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争议解决:涉外民事关系中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

原标题:涉外民事关系中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之要点分析

标签:涉外争议解决、争议解决、顾巍巍律师

序言

作者:顾巍巍吴茵陈嘉申

一、当事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的适用法律的前提

《法律适用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解释(一)》第6条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当事人选择适用法律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选择无效。”

所谓“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形如《法律适用法》第17条、第1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信托、仲裁协议的适用法律。与之相对的情形则如《法律适用法》第11条、第12条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适用法律明确为“自然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当事人无权进行选择。

可见,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选择适用法律应以“法有明文规定”为前提。

实践中,涉外合同领域是当事人最常选择适用法律的领域。《法律适用法》第41条明确授予了当事人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的权利。但当事人在合同领域实际使用法律适用条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法院将适用法院地法判断法律适用条款本身的效力

尽管我国法律对于法律适用条款本身的适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法院的审理情况来看,适用法院地法来判断当事人约定的法律适用条款的效力是我国法院在实践中的共识。

2.争议解决条款的适用法律并不必然等同于合同约定的准据法

多数情况下,涉外合同当事人不仅会在协议中约定协议适用的准据法——法律适用条款,还会约定争议解决条款。一般而言,涉外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提交仲裁裁决(仲裁条款)或提交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诉讼管辖条款)。

(1)仲裁条款——仲裁协议的适用法律须另行明确约定

《法律适用法》第18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协议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律或者仲裁地法律。”另外,《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8条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适用于解决合同争议的准据法,不能用来确定涉外仲裁条款的效力。”

因此,当事人约定的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并不当然及于仲裁条款,仲裁条款的适用法律需要另行约定,否则依据《解释(一)》第14条将直接适用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律或仲裁地法律。

(2)诉讼管辖条款——直接适用法院地法

由于当事人约定的准据法仅指实体法,而管辖的确定属于诉讼法事项,是公法的范围,法院不能适用合同约定的法院地国之外国家或者法域的实体法律决定管辖问题。(参见本文第四部分“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仅指向实体法”)

对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其《涉外商事案件审理指南》第二节“涉外商事案件的管辖”中的第四大点“协议管辖”的第7小点明确规定,管辖协议的准据法应适用法院地法。

(二)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不存在强制性规定

《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解释(一)》第10条进一步规定“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无需通过冲突规范指引而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条规定的强制性规定”。同时,第10条也对存在强制性规定的情形进行了罗列,包括:①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②涉及食品或公共卫生安全的;③涉及环境安全的;④涉及外汇管制等金融安全的;⑤涉及反垄断、反倾销的;⑥应当认定为强制性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直接适用的“强制性规定”散见于各部法律、行政法规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等。

据此,在我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做出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下,法院将径行适用该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无法通过约定其他法律来排除中国法的适用。

(三)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不损害我国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适用法》第5条规定“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据此,若当事人就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选择了他国法作为准据法,而该准据法的适用将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则该选择的准据法仍无法得到适用,这同时也是国际法上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体现。

(四)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没有构成对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避

《解释(一)》第11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一)选择方式——原则上明示,有条件承认默示

依据《法律适用法》第3条之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解释(一)》第8条第2款规定在一审诉讼程序中,“各方当事人援引相同国家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当事人已经就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做出了选择。”

由此可见,当事人选择涉外民事法律准据法原则上应以明示形式作出,但若双方在一审诉讼程序中均援引了相同国家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则可以被认定为以默示的方式对适用法律作出了选择。

《解释(一)》第8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协议选择或者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由于该法条针对的是诉讼程序,并不当然是用于仲裁程序。根据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提供的咨询意见,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庭一般也会参照该条要求当事人在庭审的辩论终结前确定适用法律。

三、当事人可选择的适用法律范围

(一)当事人选择的适用法律仅包括实体法

若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选择了所适用的准据法,尤其是选择了外国法的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该选择的准据法仅指向外国实体法,而不包括冲突规范和程序法。

