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千年漳府文明兴盛;文脉绵长,丹霞山麓法治不衰。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沿着强党建、重德教、树品牌、丰实践、兴文化的工作思路,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把精神文明创建融入政治建设、主责主业、司法改革、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外塑法院文明之形,内铸干警精神之魂,奏响了一首立足“大文明”的华美乐章。
2022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芗城法院全体员额法官面向国旗庄严宣誓。
强党建铸法魂,让文明之基愈加厚实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党的领导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芗城法院坚持以旗指向,将“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作为政治教育的主题,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以党建引领提振干警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推进党建品牌建设、营造共创共建氛围,凝心铸魂锻造精神之脊。
点亮政治建设“领航灯”。政治忠诚第一位,把绝对忠诚作为党员干部的首要素养,党课辅导、党内生活必讲,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必考,述职交流、任前谈话必提,拧紧干警思想“总开关”。政治学习常态化,确立“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出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打牢干警理论基础。三年来举办辅导讲座、专题研学等活动45场。政治轮训全覆盖,把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融入法院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在芗城法院不折不扣落实落细,筑牢思想政治防线。获评全国“人民法院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擦亮党建品牌“新名片”。拓展“党建+”理念丰富创建载体。在红色沃土上深耕文明创建,持续丰富党建阵地建设,打造党团活动室,结合芝山红楼等地域红色基因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推进“党建+文明创建”激发动能,创新深化“党旗飘扬强堡垒·砥砺奋进践初心”党建主题活动,培育特色党建品牌,把创建任务嵌入党建品牌内涵,不断强化党建品牌和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推动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深化“党建+主责主业”融合发展,立足实际服务发展大局,与政府部门、街道、社区、村居、高校、小学结对共建,打好党建品牌创建“组合拳”,将党建品牌的创建成果转化为工作质效的稳步提升。获评“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照亮文明创建“宣传路”。抓实宣传宣讲,成立“满天星”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书面语”“大道理”转化为“家常话”“小故事”,举办各式理论宣讲活动近40场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加大宣传引导,精心布置办公建筑,文明创建宣传展板和创建标语随处可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干警日常生活场景,积极发动干警参与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创建实效。扩大宣传影响,在创文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2021年至今在人民网、学习强国、《福建日报》、《福建法治报》、“两微一端”等媒体发表各类报道1100余篇,提高干警和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和通联工作先进单位”。
寓德教于决讼,让文明之树根深蒂固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芗城法院坚持法治与德治一体推进,不断以精神力量厚植文明沃土,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办案、普法宣传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生动的个案传递理念、树立导向、引领风尚,努力在树立法治权威的过程中,让裁判文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单”。
稳字当头,扎实筑牢多层面司法屏障。筑牢扫黑除恶战斗堡垒。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有效维护辖区百姓安宁社会安定,有力保障平安芗城、法治芗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后获评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全省“打击洗钱犯罪有功集体”。筑牢失足少年温馨港湾。注重“审教结合”,积极倡导“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三位一体”特色少年审判机制,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法明人”,逐步将失足青少年引导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获评“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和国家赔偿工作先进集体”。
树品牌践使命,让文明之花常开长盛
以民生之志,彰法治之道。近年来,芗城法院聚焦主责主业,细耕文明创建“工作田”,在服务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公正的同时,以丰富能动司法的全方位实践,拓展深化司法品牌建设,不断增强民生司法保障,实现了群众满意程度和文明创建成效双提升。创建成果丰硕,获评“全国优秀法院”,蝉联两届省级文明单位,并荣立省级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打造出一批综治品牌。
服务大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服务辖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拓展芝山法庭职能,在其基础上成立金峰法庭,创新启用“一法庭、多团队”的“5+1”一体化立审执模式,建立“调解—速裁—精审—快执”全链条司法治理体系,设立司法行政调处中心,依托数个巡回办案点和17个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高效服务企业集聚的金峰经济开发区,先后获评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入选全省“最美法庭”。
创新不止,为源头化讼注入活水。芗城区作为中心城区,案件体量大,面对“人案矛盾”,芗城法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导、规范、畅通非诉纠纷化解渠道。打造多元解纷烫金名片,建设“大调解文化长廊”,成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搭建“五横一纵”类型化多元解纷平台,织密非诉解纷网络,促进社会和谐善治;创新纠纷预防调处机制,成立“古城历史文化法律保护中心”,设立乡村振兴矛盾纠纷调解室,启动“无讼乡村”示范创建,打通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诉源治理成果获得省、市法院和芗城区委等主要领导充分肯定,被确定为“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温情托底,为家事纠纷缝合亲情。作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芗城法院持续深化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在了“家务事”的前提下打开心结,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婚姻调解服务中心和家事调解室,定期派驻女法官驻点服务,引导当事人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缓和对立,为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保驾护航;在断“家务事”的基础上修复情感,总结运用“一准二清三保护”原则,做到“庭前倾述、庭中疏导、庭后回访”,让家事纠纷软着陆。获评省级“三八红旗集体”和省级“巾帼文明岗”。
