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公司登记备案必看(七大情形终止登记)

这也是中基协第一次完整且系统地披露了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的监管规则,并在登记备案系统中完善信息提示,此举被私募行业人士称之为“十分贴心”,将大为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工作效率。

据了解,中基协未来将增加一线业务人员配置,进一步提高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效率。

岁末已至,中基协发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总结梳理了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的监管要求,也被中基协称作“温馨提示”。下文来逐一梳理八大方面的要点:

1、申请机构总体性要求

不可作假!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切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协会约谈管理人员、现场检查,申请机构应当予以配合;申请材料与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和从业人员管理平台填报信息一致。监管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机构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及持续信息更新中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及信息(含系统填报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3、申请机构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及持续信息更新中,应认真阅读系统提示,申请材料在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下应保持与系统填报信息(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和从业人员管理平台)一致,填报材料和系统信息应前后自洽,重要章程、制度文件、说明材料应签章齐全。

2、申请机构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所需基本设施和条件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实收资本/实缴资本比例达到注册资本/认缴资本的25%,这是底线!申请机构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场所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域的,不影响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监管具体要求如下:

针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实收资本/实缴资本比例未达到注册资本/认缴资本的25%的情况,协会将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中予以特别提示,并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中予以公示。

私募高管均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私募基金合规\风控负责人不得从事投资业务;私募找“外援”、“、高管兼职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监管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等的要求,从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其高管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总经理、副总经理、合规\风控负责人等)均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从事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2名高管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其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合规\风控负责人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合规\风控负责人不得从事投资业务。

(1)不得在非关联的私募机构兼职。

合法合规是私募的生命线,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生部分重大事项变更,需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提交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监管具体要求如下:

1、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生部分重大事项变更,需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提交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应按照《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指引》对申请机构的登记申请材料、工商登记情况、专业化经营情况、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关联方及分支机构情况、运营基本设施和条件、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外包情况、合法合规情况、高管人员情况等逐项发表结论性意见。

6、私募基金管理人不予登记情形

私募自律管理进一步完善,这六类情形将不予登记:

2、申请机构提供,或申请机构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第三方中介机构等串谋提供虚假登记信息或材料;提供的登记信息或材料存在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的。

4、申请机构被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

5、申请机构的管理人员Zui近三年存在重大失信记录,或Zui近三年被中国证监会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

6、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7、被不予登记机构及所涉律师事务所、律师情况公示工作机制

基金业协会近日公式,第一批73家私募申请机构不予登记,62家律所被“通报”,131名律师被“点名”。在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制度基础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一步公示不予登记申请机构及所涉律师事务所、律师情况,并建立以下工作机制:

1、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定期对外公示不予办理登记的申请机构名称及不予登记原因,同时公示为该机构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事务所及经办律师名单。

THE END
1.我来告诉你中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想象一下,你要是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感到一片迷雾。你可能会想,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它的法律法规可谓是繁复无比。但别担心,这里我就来告诉你一些基本情况。 首先,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宪法、刑法、民法典和行政 法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不仅包括了对公民个人权利义务的规定,还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8345.html
2.中国的法律名称?(多点)#15962617167#:中国卫生网医师多点执业可以吗 柘龚炒:目前根据国家法律不可以进行多点的执业,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执业。 #15962617167#:将使用哪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柘龚炒:你所述的债权转让应当属于合同之债,一般情况下应当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根据你所述的情况,如果双方对此均未能达成一致,且该债权http://tt.ye-su.cn/yy/advteaeasaessde2n2t.html
3.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劳动人事关系相关规定:关注职工基本权利,如工作时间限制、休息休假制度、新老员工待遇差异化调整政策等。 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系统地支撑着。而且,这些条款不仅仅停留于纸面,它们被赋予了强制性,从而成为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一个硬指标。 https://www.cojznovtpy.cn/ke-yan-xiang-mu/319362.html
4.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该知道的那些简单法律事儿在我们平凡的日子里,法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每一步的选择和行动。然而,有的人可能会问: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这不仅是对法律的一种好奇,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法律。简单来说,法律就是规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稳定而制定的规定。这就意味着,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2369.html
5.中国最新法律概览概览与解读新闻动态摘要:中国最新法律概览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法律更新和发展。包括民法典的出台,完善了民事法律制度;刑法方面的修订,加强了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针对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新法规,体现了中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努力。这些法律更新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益,并推动国家的可http://www.meixquan.cn/post/6023.html
6.优秀应用法学论文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对2017-2023年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的法学论文进行严格筛选,每届各推选出2000篇进入评审,邀请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法律实务及理论研究部门的资深专家,按照专业领域,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终评等程序,并专门成立由法律实务部门资深专家及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77669.shtml
7.民法总则通过开启中国民法典时代北大法律信息网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这是总结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我国宪法确立了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原则。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必须在民事法律中予以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568%20
8.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教案(精选8篇)3、我们把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称做基本权利和义务,它是公民最主要的、必不可少和最低限度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享有其他法律规定的具体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基础。 (二)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公民的平等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otb25d5.html
9.《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设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教案国籍的取得与丧失;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八大基本权利;五大基本义务;人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教学方法、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 教学学时:1学时 【教学内容】 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http://cooco.net.cn/zuowen/1110209.html
10.曹全来:中国法律现代化的道路国际经济法网一.中西法律传统的基本差异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内在动因 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固有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的原因,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在中华文明独立存在与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本民族文明的一种特性,中国本土的传统法律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顽强地存在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只是到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331.htm
11.法治中国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https://baike.sogou.com/v67941163.htm
12.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4、试述如何正确领会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5、论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实行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7、试述问责法治化的必要性8、论述中国实现问责法治化的条件10、试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一)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依法…… 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https://www.wm114.cn/wen/139/27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