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草案出炉,这7大变化将直接影响你的生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7日讯(人民日报记者张璁)今天上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千呼万唤民法总则草案终于出炉。人民日报记者为您现场带来最新鲜的亮点资讯。

1、明确胎儿有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

草案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在法律上,民事权利能力是一个人能否享受民事权利的前提,如果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则无法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

民法总则草案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原则上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为保护胎儿的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有必要在需要对胎儿利益进行保护时,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权利。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十周岁下调至六周岁

草案第十八条: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草案第十九条:不满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考虑到一个人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法律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做出规定,这意味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一般在与自己的智识水平相当的范围内)享有权利。在之前的民法通则中,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草案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适当降低年龄有利于其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更好地尊重这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

3、法律明确“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须得到监护”

草案第二十条:不能辨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草案此次扩大了被监护人的范围,将智力障碍者以及因疾病等原因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辨识认识能力的成年人也纳入被监护人范围,这意味着有利于保护这些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也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维护老年人权益。

4、法人将只有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法人两类

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是为了各类组织方便在法律上享有权利而设计的制度。过去对法人的分类有多种不同认识,学术界对此争论较多。

此次草案认为,经过反复比较,应按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法人两类。草案认为,这样的划分既继承了民法通则按照企业和非企业进行分类的基本思路,比较符合我国的立法习惯,同时这样的分类也合于我国的国情。

其中,关于非营利性是指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性目的成立的法人,非营利性法人不得向其成员或者设立人分配利润。

5、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将正式成为权利

草案第一百零四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具体权利或者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草案第一百零八条第二款第八项:(知识产权包括)数据信息;

近年来,关于虚拟财产的纠纷层出不穷,同时大数据的运用已经高度嵌入人们的生活,但关于它们的法律性质目前还十分模糊。为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草案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做出规定。

6、破坏环境者,新的民事责任可为“修复生态环境”

草案第一百六十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五)恢复原状、修复生态环境;

针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草案特别增加了“修复生态环境”这种新的责任承担方式,而不像过去只靠赔偿了事。

7、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诉讼时效是为了避免权利人“躺在权利上睡觉”、督促其行使权利而设计的制度,一旦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期间届满后,权利则不受法律保护。

THE END
1.遗产继承诉讼时效规定针对遗产继承纠纷,可以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三种方式解决。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处理效率、成本以及证据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111754.html
2.遗产纠纷诉讼时效期几年最新修订 | 2024-09-22 浏览10w+ 张薇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服务:401人主办律师 专家导读 从年开始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中对遗产继承纠纷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该法实施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会正式废除,在此之前发生的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两年。 https://mip.64365.com/zs/1199604.aspx
3.继承时效的最新规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遗产继承 1.79万人问过 综合律师团队已解答 获取解答 > 遗产继承时效有规定 遗产继承 1.66万人问过 平台特邀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 继承的法定时效 遗产继承 1.45万人问过 找法网咨询顾问已解答 获取解答 > 还有疑问?直接咨询律师 > 继承时效的最新规定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722665.html
4.2020年最新遗产继承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常识2020年最新遗产继承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继承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遗嘱继承在本质上是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为了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利用财产https://wap.lawpa.cn/changshi/521443.html
5.遗产继承诉讼“黄金期”:最新时效规定详解遗产继承,作为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法律问题,其诉讼时效的规定对于维护继承人权益、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遗产继承诉讼时效的规定也在与时俱进。本文将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对遗产继承诉讼时效的最新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遗产继承诉讼时效的基本概念 http://m.haoyunlawyer.com/hyxw/4367.html
6.继承法关于财产继承的最新规定继承父母遗产有时效吗■ 因此,本案应认定为遗产继承纠纷,而非共有财产确认及分割纠纷。应适用《中继承法》关于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本案中,被继承人于1998年10https://www.fljg.com/baike/637717.html
7.2018年遗产继承中关于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律师博文2018年遗产继承中关于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 导读:立遗嘱是公民的一种自有权利,表现为公民对个人财产的自由处分,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发生了遗产纠纷,为了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利用财产,不让财产承受人躺在权利上睡觉,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916419772822
8.遗产纠纷的诉讼(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当涉及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时,通常需要考虑遗产继承权利的保护以及可能涉及的财产分配等相关问题。在大 当涉及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时,通常需要考虑遗产继承权利的保护以及可能涉及的财产分配等相关问题。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域,诉讼时效规定是保护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确保诉讼程序在合理时间内得到解决。以下是关于遗产纠http://www.batonglaw.com/news/5415.html
9.其继承人有权主张合同债权并在所继承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买卖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时,合同债权作为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后,可向对方当事入主张;合同债务也由其继承人继承,但继承入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以所继承的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当然,具有人身性质的债务,亦即专属于被继承人的债务,如给付抚养费的债务,则因其死亡而消灭,不移转于继承人。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