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正式成立的龙文区,位于漳州市东部,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下辖4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拥有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9个,常驻人口18万人。2012年4月11日,龙文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一村一义务法律顾问”制度,首批14名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14个行政村居义务法律顾问,从此拉开了龙文区实施“一村一义务法律顾问”的序幕。
原标题:漳州市司法局局长林斌专访:树“一村一法律顾问”品牌
【导视】
市民生活中纠纷、矛盾屡见不鲜!法治惠民工程工作会如何开展?
建立起一村一义务法律制度。
在有限的司法环境下,如何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由政府牵头,平衡调配,完全挂钩每一个村居。
《漳州市的一村一法律顾问》—与法同行全面推进法治福建建设大型系列访谈正在播出
林斌接受专访。邹家骅摄
【简介】
林斌,福建芗城人,1957年10月27日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现任漳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人:林斌局长您好,我们了解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5个体系之一就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如何理解这样的一个概念
林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5个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司法行政机关的具体工作职能包括:为全民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公益性法律顾问、法律咨询、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活动等。
主持人:这里提到的“公益性法律顾问”让人很感兴趣,不知道漳州市司法局是怎么做呢?
林斌:其实早在2012年我们根据省司法厅部署开展“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漳州本地实际,着手在我们漳州的一个区级单位,也就是龙文区试点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这项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
【VCR1】
主持人:也许对于数字大伙并不是那么好能理解,那么能不能请林局长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通过例子来让观众朋友了解到“一村一法律顾问”的真正作用。
林斌:去年,龙文区步文镇土白村农贸市场重新招标,该村义务法律顾问曾献猛律师积极参与,从标书制作、招标程序设计、承包款的确认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使该村农贸市场招标顺利进行,承包款也由原来20多万元增至近50万元。
主持人:那么法律顾问在村居主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林斌:一是参与管理,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法律顾问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到村(社区)内部公共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管理实现民主决策、村务公开、群众监督。
二是贴近服务,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搭建新的平台。法律顾问通过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满足群众基本的法律服务需求,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公益。
三是化解矛盾,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辟新的途径。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利益诉求,依法、理性解决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实现小事不激化不出村、矛盾自己解决不上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持人:看起来,这个法律顾问所做的事情还真的不少,可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了,在漳州市龙文区“一村一法律顾问”这项措施试行时,真的有那么多司法行政的法律服务机构资源吗毕竟有限,而全市村(社区)众多,在措施试行阶段,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林斌:作为试点的龙文区由于村(社区)较少,我们抽派市直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律师资源问题我们自己能够解决。但要在全市推开“一村一法律顾问”,仅仅靠司法行政系统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不够的。为此,我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由市委政法委牵头领导。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在市委政法委牵头和领导下,统筹协调,发动公、检、法等政法部门有效参与。2013年漳州市委政法委将“一村一法律顾问”列为“法治惠民工程”,从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发动多部门积极配合,使得工作运作起来顺畅有序。
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全市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确保法律顾问挂钩落实到位。比如市区芗城、龙文,因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较丰富,主要采取以法律服务者为顾问主体的挂钩方式。而其他县(市),如东山、诏安、平和、南靖等,因法律服务资源较少,人员紧张,则主要采取以政法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挂钩。据统计,全市1929个村(居、社区、农场)全部有挂钩的义务法律顾问。司法行政系统共挂钩958个(其中,司法所工作人员挂钩272个,律师挂钩448个、法律工作者挂钩238个),其他政法部门挂钩971个。
主持人:对于“一村一法律顾问”的机制也运行两年多了,我们就通过一条短片来看看现在的效果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