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新史学译丛)
ISBN:9787100209717
特奥菲洛·鲁伊斯
本杰明行纪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ISBN:9787100209137
本杰明
富庶的窘境
ISBN:9787100210096
西蒙·沙玛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增订版)
ISBN:9787100214995
上野千鹤子
跨文化学导论
ISBN:9787100212854
金丝燕
乡土中国
ISBN:9787100215572
费孝通
ISBN:9787100212830
唐力行主编
《商君书》译注
ISBN:9787100210263
张亲霞译注
法律·政治
法律的性质与渊源
(法哲学名著译丛)
ISBN:9787100212915
约翰·奇普曼·格雷
法律与道德的心理学理论
ISBN:9787100214476
列昂·彼得拉日茨基
自然法与政治法原理
(自然法名著译丛)
ISBN:9787100209267
让-雅克·布拉马克
家事法通义
(民法典研究丛书)
ISBN:9787100191487
郭明瑞
比较行政法学(修订版)
ISBN:9787100210270
关保英
杂文选
(孟德斯鸠文集·第五卷)
ISBN:9787100209250
孟德斯鸠
政府论(上下篇)(精装)
ISBN:9787100205214
洛克
沈家本新传
ISBN:9787100210058
沈小兰蔡小雪
经济学
社会科学中的自然实验设计
(经济学名著译丛)
ISBN:9787100211680
萨德·邓宁
货币、信用与商业
(马歇尔文集·第7卷)
ISBN:9787100214957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决策的本质——还原古巴导弹危机的真相(第二版)
(战争与战略名著译丛)
ISBN:9787100202381
格雷厄姆·艾利森
菲利普·泽利科
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精装)
ISBN:9787100214940
亚当·斯密著
坎南编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稿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ISBN:9787100213363
谷书堂
经济剩余概论
(晏智杰著作集)
ISBN:9787100211109
晏智杰
新书推介
ISBN:978-7-100-21054-6
内容简介:
今年汉译名著日历采取横版双环格式,摆放更稳固,外包装盒形状方正,哑光石灰色配以烫银工艺,并以书底变形数字呈现2023,整体造型更加雅致大气。
翻开扉页,我们以张元济先生“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手迹对联,配以汉译名著标志性的彩虹墙图片,作为2023年起航的开篇。
1月1日,我们以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卡贝为信仰献身的激情语句鼓舞新年;1月22日,我们以经由斗争考验的德行来寄望农历新春;3月8日,我们希望通过回望历史再次颂唱女性的解放和独立;6月1日,我们重新回到卢梭如歌的自然教育,反观今日困扰所有家庭的教育压力和焦虑。
除此之外,我们还以生卒纪年致敬这些呈现“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的伟大作者——卡贝、柯林武德、曼德维尔、梅因、莫尔、熊彼特、边沁、伯尔曼、志费尼、曼海姆、杰斐逊、涂尔干、凯尔森、马里旦、西耶斯、罗伯斯比尔、密尔、布克哈特、洛维特、普列汉诺夫、斯密、帕斯卡尔、卢梭、卡多佐、比尔德……
愿经典每日相伴!
逻辑原理
(上下册)
[英]F.H.布拉德雷著
庆泽彭译
ISBN:978-7-100-20865-9
《逻辑原理》是英国哲学家F.H.布拉德雷的著作,1883年初版,1922年出版增订版。在增订版中,作者对第一版的正文基本未作什么修改,但每章加了许多“增补附注”,有时多至六七十条。全书又附有“书末论文”十二篇,牵涉到逻辑、方法论和认识问题,可以看出布拉德雷的用意是想把他的《逻辑原理》和他后来的中心著作《现象与实在》联系起来,用后书来纠正或补充《逻辑原理》。
本书共分三部:第一部论判断,第二部论推理,第三部还是论推理。布拉德雷把逻辑作为一门学科,认为通过它我们可以对思维的特殊功能进行说明和解释,通过它我们可以超越直接经验;逻辑涵盖了今天属于知识论的主题。布拉德雷反对身心分离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思想不能脱离它的世俗背景。本书以论判断部分价值较大,影响较大。
作者简介:
F.H.布拉德雷(F.H.Bradley,1846—1924)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被时人誉为英国“最有独创性的著作家”。他19岁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研究员。1876年当选为默顿学院的校董,1924年6月获英王颁发的“功勋奖章”。其主要著作有下列五种:《伦理学研究》(1876)、《逻辑原理》(1883)、《现象与实在》(1893)、《真理与实在论文集》(1914)、《论文集》(1935,两卷)等。
译者简介:
庆泽彭,哲学翻译家。20世纪30年代即在本馆出版《批评的希腊哲学史》、《中古哲学与文明》。1959年出版《逻辑原理》。
宗教学
(修订本)
段德智著
本书是段德智教授几十年来在宗教学领域的研究总结。段德智教授的是中世纪哲学和宗教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在阿奎那、莱布尼茨的翻译和研究上成绩斐然。段德智教授在本书里,先概论宗教学的基本概念、问题和研究方法,再从历史、本质、功能三个维度,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宗教,最后讨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本书是对国内外宗教学研究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宗教学研究的高水平著作,既可作为宗教学的基础性读物,也可以作为研究资料。
