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丰富拓展爱心“五大新领域”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专题

2021年是“爱心厦门”建设拓展年。近日,厦门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出台《深化拓展“爱心厦门”建设2021年工作举措》,巩固提升“爱心厦门”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围绕进一步深化爱心行动,优化完善工作机制,丰富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爱心厦门”建设的丰硕成果,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爱心单位为湖里光华学校小朋友捐赠爱心书包。图/记者黄晓珍

丰富拓展“五大新领域”

在“爱心厦门”建设今年的工作举措中,进一步丰富拓展爱心工作“五大新领域”,包括:法律援助、人道救助、社会保障、善于引导宗教界参与和家庭关爱等领域,在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拓展“爱心厦门”建设。

●法律援助领域:试行法律援助律师积分管理办法,建强市级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提高法律援助律师办理案件的水平和质量。针对一些老、弱、病、残、幼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申请人,提供办理法律援助手续“上门服务”。拓宽爱心法援通道,推广“厦门法律援助援务通”小程序,拓展12348法律咨询平台,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人。

●人道救助领域:持续组织实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红十字大病救助、红十字专项基金救助等系列救助行动,提升改造红十字“博爱超市”,不断扩大受益面。加大精准扶贫和人道救助力度,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合作打造惠民项目,为特殊困难群众兜住生命和健康保护底线。

●社会保障领域:实行困难群体实名制管理服务机制,推行线上(精准信息投放)+线下(基层帮扶行动)结合模式,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采取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帮扶,帮助促进困难群体增收。打造“情暖人社”爱心品牌,促进技能水平提升与就业;打造“爱心医保”品牌,大力开展“爱心医保进社区”“送医送药到基层”义诊等活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引导宗教界参与领域:我市发挥宗教类慈善组织作用,引导宗教界持续开展“‘慈悲心·翰墨情’新春慈善书画义卖”、“慈善午宴”、慈善年夜饭、慈善义诊施药、义务献血等一批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的慈善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爱心厦门”建设。

●家庭关爱领域:深入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关爱失独老人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妇女儿童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结合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等节点,评选不同类型的最美家庭典型,让勤廉立家、美德沐家、平安定家、关爱互助等理念深入千家万户。为全市(18-60岁)低保妇女购买安康保险,着力减轻患病妇女的家庭经济负担。完善暖心行动制度,初步实现关怀失独家庭全覆盖。

据了解,厦门市立足群众所需所盼,探索“爱心厦门”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机结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爱心品牌,推动“爱心厦门”建设工作继续走深走实,为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理创新赋能加力。

厦门首个“爱心屋”线上销售平台——“美JI在一起爱心厦门”集美区“爱心屋”线上销售平台启动。图/记者黄晓珍

深化落实“五大行动”

今年厦门市持续深化落实爱心助残、爱心济困、爱心敬老、爱心扶幼、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等五大关爱行动,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把资源和力量投向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让每一位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爱心助残”行动

开展家庭“喘息服务”试点工作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照护压力

以爱筑屋,以爱助残,以爱暖城。我市通过优化升级“爱心屋”建设运营,规范“爱心屋”日常管理,扩大爱心助残消费,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等方式,拓宽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让道德之美、向善之魂在爱心屋中传递。提升市仙岳医院收治能力及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市仙岳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力争在2021年底开工建设。修改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扩大补贴对象范围、减少申请材料、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等。对未进入定点机构托养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喘息服务”,进一步改善和减轻残疾人家庭照护压力。

厦门市还优化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环境,对20辆公交车进行无障碍改造,实现出行方式无障碍衔接,为残疾人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完善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大对镇(街)、村(居)便民中心、公园、医院、文体场馆、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力度。推动残疾人居家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全覆盖。有爱无“碍”,为残疾人居家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爱心敬老”行动

年内改建完成1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社区层面加速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配置,年内改建完成1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动高端养老项目建设,加快泰康高端养老项目建成投用、推进建设太保高端养老项目。

老人健康是千家万户之福,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市做好医养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工作,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全面签约合作。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65岁以上签约老人提供日常随访、定期检查及健康管理等服务;为80岁以上签约老人及失能半失能签约老人每年免费提供不少于1次的上门出诊服务,为有需求的康复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服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三级中医院设立康复科。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爱心济困”行动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在建设“爱心厦门”的过程中,通过“爱心济困”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关爱体系,把爱心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2021年厦门市完善社会救助政策,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出台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把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体保障标准与低保标准相衔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就业是民生之本。厦门市加强就业帮扶,采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工资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支持灵活就业和鼓励拓展新就业形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全方位服务未就业毕业生。

“爱心扶幼”行动

完善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帮扶标准,调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和补助标准。加强困境儿童帮扶力度,提升关爱困境儿童服务能力,打造当地特色的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品牌,进一步推进“福蕾行动计划”,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点亮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灯”,让他们“破茧成蝶”,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关爱特殊岗位工人行动

按照基础工资的12%为在外租房的环卫工人发放补贴

一碗清凉解暑的四果汤、一句由衷的问候、一声真诚的道谢,虽然简单朴素,却能让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感受到满满的关爱。

厦门市进一步加强爱心驿站建设,挖掘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设置爱心驿站,基本满足一线环卫工人的工间休息需求;继续扩大“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建设,实施规范化、信息化提升改造,打造交通运输系统“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品牌。

进一步改善住房问题,落实租金补贴方案。落实《厦门市道路环卫、公路养路清扫保洁一线工人住房租金补贴实施方案》,根据租房合同或协议,按照基础工资的12%为在外租房居住的环卫工人发放租金补贴。进一步增设倒班宿舍,对具备条件的现有环卫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设环卫倒班宿舍;对具备配建和提升改造条件的用地统筹安排,做好环卫倒班宿舍的配建或改造。

