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五条法条释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五条继承法实施前订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遗嘱,如内容合法,又有充分证据证明确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沈某、倪某继承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9)浙民再501号

抗诉机关: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申诉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沈某,住浙江省海盐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沈某1,浙江罡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诉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倪某1,住浙江省海盐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某,住浙江省海盐县,系倪某1丈夫。

委托诉讼代理人:庞某,浙江海威特律师事务所律师。

申诉人沈某因与被申诉人倪某1继承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浙04民终605号民事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诉。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于2019年9月18日作出浙检民监[2019]33000000191号民事抗诉书,向本院提出抗诉。本院于2019年10月29日作出(2019)浙民抗59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本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官陈艳、检察官助理胡春霞出庭。申诉人沈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沈某1·、被申诉人倪某1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刘某、庞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沈某申诉称,申诉理由与抗诉意见一致,请求撤销一、二审判决,支持其全部诉讼请求。

沈某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倪某2所有的位于海盐县房屋中的财产份额归其所有(继承);2.倪某1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一审法院认为,公民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处分个人财产。如遗嘱人因自身原因不能书写遗嘱的,可以由他人代为书写遗嘱。法律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就本案而言,俞某(系书面遗嘱代书人)、吴某(系书面遗嘱见证人)与陈某(系沈某的舅舅)及倪某2(系沈某父亲)生前系同一单位的同事,且遗嘱代书人、遗嘱见证人对遗嘱形成的陈述,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同时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未能作为遗嘱代书人或遗嘱见证人应有的中立性。因此,遗嘱代书人、遗嘱见证人与继承人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综上所述,该遗嘱应认定为无效。故沈某要求判令倪某2所有的位于海盐县房屋中的财产份额归其所有(继承)的诉讼请求,无法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沈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920元,由沈某负担。

沈某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其全部诉讼请求。

二审中,双方当事人未提供新的证据。

原审查明的事实,因双方当事人在再审庭审中均表示无异议,故本院再审予以确认。

本院再审认为,根据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与双方当事人的申辩意见,本案再审的争议焦点是沈某主张案涉位于海盐县房产中属倪某2所有的份额全部应归其继承的诉请能否成立,其中关键是案涉遗嘱的效力,即讼争房屋倪某继承倪某2的遗产部分应当按照法定继承还是按照遗嘱继承处理?

(一)关于案涉遗嘱的效力

首先,二审认定案涉遗嘱不能作为讼争房产的继承依据显然不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本案中,案涉遗嘱中明确载明:我死后,我名下归我所有的财产全部归我唯一的亲孙女一―倪某继承。显然上述遗嘱所指“我所有的财产”,既包括倪某在倪家塔4号的财产,也包括其因继承其子倪某2的遗产而所得财产。因此,抗诉认为二审法院在未对案涉遗嘱的效力作出认定的情况下,直接将本案继承纠纷按法定继承处理属适用法律错误,理由成立。

(二)关于沈某主张倪某2所有的讼争房产份额全部应归其继承的诉请能否成立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房产登记在倪某2、沈某名下,因登记中无两人各自所占的具体份额,故应推定两人各占50%的份额。倪某2死亡后,其所有的50%份额为遗产,由当时健在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女儿沈某和母亲倪某继承。考虑倪某2生前长住精神病医院,沈某未与其共同生活,同时沈某亦未举证证明其较倪某对倪某2尽了更多的扶养(赡养)义务,故两人应均等继承倪某2的房产份额,即各25%。而倪某的继承份额应由其女儿倪某1和儿子倪某2的女儿沈某代位继承,为各12.5%。沈某合计可继承倪某2所占讼争房屋50%份额中的37.5%。本院认为,二审在未认定案涉遗嘱效力的情况下即按照法定继承判决确定双方当事人各自的继承份额,适用法律虽有不当,但基于上述案涉遗嘱应认定无效的分析,二审按照法定继承判决的实体处理并无不当。

综上所述,抗诉机关与沈某认为二审法院在未对案涉遗嘱的效力作出认定的情况下直接将本案继承纠纷按法定继承处理属适用法律错误的意见虽然成立,但认为案涉遗嘱有效的意见于法不符。二审判决对案涉遗嘱效力未予认定虽有不当,但按照法定继承确定双方当事人各自应继承份额的实体处理并无不当,可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浙04民终605号民事判决。

THE END
1.遗产继承的份额怎么分遗产继承的份额的分配方式:1.如果被继承人订立了遗嘱的,按照遗嘱分配份额。2.如果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54895.html
2.继承析产房屋法院能执行吗继承析产房屋法院能执行吗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https://www.64365.com/special/24846093/
3.遗产转化物的强制执行问题研究审理中,法院于2012年判决如下:申请执行人练甲继承被继承人张某夫妇遗留房产份额的五分之四,被执行人练乙继承上述房产份额的五分之一。 二、执行问题 2013年3月5日,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对拆迁安置房份额的五分之四执行归其所有。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主张如按原遗产住房执行相应裁判份额无意见,但拆迁安置http://fmx.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32535.shtml
4.法院判房产各占份额怎么解决法院处理房产份额纠纷时,会考虑多种因素来做出判决。常见的方式包括一方获得房产并支付对方补偿,或者双方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88123.html
5.法院确认遗产继承份额后,能否申请强制执行?判决生效后,曲某1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父母名下房产按11.6%份额继承,执行法院认为,判决书是确认之诉,没有给付内容,裁定驳回执行申请。曲某1向法院申请执行复议,复议法院认为,复议申请人曲某1申请执行所依据的生效判决为确认复议申请人和各被执行人对被继承人曲X财产的继承份额,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系确认之诉,不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796412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遗产房产继承过户问题继承的办理 1.为什么需要先办理继承? 这与我国现行的《继承法》相关规定有关系。 房主去世之后,遗留下来的房产份额要由继承人继承。但是,继承人是谁、有多少个、各自继承多少,这些问题都不是由房产过户管理部门(现在叫“不动产登记中心”)所能确定和解决的。但是,以上问题不确定,不动产登记中心是不敢、也不能办理http://www.jzlawzx.com/zmt/24900.html
7.女子因病猝死引发遗产“争夺战”!夫妻一方去世,遗产如何分配第三步:列明各继承人份额,明确遗嘱的执行方法。第四步:指明继承人的附加义务,设定继承人继承的前提条件。如生父在遗嘱中将遗产留给女儿,同时要求女儿为继母养老送终等。第五步:再指定继承人,防止指定继承不能实现。如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声明他的遗产由小儿子继承,若小儿子先于他死亡或放弃继承时,就由其兄继承,http://m.taihainet.com/news/xmnews/shms/2021-07-14/t_2530355.html
8.房产遗产继承收费标准及法律依据涉及遗产继承公证律师费遗产一、遗产继承公证怎么收费,遗产继承公证收费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公证服务定价权限下放到省级管理。以上海地区为例。 1、证明涉及房产的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收费标准为按受益份额的面积计算,每平方米80元,证明单方赠与或受赠的,减半收取。 https://www.471.cn/zhishi/5089688.html
9.上海老太去世留下一套房,妹妹保姆后辈都说房子是自己的但妹妹张娟的遗赠,因为不符合法律要求,内容是无效的,所以张娟去世后,她名下1/2的房产份额应该按照法定继承,分别由张老太太和张一、张二继承,各分得1/6。 3.保姆声称的口头遗嘱是否有效?保姆照顾老人多年,是否有权继承老人的遗产? 口头遗嘱是无效的。张老太太的口头遗嘱并没有见两名以上的见证人,也不是在危急时https://www.will.org.cn/details/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