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守护民生、保障善治实效,在法治轨道上全力服务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以法治之笔绘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荆楚画卷
冬雨纷飞。记者随广水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前往该市某中学开展“回头看”。但见校园内围墙边,蓝白相间新修的围栏里,一棵棵参天古树傲然挺立。
古树旁新设立的保护牌显示,这些古树为侧柏,一共29株,其中最古老的一株年龄约为540岁。校园古树群成为萧瑟冬日的一道亮丽风景。而在此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2023年5月,当地检察干警在履职中发现,此处部分古树悬挂的保护牌破损,数棵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古树未按要求架设护栏。
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助力流域综合治理”专项检察活动,依法起诉破坏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立办河道治理、湿地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注重流域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省检察院组织宜昌等沿江检察机关协同办理长江船舶污染案,推动船舶污染物交付、转运、处置全链条治理,在首个“全国生态日”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特别报道。
依法能动履职,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做实为大局服务。
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全省检察机关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40477人,起诉67181人。继续保持对黑恶犯罪的高压态势,积极投入禁毒人民战争,加强网络犯罪全链条打击;强化诉源治理理念,围绕安全生产、河道采砂、金融监管等领域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458件。
深化开展“1+9”专项检察活动,加大对涉企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省检察院指导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检察机关协同联动,分别制定服务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跨区域犯罪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异地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检察协作。主动对接“三高地、两基地”建设,推动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加强对“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指导宜昌、荆州、恩施等地检察机关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助力做大做强荆楚名优农产品品牌。
在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中
做实为人民司法
2023年1月,潜江市检察院在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中,收到当地人社部门移送的3个项目欠薪线索,涉及众多农民工,金额逾千万。
检察官随即展开多方调查,走访涉案项目工地。时值春节,考虑到支持起诉和移送起诉耗时较长,为尽快帮农民工追回欠薪,检察院从负有监管责任的行政机关入手,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及时督促解决案涉工程项目的农民工欠薪问题。
继续严惩虚假招聘、恶意欠薪等犯罪。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有理能讲、有怨能诉。建立“领导包案+检察听证+司法救助”三位一体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对立案监督、刑事申诉、国家赔偿三类首次信访案件实现领导包案全覆盖,为生活困难当事人或家属发放司法救助金3418万元。
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
做实为法治担当
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做深做实法律监督,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做实为法治担当。
1月10日,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发布《轻罪治理白皮书》,公布一批轻罪治理典型案例,这是我省检察机关推动构建轻罪治理体系,在基层探索实践中结出的又一硕果。
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锚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巩固深化、完善提升,在守正创新中做实为治理赋能。
1月23日,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智能化建设项目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成果展示会,一批优秀平台和模型作品集中展示。
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加快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研发的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入选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2个监督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186个集体和个人荣获省级机关以上表彰奖励,以检察队伍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湖北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周寿江通讯员段军霞)
回望2023年,湖北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在法治轨道上全力服务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