1.不包括冲突规范

《法律适用法》第9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在《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答记者问》中解答“法律适用法的溯及力问题”时,提到“该法系冲突规范,其适用最终导致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法的适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案件审理指南》中也提及“准据法是指经冲突规范指定援用来确定涉外商事关系当事人具体权利和义务的特定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规范和程序法”。

2.不包括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可见,发生在我国境内的民事诉讼的准据法为该法,当事人对此不可协议排除。

同时,《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一)》第15问“举证责任应当适用法院地法还是适用合同准据法?”,最高人民法院对此的回答也印证了当事人所选择的外国法律不应包括该国的程序法,其指出,“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属于程序问题。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的当事人虽然在合同中约定了准据法,但举证责任及其后果均应适用法院地法,而不应适用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准据法。”

此外,如上文提及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案件审理指南》也明确指出准据法不包括程序法。

因此,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某国的法律作为准据法时,其选择的只是该国的实体法,不包括该国的冲突规范,不存在再经该国冲突规范指引向其他国家法律甚至中国法的情况。当事人所选择的外国准据法也仅解决案件实体问题,对于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性问题,应直接适用法院地法。

(二)当事人选择的适用法律无需与系争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有实际联系为前提

《解释(一)》第7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以双方协议选择的法律与系争的涉外民事关系没有实际联系为由主张选择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见,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原则上不以该法律与系争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有实际联系为前提。

但须注意的是,一些规定限缩了当事人可选择的准据法范围。如《法律适用法》第24条规定,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中择一适用。

四、当事人选择外国法作为准据法情形下的外国法查明

(一)当事人有义务提供所选择的外国法

《法律适用法》第10条第1款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根据这一规定,对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的,当事人负有提供该国法律的义务。

(二)当事人提供外国法的方式

(三)当事人须在合理期限内提供外国法

《解释(一)》第17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提供外国法律,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未提供该外国法律的,可以认定为不能查明外国法律。”该对于该条所指的“合理期限”,我国法律未做进一步规定,但因审判实践中法院倾向于把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作为事实证据对待(下文详述),故一般情况下会要求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外国法律,当事人也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提供外国法律的期限。

此外,一些法院会限定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供外国法,否则视为外国法无法查明。如广州海事法院在(2015)广海法初字第405号一案中认为,被告及第三人虽主张本案适用美国佐治亚州法律,但是直至法庭辩论终结前,也未提供美国佐治亚州法律的规定,故应认定美国佐治亚州法律的规定不能查明。

(四)法院认定外国法是否查明的标准及不能查明的后果

1.法院认定外国法是否查明的标准

我国法律目前尚未对外国法是否已经查明给予一个明确的标准。实践中法院普遍把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作为事实证据对待,并从认定案件事实的角度对待外国法的查明问题。《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2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律经质证后无异议的,人民法院应予确认。对当事人有异议的部分或者当事人提供的专家意见不一致的,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裁判文书写作规范》中也提及可以将外国法查明的客观事实与案件查明的客观事实一起,置于“九、根据质证认证情况,对业经查明认定的基本事实进行综合陈述”之下。

(1)是否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外国法内容

当外国法的内容作为证明对象被当事人提交至法院时,一些法院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1条、第12条的规定来审查该外国法的形式:对于在境外形成的,通常要求其已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外国法内容系外文的,应当附有中文译本。(详见附件中第7则案例)

2.法院认定外国法不能查明的后果

《法律适用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结合本所的实践经验,选择外国法的当事人提供外国法并被法院认可并接受,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从保护己方权利的角度要求适用某外国法,但在司法实践中,该外国法最终能否被得到适用仍存在一定的诉讼风险。

五、小结

综上所述,当事人在选择涉外民事关系的适用法律时,应当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前提,并且,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不得损害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构成对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避。此外,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只能是实体法,不能对冲突规范或者程序法作出选择或者约定。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对其选择的外国法负有举证责任,承担相应的举证风险。

