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记者走进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看见这一幕:村民何某拉着妻子的手,连声赔礼道歉:“请大家放心,我再也不动粗了。”
因何某的妻子李某在城区餐馆打工,很少回家。何某心生怨气,争吵中打了李某一耳光。
“夫妻间要彼此信任。心寒了,家就散了。要换位思考,好好把两个孩子供出来。”
经过多次释法明理,何某打开了心结,当众向妻子道歉。李某也认识到对丈夫关心不够,表示以后每周回家,何某负责接送。众人相视一笑,化解了这起家庭纠纷。
“警所联动”巧化解
金鼎山镇占地广、村组多,人员分布散,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8村1居124个村民组3.8万余人。
金鼎山司法所以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载体,把派出所刚性执法与司法所柔性治理结合起来,建立矛盾线索、重点警情“三向通报”机制,镇平安法治办组织综治中心、“两所”负责人、包村民警、人民调解员、综治专干等开展复杂矛盾、重点警情会商研判、分流处置。同时,建立“重点人员”联管联帮机制,定期联合入户走访,开展法治宣传、心理疏导、谈心谈话,及时掌握“重点人员”思想动态、家庭现状、活动轨迹,切实降低发案风险。
“庭所联动”促和谐
“没想到,这事情可以这么快解决,给法庭和司法所点赞!”张某在案件了结后激动地说道。
金鼎山司法所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庭”协调联动机制作用,构建以联调联动的集约化解纷体系,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让当事人省时、省事又省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努力以联动调解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作为,切实从源头治理辖区矛盾纠纷成诉问题。
一村一支调解队
近年来,为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处,金鼎山镇司法所联合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成立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设置来访接待、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心理咨询等规范化阵地,努力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调解室是村级矛盾纠纷处置的主战场。”谈起矛盾调解,倪文江语不停歇。我们联合村委会、包村民警、人民调解员,提供“一站式”警务与法律服务,同时联动镇级主管部门,实现了仁遵高速63件遗留问题就地化解、依法化解。
“辛苦他们跑了好多次,总算把事儿解决了。”谈起土地纠纷,村民李某伤透了脑筋。
去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垮了李某与邻居承包地的土坎。两家土地虽以坎为界,但都不能提供材料证明垮塌区域归谁所有,为此经常发生口角。
倪文江说,村里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小事处理不好,就成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通过与村委会、派出所、国土所联合走访核实,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劝解,多次努力后双方总算握手言和,重新丈量了土地,划定了地界。
“村里这支专业调解队伍,既进得了门、又说得上话,很多矛盾纠纷调解达到了议案说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