靶向发力,为诚信社会夯实根基。创新综合治理格局,全省首创“1234”全天候快速执行模式,有效惩治约束失德失范行为,助力诚信社会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得到推广应用;前移执行服务窗口,建立全市首个驻市拘留所司法拘留执行和解中心,成立执行服务中心暨执源治理中心,展现“办事‘小窗口’、服务‘大文明’”的责任担当;切实提高执行刚性,紧盯“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定期开展专项执行行动,让失信者遭曝光、受谴责、被制裁,弘扬“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文明道德风尚。先后荣获“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先进集体”。
丰实践养生气,让文明之歌声传四野
文明贵在实践,创建重在落实。芗城法院坚持将司法为民融入文明实践特色工作,聚焦社会发展深层次需求,持续丰富文明实践形式,在为民服务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以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推动社会风尚向上向善。
打造诉讼服务“文明样板”。优化“一站式”建设。强化诉讼服务大厅配置,完善导诉服务台和志愿服务站功能,设置自助查询触摸屏和智能云柜,畅通线上办事渠道,配齐日常药物、手机充电站等便民物资,让办事群众从小事小节中感受到创建温度。擦亮文明“会客厅”。组织开展文明服务培训,推行文明用语、文明规范,积极培育文明典型,举办“群众满意窗口”“诉讼服务明星”评选活动,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办成一件事情,传递一次文明”的良好氛围。提供“零距离”服务。针对“老、弱、病、残、孕、军”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创新完善集立案、救助、调解、确认、普法在内的“一站式”上门服务,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先后获评全省“四星级文明窗口示范单位”、省级“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示范点。
传递司法服务“文明温度”。近年来,芗城法院积极发挥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的“第一线”作用,着力打造下沉司法服务的“前沿哨所”,激活为民服务“神经末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服务点”,成立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和涉台法律服务点,构建集便民服务、矛盾化解、法治宣传、党员示范为一体的“法治服务网”,不断夯实文明实践阵地基础。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组建179人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凌波巾帼普法志愿队,联合辖区镇街、村居人民调解员和民政局、司法局工作人员等组成相对固定的法律服务团队,定时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理设置活动频次,将普法宣传活动与法律公共服务充分结合,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温情,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三年来,共开展防范养老诈骗、涉少涉妇维权知识讲座等普法活动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
激发综治服务“文明力量”。三年来,芗城法院多措并举调动干警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播撒文明种子,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积极组织干警到挂钩街道、社区、村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芗里芗亲巡逻、疫情防控、社区共治等重点工作3500余人次,不断提升芗城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传递司法人文关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围绕困难群众需要,先后组织开展助学帮扶、爱心慈善等惠民志愿活动66场,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对象300余人次,无偿献血34400毫升,司法救助超100人,传递良好文明风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组织升国旗、宪法宣誓、法院开放日、“小法官夏令营”等活动,将法治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法治信仰的树立,使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价值观念,形成尊法崇法的社会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区城管局、区自然资源局就“生态司法+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协作配合,开展植树造林、增殖放流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16场。
文化促发展,让文明之露涵养人心
芗城法院组织开展《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读书交流会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近年来,芗城法院根植法院工作实践,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坚持以文化建设塑法院之魂、凝干警之心、聚发展之势,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拓展文化建设,努力发挥文化育人培元、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创造出芗法特色的文化精神财富,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以德树人,点亮“道德灯塔”。健全典型培育机制,坚持“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思路,先后选树“全国优秀女法官”真舜华、“时代楷模”黄志丽、“全国优秀法官”黄东标、“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陈丹华、“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卞国平等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先进典型,突出榜样带动、岗位建功,三年来,全院获市级以上集体荣誉30项,干警受各类表彰60人次。弘扬司法英模精神,优化提升黄志丽同志先进事迹展厅,大力宣传“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志丽的先进事迹,使其成为持久的集体记忆和自觉对照的行为标杆,引导全院干警赓续英模精神血脉,传承优秀司法传统,由“一个人”变成“一群人”。
文明创建的深入推进为芗城法院的发展注入了“一池春水”。如今,芗城法院的骨架在舒展、血脉在畅通、颜值在变美、精神在焕发。芗城法院将继续对标最高最优最好,奋力争优争先争效,把文明“软实力”转化为提升审执质效的强大动力和深化司法为民的具体实践,着力打造新时代司法文明高地,让文明走出院墙、走进社区、走入群众,以能动司法的“芗城样本”,在全国文明单位的争创实践中讲好新时代的芗法故事。(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
技术服务:厦门比特聚合科技有限公司内容服务:漳州漳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