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全区普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及区党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紧扣普法中心任务、突出普法重点对象、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征、西藏特色、群众欢迎、社会认可的普法工作格局,为全区锚定“四件大事”“四个确保”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目前,开展各类普法活动9.68万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529万人次,全民法律意识、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聚焦组织领导
有力推动普法实施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组建以法官、检察官、警官为主的“三官”以案释法讲师团和区市县三级普法讲师团,加强对基层普法队伍的能力培训,为“八五”普法奠定人才基础。
高标准保障普法经费。各级财政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2元标准将普法经费纳入预算,各级各部门也在部门经费中安排资金持续加大普法投入,形成了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
高要求健全考核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开展年度普法责任制述职评议,实现普法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聚焦重点内容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
突出宣传宪法。扎实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联动开展“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宪法边疆行”等主题活动。区普法办举办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四十周年网络答题活动,吸引85万人积极参与。2021年以来,组织宪法学习宣传5947场次,受教育群众160.85万人次。突出宣传民法典。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11899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50万人次。充分利用政务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等平台,创作展播普法剧、小品、动漫、微视频、宣传片等,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聚焦重点人群
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和应知应会清单制度,编制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手册,组织开展各类学法用法考试和区(中)直单位行政执法人员统一考试。2021年以来,区党委党校开设法治课程培训20多期,培训学员1600余人次;区高法组织440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庭审观摩220场次。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选聘优秀政法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开学法治第一课”和“假期法治第一课”,开展宪法晨读、“关爱明天、普法同行”等主题活动,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每年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200余场次。
加强寺庙僧尼法治教育。持续深化三月宗教活动场所普法宣教月活动,推动我区宗教工作在中国化、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聚焦法治文化
大力拓展普法维度
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品牌。每年开展“法治人物”“法治新闻”评选活动,联合宣传部门开设“法治宣传”专栏和“法治西藏”“珠峰说法”“羌塘政法”“法治阿里”系列普法栏目,制作民法典短视频24期、法治动漫38期,开展法治文艺边疆行等活动880场次。
聚焦普治结合
持续深化依法治理
深入开展网络通信领域普法。发挥“互联网+法治宣传”优势,精心设置议题,在全区主要网站开设网络普法专栏,发布稿件1200篇,总阅读量达969.4万次;设立“西藏网信普法”网页,征集“互联网法治创新”作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编制发放藏汉“双语”防诈手册,开展线上答题活动,发布典型案例,基本覆盖全区干部群众。
聚焦责任落实
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同时,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群体,印发精准普法菜单,探索建立群众“订单”、职能部门“接单”、各级普法办“督单”的“三单”精准普法模式,督促职能部门牵头落实普法责任,分类分众精准施策,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下一步,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普法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目标,以督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突出四类重点对象,健全机制,细化举措,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大精准普法力度,着力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坚强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