段德智,武汉大学首批二级教授与武汉大学首批驻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唯理论与经验论、中世纪哲学、死亡哲学、生存哲学与宗教学原理研究,尤其致力于托马斯阿奎那和莱布尼茨哲学的翻译和研究。
[英]A.M.霍卡著
张亚辉译
A.M.霍卡,1883生于英国,曾在牛津大学主修语音学、古代历史和哲学,在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和现象学。他师从传播论学派里弗斯教授(W.H.RRivers),在斐济等南太平洋岛屿先后做了14年的田野工作。因其精细的经验研究,他被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委员,后来他成为埃及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39年于埃及去世。其代表作有《王权》《卡斯特》《国王与廷臣》等。
张亚辉,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代表作有《宫廷与寺院:六世班禅朝觐事件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历史、神话与民族志》《历史与神圣性》《水德配天:一个晋中水利社会的历史与道德》,译著有《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
黄金时代荷兰文化解析
[英]西蒙·沙玛著
晓庄译
ISBN:978-7-100-21009-6
西蒙·沙玛在这部开创性的杰作中探索了荷兰文化的神秘矛盾,这个国家从无到有发明了自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裕程度,并生活在被幸福腐蚀的恐惧之中。借助大量历史文物、文献和精美的艺术作品,沙玛对17世纪这个匮乏之海的繁荣小岛做了全景式的文化解析,从血腥的起义到搁浅鲸鱼引发的不祥之兆,从对住宅的精良装修到对洁净的狂热崇拜,从对口腹之欲的贪婪到道德上的节制和反省,从勤俭持家的主妇到对郁金香的疯狂投机,从自我如何庆祝到如何被敌人诽谤,从对祖国对家庭的眷恋到对儿童的过度宠爱。在作者笔下,荷兰文化主要不是文学艺术成就,也不是一种固定的体制法则,而是在一种共同的历史经验中形成的共有的习惯和集体的记忆。
西蒙·沙玛(SimonSchama),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和艺术史的大学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专长于艺术史、荷兰史、犹太人史和法国史。同时,他还是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撰稿人和解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曾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1995年被遴选为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荣誉成员,2015年成为英国学术院通信会员,2017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2018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代表作有《爱国者和解放者》《富庶的窘境》《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风景与记忆》《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犹太人的历史》等。
晓庄,自由译者,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曾在中央党校任教,后长期在澳门工作。代表译著有《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合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合译)。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
(增订版)
[日]上野千鹤子著
吴咏梅译
ISBN:978-7-100-21499-5
在家庭形态日益多样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高呼“家庭”走向了解体。
究竟,何以为家?是不论远近无从选择的血缘,还是一屋几人三餐四季的共同生活?与其说“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应该说更多存在于每个人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FamilyIdentify)中,也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认同和个人选择。对在血缘、种族、婚姻等界限之外的亲密关系的形容,常常说“像家人一样”,也就是个人的心理认同。
从家庭到“像家庭一样”,家庭的临界点在哪里呢?
此外,作为从充满社会竞争压力的公共领域“逃脱”出来的私人领域,在性别视角下,家庭,仍充斥着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压迫结构。
◎依赖性成员(老幼)的存在是不是使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
◎看护老幼,为什么成了主妇们的“天职”?
◎家务为什么成了女性的“强制劳动”?
◎在家务这种无偿劳动未曾减轻的前提下,女性进入职场,真的是获得了平等和解放吗?
