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反诈宣传覆盖面越来越宽,诈骗分子再次将矛头瞄准了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对网络和科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偏弱,骗子只要报出其身份信息就能获取其信任,骗取钱财。因此,中老年人也再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灾区。为此,我们专门整理了当下针对中老年人的骗局,帮助咱们的长辈一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享幸福晚年。
PART01
投资理财骗局
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并假冒“导师”诱导其进行投资,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最终无法提现。
关键词:“导师”,高回报,低风险
PART02
冒充公检法骗局
关键词:“安全账户”,身份被冒用,涉嫌犯罪
PART03
冒充亲人骗局
诈骗团伙通过境外号码来电,假借孙辈的身份,利用老人疼爱孙辈的心理,以“打伤了人”“被警察抓走”“开车撞伤人”等突发事件为由编织骗局。与以往需要老人转账汇款不同,此类诈骗手段变成了“委托朋友”上门拿钱。
关键词:境外号码来电,家中孙辈“违法”,不能告诉家里其他人
PART04
冒充客服骗局
诈骗团伙伪装成各网络平台客服,借口老人开通了平台会员,如不取消则会被持续扣费,从而诱使老人一步步落入圈套中,再通过共享手机屏幕或提供验证码等方式,从老人的银行卡、支付宝等处扣款。
关键词:平台客服,会员,共享屏幕,不取消会被持续扣费
1.老年人通常有一定的积蓄和投资需求,他们希望在晚年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回报。
2.老年人往往缺乏风险意识或投资经验,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经常因点击了虚假链接,下载了虚假APP而不自知。
1.老年人应警惕任何“低风险投资”“高息回报”“快速致富”的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前要充分了解行业或经营项目的资信、经营范围、业务活动等,判断是否符合正常的经营规律和商业逻辑,是否具备高回报能力。
2.家人应告知老人,如无法通过声音辨别来电,可用亲友小名、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提问验证。对于对方提出的各类突发状况,务必联系其他亲友进行核实,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对于对方提出的转账汇款或取钱要求,务必与家属亲友商议后再做决定,不可直接转账汇款或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