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主讲人:张素德010203规范判断的概述规范判断的种类法律规范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录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规范逻辑”也称“道义逻辑”或“义务逻辑”,是研究含有“必须”、“禁止”和“允许”等规范词的规范判断以及规范演绎推理的现代逻辑分支。其研究的起点是“规范判断”。规范判断就是陈述人们行为规范的判断。所谓行为规范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况或条件下必须或者可以如此这般或不如此这般行为的规定,简称规范。如法律上、道义上、义务、指令、禁令等都是行为规范。行人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添加文字范判规断经济合同的约定不得违反行政法规的
2、强制性规定。公民可以信仰宗教。公民可以不信仰宗教。禁止司机转借驾驶执照。禁止不按交通规则行车。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以上例子都是反映人们行为规范的判断。规范判断涉及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律规范判断、行政规范判断、道德规范判断、宗教规范判断、社会习惯规范判断等。在逻辑学中,规范判断属广义的模态判断范畴。行人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添加文字范判规断经济合同的约定不得违反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公民可以信仰宗教。公民可以不信仰宗教。禁止司机转借驾驶执照。禁止不按交通规则行车。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
5、离职的当天一次性支付员工所有工资。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必须”型规范判断,除了包含有“必须”“应当”这类模态词的判断外,还包含有“有义务”“有的业务”“有责任”这一类词语的判断。【例】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成年子女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上面的例子中的“有义务”“有的义务”“有责任”,就与“必须”“应当”这类模态词具有同样的意义,都属于“必须”型规范判断。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除“允许”型和“必须”型两种基本的规范判断类型外,还有“禁
6、止”性规范判断,亦即包含有禁止”“严禁”“不得”“不准”“不许”这类词语的判断。由于“禁止”与“必须”可以互推,加之在规范逻辑中,“允许”被定义为“不禁止”,而“禁止”也被定义为“不允许”,可见,“禁止”型规范判断也还可以通过对“允许”的否定而得到,同时,将规范判断归结为两种基本类型,可以与真值模态判断中的“必然”、“可能”两种类型的判断分别对应,便于理解和把握不同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规范模态判断中未将“禁止”型规范判断列为单独的一种类型。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基于以上的分类,借用规范逻辑中以符号表示规范模态词的方法,以“P”表示“允许”
7、,以“O”表示“必须”,(“F”表示“禁止”),并且以“p”表示“行为规定”,即规范判断的逻辑变项(可以是简单判断,也可以是复合判断”;“p”表示“p”的否定判断形式,于是规范判断就有以下四种基本类型:“Pp”“允许p”,亦即“有p这样的权利”;“Pp”“允许非p”,亦即“有非p这样的权利”;“Op”“必须p”,亦即“有p这样的义务”(等于“禁止非p”);“Op”“必须非p”,亦即“有非p这样的义务”(等于“禁止p”)。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同素材的四种规范判断之间,也具有类似于真值模态判断
8、的四种判断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只不过它不是一种真假的推演关系,而是“规范”妥当与不妥当的关系,是关于权利和义务、进而也是同“禁止”与“制裁”相联系的推演关系,同时,也是“规范”与“执行”之间的一种推演关系。OpOpPpPp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等差关系等差关系矛盾关系规范判断的对当关系逻辑方阵图对同一行为p而言,必须p、禁止p、允许p、允许不p这四种规范判断之间存在确定的真假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规范对当关系。“禁止p”与“必须非p”、“禁止非p”与“必须p”意义相同,它们之间是等值的,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例】“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等于说“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不保守秘密”。OpFp“禁止随
9、地吐痰”等于“必须不随地吐痰”。FpOp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四种规范判断之间也存在着类似于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不过,我们考察的规范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是讲它们之间妥当与否的对当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当两个规范判断为上反对关系时,如其中一个为妥,则另一个为不妥;但不能由其中一个为不妥推知另一个必然妥(另一个妥否不一定)。【例】“醉酒的人犯罪必须负刑事责任”为妥,所以,“醉酒的人必须不负刑事责任”为不妥;但不能由“所有犯罪的人都应从严惩处”为不妥,推知“所有犯罪的人都不应从严惩处”为妥,因为“所有犯罪的人都不应从严惩处”也不妥。规范
10、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在矛盾关系的规范判断中,此妥则彼不妥,此不妥则被妥。【例】“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出示搜查证”为妥,所以,“进行搜查,不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为不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允许刑讯”为不妥,所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不应刑讯”为妥。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差等关系(从属关系)的规范判断之间,当“必须P”或“必须不P”为妥时,“允许p”或“允许不p”也妥;“允许p”或“允许不p”为不妥时;“必须p”或“必须不p”一定不妥。也就是说:凡法律规范规定必须做的事,人们都允许去做;法律规范禁止做的事,人们
11、自然允许不做;按照法律规定,连允许做都不被允许,那就更不必须去做了;同样,连允许不做都不被允许,那就更不会禁止做,相反倒是必须要做的了。但是,必须“p”或“必须不p”为不妥时,“允许p”或“允许不p”为妥时,“允许p”或“允许不p”为妥时,“必须p”或“必须不p”也未必妥。具体到法律规范的理解和使用,不是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不一定就不允许去做。例如,法律没有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必须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但是,上级人民法院也允许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舷梯是“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法律规定允许做的,也未必是人们必须(一定)要做的。【例】法律规定,不服一审判决的允许上诉,但当事人不是一定要上诉
12、。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规范判断种类及逻辑关系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当两个规范判断为下反对关系时,其中一个为不妥,推知另一个为不妥(妥否不定)。【例】“民法可能不是实体法”为不妥”所以,“民法可能是实体法”为妥。又如“自诉案件的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允许对自诉人提起公诉”为妥,不能推知“自诉案件的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允许不提起反诉”为不妥。事实上,“自诉案件的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允许不提起反诉”为妥。具体到法律规范来讲,法律规定“允许做”、“有权利做”的事,如果没有特别的限制和条件,一般可理解或解释为“也允许不做”;同样,法律规定“允许不做”的事,如果没有特点的限制和条件,也可理解或解释为“允许做”。【例】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