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的确定和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部门动态

法定继承,是指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由法定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

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和继承人应该继承的遗产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等内容都由法律直接规定,因而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的特点。

温馨提示:①法定继承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产生,如亲属关系。②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遗嘱继承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人的确定

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哪些人可以为法定继承人。在我国,依据《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以及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2.法定继承人的概念界定

(1)法定继承人中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3)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祖父母、外祖父母,包括生祖父母、生外祖父母、养祖父母和养外祖父母。

3.法定继承顺序

法定继承顺序,又称为法定继承人的顺位,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参加继承的先后次序。我国《民法典》将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温馨提示:继承开始后,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适用法定继承的注意事项

在第一顺序中:

(1)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互为继承人,与生父母不再互为继承人;但被收养人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可以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2)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3)只要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不论他们是否再婚,都应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第二顺序中:

(1)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因继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关系而发生。没有扶养关系的,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2)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系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二、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

1.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是指在法定继承人之间分配被继承人的遗产。

2.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在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的应继承份额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在没有法定特别情形下,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按照人数平均分配遗产。

温馨提示: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愿意尽扶养义务,但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继承份额。

(2)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均等。在下列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①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②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③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④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虽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但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⑥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3.非继承人对遗产的取得

(1)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分给他们遗产时,按具体情况可多于或少于继承人。

(2)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本人有权以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THE END
1.民法典继承法解读权利义务与财产分配新规则民法典继承法解读:权利义务与财产分配新规则 继承人资格的扩展与限制 在民法典中,对于继承人的资格有了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首先,原来的亲属关系继承人范围得到了拓宽,同时也对非亲属关系的人进行了界定。此外,为了防止遗产被滥用或遗忘,不再允许无名氏等情况下的继承。 https://www.gntpr.com/xue-shu-huo-dong/79015.html
2.民法典继承法亲属遗产继承的新规则与实践探究例如,一名老先生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他在北京有房产,而他的儿子已经移民到美国生活,这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他儿子仍然有权要求分得该房产的一定比例。 此外,《民法典》还对旁系血亲关系,如姑表兄弟姐妹等人的继承权进行了明确界定。在没有直接直系血亲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人是最接近的旁系血親,他们将成为继承人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4678.html
3.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4.房产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生效吗继承法已经失效,根据我国最新《民法典》的规定,口头遗嘱符合生效条件的生效。法律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256452.html
5.《婚姻法》《继承法》被废除后,《民法典》将给婚姻家庭带来重大两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通过了《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对于婚姻家庭问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婚姻法以及继承法的修改,将影响到每个人,例如:离婚冷静期的规定(该条规定可能涉及婚姻自由的相关问题):又例如: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之后只要分居满一年,再次起诉的就可以离婚等等内容,让我们先睹为快吧http://www.mzyzk.com/bjmzyzk/vip_doc/17384469.html
6.法学: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找答案(强化练习)考试题库当时甲已经怀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人民币10万元,但胎儿出生后仅两个小时就死亡了。这10万元应当()。 A.由甲、乙、丙各继承三分之一 B.甲继承一半,乙和丙继承一半 C.由甲全部继承 D.由乙、丙继承 点击查看答案 68、单项选择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结婚离婚自由原则,但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也http://www.91exam.org/exam/87-4091/4091550.html
7.在宋朝,“绝户继承法”是一项怎样的政策?看看头条在宋朝,“绝户继承法”是一项怎样的政策? "立继者与子承父法同,当尽举其产以与之。"这是宋代法律关于遗产继承权的一段讲述,里面很清晰的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概念,宋朝的财产继承权,已经由原先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演变成了血缘亲儿子与继承子的共同权。https://kan.china.com/mobile/article/1242711.html
8.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商事审判若干实务问题解答(二)王成律师第一,此类担保纠纷案件中的保证行为必须是发生在《担保法》生效以前.《担保法》生效以后发生的保证行为所形成的保证纠纷案件,应当适用《担保法》的规定. 第二,保证期限未约定或约定不明; 第三,主债务在2002年8月1日前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如果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则意味着依据〔1994〕8号文的有关规定,债权人已经丧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02.html
9.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指南(第3版)依次介绍了JavaScript的发展历史、基础知识(变量、数据类型、数组、循环以及条件表达式等)、函数、对象、迭代器和生成器、原型、继承的实现、类与模块、Promise与Proxy、浏览器环境、编程模式与设计模式、测试与调试和响应式编程等。附录部分包括学习JavaScript编程常用的参考资源。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UB7803de18a0241
10.2024年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冲突如何处理?头条新闻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已被民法典吸收):虽然已经被民法典取代,但在民法典生效前的案件中,仍可作为参考。该法规定了遗嘱继承的基本规则,如遗嘱的设立、变更和撤销,以及遗嘱的效力认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该司法解释对民法典中的继承编进行了https://www.maxlaw.cn/n/20240330/110344875412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