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律基础知识备考: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公务员考试网

事业单位法律基础知识备考: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含义、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的含义

行政法就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工作原则和活动程序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行政法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

2.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内容广泛。

3.行政法的内容富于多变性。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对全部行政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在行政法领域中必须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另一重要内容。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时必须符合法律精神;行政行为的动机是正当的;行政行为的内容要符合情理,符合社会公德。

【真题实例】“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这主要体现了依法行政中的哪一项要求()

A.合法行政B.合理行政C.程序正当D.诚实守信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题干较长,但选项简单,首先,诚实守信是民法的原则而非行政法原则,故排除。其次,观察题干中的关键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自然是表述合法行政。

二、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概述

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由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同其他法律关系相比较,行政法律关系有以下特点:

2.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

3.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其权利和义务等都是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事先规定的,行政机关和其他当事人都不能自由选择。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违法者,通常要向其主管机关承担责任,有时还要对受害的公民负责。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特点的社会关系,才是行政法律关系。

【真题实例】下列社会关系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是()。

A.跨国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购买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他人发生的民事关系

D.行政机关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时与行政相对方发生的社会关系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判断一个法律关系是不是行政法律关系,首先应当判断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是不是行政主体,其次判断这个法律关系是不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设立的。选项A,“跨国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该法律关系中没有行政主体,故排除;选项B,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为行政机关,但是行政机关缔结购买合同不是在行使专属于行政机关的职权,不是行政管理活动,故选项B排除;选项C明显应该排除,是民事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要一方,即拥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在我国,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行政主体主要包括:

(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有: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真题实例】行政主体资格的法律要件,是指对即将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在法律上所设定的条件。它可以视为行政法律规范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规定。一般说来,行政主体资格的法律要件有三项: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之名义开展行政活动和()。

A.独立承担政治责任B.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C.独立承担法律责任D.独立承担社会责任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C。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法律责任而非政治责任或社会责任。行政责任亦是法律责任,因此,本题选BC。

【真题实例】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某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副食品销售市场进行检查。在此行政关系中主体是()。

A.副食品B.副食品销售者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D.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副食品销售者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本题案例中,某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行政主体,副食品销售者是行政相对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的主要特点是:

(1)行政相对人是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方,它与行政主体一起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2)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3)行政相对人既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其他非主管行政机关。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包括行政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和行政程序法上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由不同的行政法律规范加以规定。行政相对人主要包括:

(1)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2)法人。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以及社会团体法人。

(3)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是指依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在行政委托中,不发生行政职权和职责的转移,受委托的组织并不因此而取得行政职权,也不因此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受委托组织根据行政委托行使职权必须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而不是以受委托组织自己的名义进行,其行为对外的法律责任也不是由其承担,而是由委托的行政主体承担。

【真题实例】某县技术监督局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处罚权,技术推广站应以()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A.县技术监督局B.农业技术推广站

C.农业技术推广局执法站D.县人民政府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技术推广站作为被委托机关是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但技术推广站并非行政主体,技术推广站应以委托机关即县技术监督局的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二节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有:(1)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真题实例】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派出所传唤公民乙B.税务局向房地产公司购买公用房

C.公安局委托印刷厂印制文件D.消防局向某企业发出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

二、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也被称为“行政立法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其对象具有普遍性。从静态意义上讲,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

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下列特征:

1.对象的普遍性。即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为对象,其针对的是某一类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即抽象行政行为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同时有后及力,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将来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

3.准立法性。

4.不可诉性。

三、具体行政行为

(一)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破坏行政法律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惩戒行为。

1.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1)警告。亦称精神罚,是处罚力度最轻的一种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所作的一种书面形式的谴责与告诫,一般适用于违法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其既具有教育性质又有制裁性质。警告既适用于自然人,也适用于法人或其他组织。

(2)罚款。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作出的让其承担一定金钱支付义务的处罚形式。罚款不同于罚金。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而罚金是一种刑罚,依据的是刑法的规定。

(3)没收。财产罚,没收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的财产进行剥夺的处罚形式,主要是对违法行为人所持违法所得和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等,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或予以销毁的财产罚。

