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遗嘱继承有何规定?遗嘱公证

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遗嘱继承有何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4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这里明确了设立遗嘱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条指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何种情况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继承遗产?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非当然丧失继承权。他们可以依法享有继承权,但因其无法自行管理和处分财产,他们的继承权将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为行使和管理。

存在以下特定情况,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不能直接继承遗产:

1.遗嘱继承:如果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排除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并且该遗嘱符合法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那么在遗嘱执行过程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将不能继承这部分遗产。

2.侵害被继承人权利导致丧失继承权:根据《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以上原因应丧失继承权,则不能继承遗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关于继承权丧失的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其继承权,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遗嘱排除或因违法行为丧失继承权时,不能继承遗产。同时,他们的继承权应由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为行使和保护。

智力障碍者能否作为法定继承人接受遗产?

法定继承人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以及其行为能力状况。智力障碍者是否能够作为法定继承人接受遗产,并非取决于其是否有智力障碍,而是看他们在法律上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智力障碍者如果经过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但这并不直接剥夺其作为法定继承人的资格。只要他们处于继承顺位之内,如是被继承人的子女或其他直系血亲等,仍依法享有继承权。

由于智力障碍者可能无法自行管理和处分所继承的遗产,这时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监护人代为管理或处分遗产,以保护智力障碍者的合法权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这意味着,无论子女是否为智力障碍者,只要在世且未被剥夺继承权,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34条和第35条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制度进行了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包括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进行民事活动等。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拥有超过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专业支持。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省心省力。选择大律师网,相信我们的实力!

THE END
1.2024年遗产继承新规有哪些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遗产继承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被收养后他的生父母可以继承他的遗产吗 关于被领养之人是否有权继承亲生父母财产之问题:根据通常情况来看,国内法则规定被领养者无法直https://www.66law.cn/laws/2604524.aspx
2.遗产继承2025年新规定遗产继承依据《民法典》规定办理,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按法定继承,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不及时处理遗产继承,可能导致家庭纠纷或资产流失等不良后果。 2024-11-30 16:05:45 继承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190239 人·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遗产继承常见处理方式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92053.html
3.每日一更444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新规定变化一:扩大代位继承的范围。《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代位继承人的范围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扩大到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避免因出现没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形导致遗产收归国有,加大了对私产的保护。 变化二:增加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两种有效遗嘱。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均需要两个以上的见证人,且打印遗嘱需https://www.jianshu.com/p/ac43220616c7
4.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规定是什么,法律上该如何规定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规定是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继承开始后,当事人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当事人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当事人没有遗嘱又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分割财产。我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0c9CM6mb2vN.html
5.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律师普法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如下: 一、遗产范围: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合法财产。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都可以被继承,包括: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https://m.110ask.com/tuwen/11380771550926968405.html
6.2024年遗产继承新法规:全面解析与实务指南遗产继承作为家庭财产传承的重要法律环节,其规定不仅关乎个人意愿的尊重也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分配与家庭和谐。随着《民法典》的深入实施及相关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2024年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呈现出更加明确、细致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新规定和新要求,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产传承计划并妥善http://m.haoyunlawyer.com/hyxw/3331.html
7.一问到底丨如何合法有效立遗嘱,有哪些形式?遗产继承知识点来了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05/8211639.shtml
8.遗嘱公证细则全文解释2024年最新遗嘱公证细则全文[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第二十三条 被继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证遗嘱,民法典施行后又立有新遗嘱,其死亡后,因该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https://www.fljg.com/baike/63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