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立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你知道立法对国家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吗下面,学习啦小编来为你介绍立法的重要性。
一、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和实践,我们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地生成,也不会自然地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如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合理,社会成员就可能和睦相处,社会关系就可能和谐顺畅。反之,如果法律制度欠缺失当,社会成员之间则可能冲突频发,社会关系必然扭曲动荡。因此,法律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
二、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就其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只有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和政府的行为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才有有和谐的基础。这是由法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作为法治社会最主要的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法律规范的这些特征使得法律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因此,法治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法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法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体现在立法方面。有法可依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才能更好的引导、规范和约束公民和政府的行为,使之依法办事,循章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
其次,法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司法方面。公正、高效的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司法往往被视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社会公正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建立一个公正、高效的司法体制,真正形成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各个社会阶层人民群众才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安定。再次,法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守法方面。社会成员遵纪守法,政府严格依法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法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还体现在法律监督方面。法律监督可以通过对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的作用来间接保证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立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
一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
二是,有利于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
1)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4)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5)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7)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8)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9)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性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10)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1)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12)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6)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17)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19)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