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收入是指自然人在工作单位从事生产劳动所取得的工资、薪金等收入以及公民因从事个体劳动或其他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合法收入。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8.公民生前购买其所在单位的房屋居住权可作为遗产被继承。
二、不能作为遗产的范围
1.与合同当事人的人身密切相联系的债权不能作为遗产
托人个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所以委托人应当承受受托人所为的法律行为后果,而受托
人也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若双方中的一方或双方死亡,则委托合同自动终止,各自的权利义务就归于消灭,而不能将其作为遗产来继承。
2.与特定人身相联系的债务是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的
人继承的。
(2)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人以自己的工作亲自完成承揽标的的义务也不可作为遗
产由继承人继承。
3.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
人身保险金能否列入被保险人的遗产,取决于被保险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指定了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付给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作为遗产处理。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不同。财产保险不存在指定受益人的问题。因而,财产保险金属于被保险人的遗产。
4.死亡补助金是否是遗产
包括对父母的赡养、对配偶的扶养和对子女的抚养等。死亡补助金产生于死者死亡之
后,因此它不可能成为死者生前遗留的财产,所以不属于遗产。死亡补助金应当归近
亲属共有,当事人对该金的分割要求属于对共有财产的析产,而非对遗产的继承。
5.遗体是否属于遗产
死者的遗体是否属于遗产,在我国的法律中没有对此进行规定。但在司法实践
中,一般都认为遗体不属于遗产的范围。遗体虽然也属于物的范畴,但人对遗体的处
分上与其的物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遗体的处理事关社会风化,因而是一种社会权
利。无论死者生前的意思表示或是继承人对遗体的处分,都不能违背社会风俗和法律
规定。遗体的处分已大大超出了“私”的范围,已进入了“公”的规范范围。
6.承包经营的财产是否属产
在实践中,被继承人生前承包经营的财产,如土地、林地、企业等,不属于遗产,不能继承。但承包经营的收益,属于遗产。
8.国有资源使用权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如采矿权、狩猎权、渔业权、水资源使用权、海洋、空间等使用权,这是因为这些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人的使用权都是经过特定程序授予特定人享有的,这些权利不能作为遗产,如果继承人要行使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必须另行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重新获得使用权。
9.困难补助能否作为遗产
10.非法所得不能成为遗产予以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的财产系通过不法行为所得,该财产因其非法性质,因此,不能作为遗产分割。
三、确定遗产范围时,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继承法》第26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在继承开始后,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分。
2.遗产与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分。
3.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和整个家庭所欠的共同债务的区分。例如,被继承人生前所负的债务虽然是以其个人名义所借,但用于家庭消费的,应认定为家庭共同债务。
四、被继承的遗产中的不知道账号密码的银行存款如何继承处理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李静律师,河北亚华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河北省律师协会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为多家公司企业法律顾问,擅长领域为: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婚姻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以及刑事辩护。利用良好的专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永扎实的法律工地不断得到当事人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