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12348热线平台。
2018年6月,北京法律服务网、“北京通”App公共法律服务板块以及北京掌上12348同步上线,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对北京法律服务网络平台进行了探访。
群众最爱
“今年3月,12348热线的日均接听量为1080通,每个坐席的日均接听量超过30通。其中,上午9时至10时半为最高峰。”赵明明说。
这是一起装修纠纷,刚装修完不久墙上就出现了裂纹,当事人咨询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赵明明介绍说,在这里提供法律服务的都是执业律师,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很多律所积极参与其中,组建了专业团队。群众咨询涉及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最多的是婚姻家事、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
记者旁观律师答复,感觉既专业又富有耐心。短则一两分钟,多则几十分钟,答复都很认真。
后来,这位女士送来锦旗,上书:依法为民解难事,真情温暖感人心。
法律服务
一键送达
在这个热闹的环境里,有个律师正在一旁默默地敲打着键盘。他是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文定,任务是解答网上留言咨询和在线咨询。
王文定答复: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以下6种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包括……
一问一答,王文定详细答复。
随后,他点开“留言咨询”框,解签“购买小轿车未被告知服务合同中规定加收20%服务费,合同是否有效?”的咨询。
截至4月25日中午,北京法律服务网律师答复网上留言咨询1146个,答复网上在线咨询6725个。
记者注意到,智能法律咨询的数量倒是不少,达4.1万余个。记者点击进入发现,智能法律咨询分为基于事项咨询、基于业务咨询、智能法律咨询3块。
整合资源
完善网络
北京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贾秋美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用网络寻求法律服务,是北京市司法局建设北京法律服务网的初心。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线上线下呼应,积极回应了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的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出席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时要求,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文定和申超都向记者表达了愿意更多地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愿望。他们说,投身法律公益活动是律师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能接触到更多当事人,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倒逼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