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线《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请注意这三点“新变化”在线访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相较以往的法律规定有一些“新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本期嘉宾

沈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科员孟朔

北京市京师(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冯雨岑

北京市京师(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爽

新增两种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

原《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有五种,分别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而《民法典·继承编》新增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两种形式,对不同遗嘱形式要件的规定也发生了变化。

①打印遗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该条的增设主要源于时代的变化。《继承法》于1985年颁布,那时电脑、打印机等电子设备非常稀少,普通人很少考虑以打印形式设立遗嘱。如今,电脑已经十分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打印。所以,民法典新增了打印遗嘱。

如何制作一份有效的打印遗嘱?第一,两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从撰写到打印出来并签字的过程;第二,立遗嘱人和见证人在打印遗嘱的每一页签名,并在遗嘱上注明年、月、日;第三,打印遗嘱建议由立遗嘱人自行保存原件,可以把复印件交由见证人保存。

②录像遗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民法典》在《继承法》规定的“录音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基础上,对形式要件进行了补充规定,增加了“录像”这一形式,录像遗嘱和录音遗嘱相比,多了立遗嘱的画面。这个画面可以包括立遗嘱的环境、立遗嘱人和见证人的肖像及面部神情等。

新增“见证人”规定:不是任何人都能做遗嘱见证人

为防止老年人订立遗嘱过程中的被迫无奈,《民法典》新增了“见证人”规定。订立遗嘱时,除了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遗嘱形式,按照法律规定是需要有见证人在场见证的。对见证人的资格,法律也有具体规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遗嘱见证人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根据本条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显然是不可以做见证人的;存在精神障碍、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不能做见证人。

需要强调的是,法律规定的继承人,切不可误解为单纯指遗嘱继承人,其他继承人也不可以做见证人。

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给老年人一个反悔的机会

张大爷跟邻居聊天时说,大儿子向来孝顺,于是他立下遗嘱,将名下房产留给大儿子。可立下遗嘱后,大儿子对张大爷的态度急转直下。张大爷感叹道:“真后悔把房子给了他。”

连线实录

问:刘某生前主要由五位侄子赡养,去世后,他与前妻的女儿王某以生女的名义将五位堂兄弟(即刘某的五位侄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刘某生前所留房屋由自己继承。请问王某的诉求能得到法院支持吗?

答:“侄子侄女可继承叔伯遗产”成为《民法典·继承编》中最具辨识度的新变化,但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仅在尽到主要赡养义务、代位继承等情况下才能成为有效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刘某所留涉案房屋50%的份额可归王某继承所有,50%的份额由刘某的五位侄子继承所有。

问:我与保姆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她是否可以因为这段“事实婚姻”成为我的财产继承人?

答:我国法律已经不承认所谓的“事实婚姻”,保姆不是你的有效继承人。如果你与保姆之间确有感情,你又想以继承财产的方式感谢保姆这些年对你的照顾,你与保姆双方之间可以签订一份遗赠扶养协议,由保姆负责你的生养死葬问题,那么在你百年之后,保姆就可以继承你的遗产了。

问:老人去世后,其名下的居住权房屋儿女能否继承?

答:《民法典》新增设了居住权,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七十一条: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

现实中,有些老人在世时就想将自己名下的房屋过户给子女,一方面可以让子女安心照顾其生老病死,另一方面又害怕子女在房屋过户之后对其不孝,让其居无定所。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可以与子女签订设立居住权的合同,约定老人将房屋过户给子女后,仍能在其有生之年享有对此房的居住权。

THE END
1.2024年遗产继承新规有哪些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遗产继承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被收养后他的生父母可以继承他的遗产吗 关于被领养之人是否有权继承亲生父母财产之问题:根据通常情况来看,国内法则规定被领养者无法直https://www.66law.cn/laws/2604524.aspx
2.遗产继承2025年新规定遗产继承依据《民法典》规定办理,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按法定继承,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不及时处理遗产继承,可能导致家庭纠纷或资产流失等不良后果。 2024-11-30 16:05:45 继承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190239 人·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遗产继承常见处理方式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92053.html
3.每日一更444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新规定变化一:扩大代位继承的范围。《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代位继承人的范围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扩大到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避免因出现没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形导致遗产收归国有,加大了对私产的保护。 变化二:增加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两种有效遗嘱。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均需要两个以上的见证人,且打印遗嘱需https://www.jianshu.com/p/ac43220616c7
4.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规定是什么,法律上该如何规定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规定是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继承开始后,当事人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当事人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当事人没有遗嘱又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分割财产。我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0c9CM6mb2vN.html
5.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律师普法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如下: 一、遗产范围: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合法财产。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都可以被继承,包括: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https://m.110ask.com/tuwen/11380771550926968405.html
6.2024年遗产继承新法规:全面解析与实务指南遗产继承作为家庭财产传承的重要法律环节,其规定不仅关乎个人意愿的尊重也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分配与家庭和谐。随着《民法典》的深入实施及相关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2024年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呈现出更加明确、细致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新规定和新要求,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产传承计划并妥善http://m.haoyunlawyer.com/hyxw/3331.html
7.一问到底丨如何合法有效立遗嘱,有哪些形式?遗产继承知识点来了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05/8211639.shtml
8.遗嘱公证细则全文解释2024年最新遗嘱公证细则全文[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第二十三条 被继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证遗嘱,民法典施行后又立有新遗嘱,其死亡后,因该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https://www.fljg.com/baike/63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