当一个个疑问提出时,作为“爱的共同体”的家庭的盖子,也就被揭开了。
上野千鹤子(1948—),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日本女性学/性别研究的代表人物,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是她的代表作品,知名作品还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一个人最后的旅程》等。
历史的恐怖
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美]特奥菲洛·鲁伊斯著
付有强译
ISBN:978-7-100-20971-7
周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随时可能袭击我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可以在一瞬间改变人生。当任何一种灾难夺走我们所珍视之物,并摧毁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感时,我们会产生深切的焦虑和生存恐惧。
这是一本关于个体和集体如何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的著作。历史学家鲁伊斯从心理史学入手,探讨“中世纪没落时期”的人们如何回应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面对掌控的局限性所产生的深切的缺陷感和生存恐惧,有人转向宗教谋求解释,有人拥抱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有人沉迷转瞬即逝的快乐……他们为伤害和恐惧寻找慰藉。
本书择取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事件,将其与文学典故、个人反思相结合,探求西方社会的男人和女人如何赋予人类痛苦和苦难经历以深刻的意义。
特奥菲洛·鲁伊斯(TeofiloF.Ruiz),美国当代历史学家,专长中世纪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的世纪危机,1300—1474》《国王的旅行:中世纪后期和近代初期西班牙的节日、庆典和权力》等。2007年,他获得了古根海姆奖。
付有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孟德斯鸠文集
(全五卷)
[法]孟德斯鸠著
许明龙译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许明龙,1936年出生于浙江定海,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孟德斯鸠研究领域专家,商务印书馆资深译者。译有《论法的精神》《罗马盛衰原因论》《波斯人信札》《圣路易》《蒙塔尤》《莱茵河》《罗芒狂欢节》等多部经典译著;著有《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孟德斯鸠与中国》《欧洲18世纪“中国热”》等多部著作。
书目(全5卷本)
第1卷《论法的精神》上册
第2卷《论法的精神》下册
第3卷《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
第4卷《论中国》《随想录》(选编)
第5卷《杂文选》
沈小兰蔡小雪著
ISBN:978-7-100-21005-8
沈家本(1840—1913),清末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清末钦定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尚书、宪政编查馆副总裁。沈家本著述丰富,有传世经典《历代刑法考》。沈家本犹如一座桥梁,联结着中国古代与近代甚至现代,同时,联结着世界东方与西方,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
本书是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的传记,通过描述他的一生,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法政宿将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客观地揭示了清末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全书史料丰富,细节动人,可读性强。沈家本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掘墓人和中国近代法制的缔造者,在其所处历史场景中有社会的、政治的、国家的和法律的方方面面问题,面对真实困境和尖锐矛盾,他都能担当大任,敢于化解风险,革故鼎新,矗立时代潮头。
沈小兰,1952年6月生,编审。祖籍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1968年毕业于合肥一中初中部,同年下放至安徽省长丰县邵集公社双郢生产队。1969年秋因父母相继去世,随长兄转至陕西省甘泉县王坪公社大庄河生产队。之后,担任民小教员。1974年调入甘泉县县委宣传部通讯组。1976年,进入延安大学政教系学习。1978年底回到合肥,先后供职安徽文艺出版社与安徽科技出版社。著有《所思所闻》《钱钟书与读书》《书香岁月——杨绛》。
蔡小雪,1954年2月生,一级高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第三合议庭原审判长、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1969年秋因父母相继去世,随长兄转至陕西省甘泉县王坪公社大庄河生产队插队。1972年底招工到宝鸡铁路分局拓石工务段当养路工。1979年考入安徽大学法律系,1983年大学毕业获法学法士学位。1983—1987年在铁路运输高级法院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1987—2014年在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任行政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第三合议庭审判长。
郭明瑞著
ISBN:978-7-100-19148-7
家事法为亲属法(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统称。《家事法通义》包括绪论和本论两部分。绪论阐述家事法的概念和特点、家事法的功能、家事法与民法其他部分的关系、我国家事法的发展。本论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婚姻家庭法,下卷为继承法),分别以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立法体例为线索,按照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章节,根据亲属法(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以及立法资料、研究成果、司法实务,以法解释学的方法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条文逐条阐释,以适应学习、宣传、研究、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需求。
郭明瑞,1947年9月出生于山东招远的一个小乡村。1982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199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晋升教授。曾任烟台大学校长。2011年9月至2017年9月曾被山东大学特聘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长期致力于民商法研究,现为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荣聘教授。
谷书堂著
ISBN:978-7-100-21336-3
谷书堂(1925—2016),山东省威海市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全国高校政治经济学学科领军人物之一。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商品经济、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有诸多建树。
晏智杰著
本书在多元要素市场供求均衡价值论的基础上,从经济剩余论的角度,试图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和论证。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经济剩余:定义与源泉”“经济剩余:计量与表达”“经济剩余与生产和分配方式的改革”“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剩余观”“16—18世纪:贷款取息的理论与实践”“晚期重商主义的经济剩余观”“古典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观”“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论”“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观”。
晏智杰,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