THE END
1.涉外纠纷法律咨询涉外纠纷免费法律咨询全部地区 涉外纠纷 全部 海事海商 国际保理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外商投资 反倾销反补贴 国际商账追收 国际仲裁 海关商检 移民留学 全部咨询 法律问答 历史数据 英国寄往中国行李通过什么方式交清关费? 2024-11-30 5350 3个律师解答 你好,请问英国寄给中国的关税货物价值超过五万元需要交多少关税 2024-11-30https://china.findlaw.cn/ask/p211/
2.涉外民事诉讼由哪个级别法院管辖涉外民事诉讼通常是由中级人民法院来进行管辖的。然而,对于那些重大的涉外案件,在本辖区内有着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经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都由中级人民法院来负责管辖。基层人民法院主要管辖第一审的涉外民事案件,不过要是遇到重大且复杂的第一https://m.64365.com/question/25892241.aspx
3.民事诉讼律师事务所在线咨询电话费用涉外案件律师是专业的专业民事诉讼律师网站,主营业务包括涉外案件律师,涉外官司律师,涉外离婚律师,涉外婚姻律师,涉外纠纷律师,涉外经济律师,涉外继承律师,涉外刑事律师,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涉外商事律师,涉外贸易律师,涉外专利律师等,提供民事诉讼律师报价多少钱,事务所推荐,http://www.nkuo.cn/msssls/
4.也论“默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之解析【摘要】:《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以"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之内容对法律选择的方式加以限制,确立了"明示选择"的地位。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在其涉外民事立法中肯定了"默示选择"的价值,承认或有限度地承认"默示选择"。"默示选择"并非是"不选择",更不是法官代替当事人来选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GZ201302013.htm
5.北京民事法律咨询免费律师在线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任莎莎律师 河北威仑律师事务所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由于一般进行公诉的案件在证据力方面被告人很难翻盘胜诉,如果一味作无罪辩护,实际上对被告人是相当不利的。 北京民事法律咨询免费律师在线相关内容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民事法律咨询免费律师在线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https://m.471.cn/zt/2268538.html
6.法律包法律咨询律师一对一服务法律包falvbao.cc 一个专业的法律资讯网站,能够为各类法律业务提供专业的法律知识及免费的法律在线咨询服务,致力于成为便捷、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网站。http://www.falvbao.cc/
7.国际私法上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探析110网律师(1)最密切联系原则具有灵活性,克服了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的呆板和僵硬性。 最密切联系原则克服了传统硬性冲突规范的弊端,将主观与客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与法律关系的各种客观因素结合起来,增强了法院处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灵活性,给法律冲突的解决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方法,顺应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灵活多变的形势,有利于国际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336.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全文下载遗产继承法规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第三条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 第五条外国https://www.fabao365.com/yichanjicheng/814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为明确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合理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http://www.lx0797.cn/zc?article_id=111703
10.法律咨询律师在线咨询法律咨询平台法律咨询就到众说法律咨询平台,快捷的24小时法律咨询网,为各地有法律咨询需求的公众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涵盖国内现行法律法规的专业法律知识,20万法律工作者为您解决所有法律问题https://www.shuolaw.com/
11.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规定于伏海律师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规定一、涉外民事诉讼中送达的特殊规定涉外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在涉民事诉讼中,依照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包括涉外民事诉讼文书的域内送达和域外送达。当事人在我国领域 https://www.lawtime.cn/info/minshi/mssslunwen/2010121412477.html
12.北方工业大学2024年考研招生法学(030100)主编或合著《国际私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际私法教程 》《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教材专著。在《河北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国际法学论丛》等刊物发表《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实体私法条约的适用》、《国际商事惯例的性质研究》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一带一https://wf.ncut.edu.cn/info/1025/5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