(4)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产停业是对违法行为人的能力的一种暂时性的限制,是指行政主体强制要求违法行为人暂停生产或者经营的处罚,一般附有限期整顿的要求。如果受处罚人在限期内纠正了违法行为,就可以恢复生产、营业。

(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行为罚或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的行为人通过暂扣或吊销其已经取得的权利或资格凭证,限制或剥夺其从事某项特许活动的权利。暂扣只是暂时中止违法行为人的某种特许权利或资格,在违法行为人改正其行为或扣留一段时期后,应发还许可证、执照,恢复其特许权利或资格;而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则意味着终止或取消被处罚人的某种权利或资格。

(6)行政拘留。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中最为严厉的处罚形式,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的行为人在短期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处罚形式。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和执行,并且必须经过传唤、询问、取证、裁决、执行等程序。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的设定

(1)法律。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4)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部委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3.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

(1)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2)行政处罚的管辖

行政处罚的管辖,是指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之间对行政违法案件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分工。管辖主要包括:

①地域管辖。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级别管辖。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③指定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3)行政处罚的适用

①不予处罚的情形。a.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c.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②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a.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c.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③一事不再罚。对一个行为,任何机关不得以同一事由做出同一种类的处罚。

THE END
1.行政法的基本特征都有哪些导读:1、行政法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统一的法典。2、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4、具有明显的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其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https://www.64365.com/zs/1051154.aspx
2.最新行政法全文,理解与应用指南国内贸易摘要:最新行政法全文提供了对行政行为的全面规范,旨在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该法内容丰富,涵盖了行政行为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程序的规范、行政责任的承担等。对于理解与应用,需要深入研读法律条文,理解其背后的法律原则和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运用,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http://www.witscor.com/post/5167.html
3.我国现有的行政法有哪些法律咨询法律解答 主要分两种: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一般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 特别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海关法》、《教育法》等。其实通俗点来说,很多地方政府的法规就属于行政法规,所以,日常生活当中的有些问题也强调大家https://news.66law.cn/ask/10146620.aspx
4.行政法包括哪些法,法律有哪些规定行政法的相关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而国务院制定的是基于相关法律的行政法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1982803.html
5.行政法(精选十篇)行政法 篇1 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其他组织、公民以及法人。在我国行政法学中, 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是相对的概念。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中不具有行政职责, 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具有的相对性实质上是指两者拥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身份在法律性质中是有差别的。行政相对人涵括的其他法律身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s1p273.html
6.法律3.口诀“复议维持一起告,复议改变告复议”,本题是复议改变。 4.不是所有的事项都可以申请开听证会,听证事项有三条:即“大吊停”,分别为较大数额罚款(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般几千几万都可以申请)、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责令停产停业。*1. 1.(单选)下列不能由行政法调整的是()。 A.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https://www.wjx.cn/vj/wFxKKCk.aspx
7.行政法律法规大全行政法类法规大全栏目,汇聚法律中的行政法类法规供大家参考、查询,还有相关专业法律专家供您咨询。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主体及职权、行为及程序、违法及责任和救济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https://www.fljg.com/xingzhengfa/
8.依法行政探讨法律12篇(全文)在我国, 法律保留原则由《立法法》或者《宪法》进行规定, 《立法法》中对于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包括国家主权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其中主要涉及的就是法律的保护范围, 还有一些关于保留保留的事项, 在这些事项中, 没有详细说明法律保留的具体内容。在行政法法律保留原则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szyprwm.html
9.行政法的基本理论(8页)行政法的基本理论.pdf,行政法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 行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工。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行政法所规范的公共 行政的范围,会因为国家和时代而不同。传统上,国家是公共行政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行政 机关有权进行强制性和支配性的管理,国家还设置国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01/6034101103002224.shtm
10.行政法问法百科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产生与存在形式。其应包括实质渊源与形式渊源,就法律的适用而言,通常讲行政法渊源是指形式渊源,即行政法律规范的载体。凡载有行政法规范的各种法律文件或其他行政法的形式均为行政法的法源。就整个行政法的法源结构而言,包括成文法源与不成文法源两大部分。 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