进一步保障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一线环卫工人的基础工资(不含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30%。落实“五险一金”和健全风险保障机制。落实福利保障,按规定发放加班补贴、高温津贴和各种节日福利。

加大关爱激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褒扬优秀环卫及养路工人。进一步丰富每年的环卫及养路工人节内容,在环卫及养路工人节为全市在岗环卫职工发放过节费;表扬一批先进,包括“先进集体”“十佳美容师”“市容环卫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环卫职工”等,为其发放奖励金,并视情组织外出疗养或学习考察;为连续工龄满25周年和30周年的环卫职工一次性发放奖励金。扩大关爱对象,扩大“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群体范围。适时考虑公交司机等其他交通行业特殊岗位人员纳入“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群体,扩大一线工人群体范围,让更多一线工人享受“爱心厦门”的温暖。

大同小学三年级的少先队员们一起手绘“爱心鸡蛋”,制作好后将送给辖区内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图/记者黄晓珍

优化完善“四项机制”

爱心,是厦门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在巩固提升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厦门市进一步创新载体,完善爱心结对、倡导爱心捐献、优化爱心志愿服务、营造爱心文化机制,深入推动“爱心厦门”建设。

优化“爱心结对”机制,策划生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项目

结对认亲,爱心涌动。厦门市精准高效开展结对帮扶,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策划生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项目,向重点帮扶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结对帮扶关爱,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造爱心品牌。

倡导“爱心捐献”机制,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可善”的爱心风尚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厦门市弘扬爱心慈善文化,推动爱心慈善文化、爱心慈善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可善”的良好爱心慈善风尚。

认真落实爱心捐赠褒扬制度,推选一批“慈善爱心大使”、“慈善爱心家”、“慈善爱心世家”,让慈善事业激发爱心能量。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志愿服务在鹭岛已蔚然成风。厦门市拓展爱心志愿服务阵地,提升志愿服务驿站形象。力争到2021年底,社区、公共场所志愿服务驿站加挂“爱心”标识数量达到500个。提升爱心志愿服务水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爱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广泛开展邻里守望、邻里互助、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强化“爱心文化营造”机制,大力营造浓厚“爱心厦门”社会氛围

厦门市推进爱心主题公园、爱心驿站、爱心文化景观小品、江头爱心公园等景观建设,推动“江华爱心赋能经济一条街”建设,丰富爱心元素,弘扬爱心文化,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爱心厦门”建设。(厦门日报记者黄怀)

THE END
1.找江苏房屋租赁律师江苏房屋租赁律师在线免费法律咨询去咨询江苏律师咨询 17岁咋办银行卡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等律师已解答 > 3个回答 节假日3倍工资一天是166.64,3倍工资是多少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等律师已解答 > 3个回答 部队班长退伍多少钱 平台特邀律师等律师已解答 > 1个回答 骑电动车相撞导致对方脑出血 平台特邀律师等律师已解答 > 3个回答 酒吧收未https://m.findlaw.cn/jiangsu/fangwuzulin/p14
2.北京法律服务网如您需要进一步解答,可以在每天9:00-17:00拨打12348热线或于工作日前往附近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服务,地址、联系电话可在北京法律服务网首页“我要查—实体窗口”模块进行查询,也可以在本网另行留言咨询。感谢您对北京法律服务网的关注和支持!联系我们关于我们站点地图法律声明建议意见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http://bj.12348.gov.cn/lawservice/consult/detail?SiteID=122&ID=85882
3.房屋租赁法律咨询网为您提房屋租赁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西城区-陈亚洲律师13分钟前解答了“房产纠纷”问题 西城区-田星律师11分钟前解答了“房产纠纷”问题 西城区-霍新丹律师11分钟前解答了“房产纠纷”问题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在线沟通·问题解决率99% 99%用户选择 咨询我 综合https://mip.64365.com/ask/browse_c37/
4.一对一咨询律师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律师免费一对一咨询法律快车一对一咨询律师栏目提供各地专业律师咨询服务,如有法律疑问,可在此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律师将为您免费解答相关问题,一对一解答更专业!https://m.lawtime.cn/zxzx/
5.律师咨询24小时在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咨询24小时在线法律援助中心 很多人有法律问题不知道上哪儿咨询,其实现在有一些专业的法律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方便、快捷,24小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咨询,用户也不用专门跑一趟律所。 这里给大家推荐诉呗法律服务平台,一个专业的在线律师咨询平台,而且咨询是免费的。https://www.fljg.com/news/723808.html
6.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残疾人政策服务手册根据本市有关规定,享受低保的残疾人还可以在康复、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服务等方面享受相应的救助,具体政策请咨询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残联等有关部门。 (政策出处:《关于完善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救助制度的通知》,京民救发〔2006〕200号;《关于建立和实施本市农村低保分类救助制度的通https://www.bdpf.org.cn/n1508/n1509/n1511/c34729/content.html
7.24小时法律咨询业务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担任法律顾问是我国律师主要业务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法律顾问的作用将愈显重要。 24小时法律咨询业务相关内容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4小时法律咨询业务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24小时法律咨询业务 一、如何申请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法律有哪些规定。 当事人需要先https://m.471.cn/zt/2283290.html
8.四川租房经营纠纷律师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推荐律师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你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律师,为你的案件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以上就是关于四川租房经营纠纷律师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的相关介绍,有法律问题,可点击咨询律师,快速获取解决方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https://www.66law.cn/mianyang/ask/10530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