作;推动智慧殡葬建设,科技赋能殡葬行业;加强殡葬文化遗产的挖掘探索、研究保护和传承;促进会员单位拓展国际业务,搭建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