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销”骗局大揭秘,让健康来得简单些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在2017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几起保健品会销案,一时让国产保健品进入了“寒冬岁月”。么,“会销”到底是怎么个销售法?销售的又是什么东西?在全国各地,每天都有向老年人推销各种各样产品的会议,这些会议上销售的都是保健品和食品,仅仅具备均衡膳食营养、增强免疫力等普通的保健功能,可是这些公司为什么能向老人推销出如此多的产品呢?这得力于他们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会议,在会议上销售他们的产品,这种营销模式业内称为会销。

免费赠鸡蛋、开会送挂面、排队领铝盆这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时常发生在老年人的身边,以老年人为目标的“会销”骗局先施以小恩小惠,再通过表演让参会老年人上钩。老年人本想捡便宜,却花高价买了保健品,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到手的商品不过是价值上百元或几十元的产品。

不但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还可能因此延误病情,当被害人恍然大悟时,早已人去楼空。“会销”骗局怎么破?来,先了解它的模式及特征再对症下药。

“会销”模式大揭秘

牛大妈,这么早出门去锻炼身体呀?

不是不是,×××那免费赠鸡蛋,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去看看。

是呀,还有这好事?

丫头,你天天上班这些好事哪知道呀!这不前些天×××公司开健康讲座,说是只要去听就送挂面,我去听了,不但学了些健康小知识还拿回了两包挂面!

哦哦。

相信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很熟悉,我们身边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好多老年人排队去某个地方听健康讲座,听完后还能拿回一些小礼品。这就是“会销”的典型营销场景,但“会销”具体有哪些模式呢?

“健康讲座”模式

通过发放小礼品、抽奖卡等,以开展健康讲座为名吸引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其间,兜售人员对老人们嘘寒问暖,通过“插卡”“晃货”(晃货即交一笔现金,第二天全额返还并附赠礼品;插卡即预交少额现金,能拿到一张卡片,第二天全额返还预交费用,然后再从卡片中抽奖)等手段拉近关系,博取老年人信任,多日重复操作,但在最后一天会高价兜售廉价保健品一类的商品,并在收款后立即消失。

“鸿门宴餐推”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分两步,首先以开健康养生、讲孝道之类的讲座为由,引诱老年人,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再向他们介绍保健产品。然后,从中挑选一批深陷其中且有消费能力的老人,邀请他们去会餐、旅游等,在此过程中推销产品,从中牟取高额利润。

“会销”骗局特征盘点

以传授保健知识为幌子

开始讲课只讲健康知识或生活小妙招,并不是直入主题的讲要卖的保健品、药品等商品。

赠送便宜物品吸引人群

每次会议结束,所有人都可以免费领取几颗鸡蛋,或几包挂面等便宜物品,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有带新人入会的,可以得到稍多的便宜物品。

“专家”忽悠,会托上阵

一些商家宣称邀请头衔较多的“专家”,虚构“专家”头衔,不是国家级就是世界级的“学者”,使听课者深信不疑。由“专家”向开会老人讲授健康知识,引出要卖的产品,大肆吹嘘产品的性能,宣称能包治百病等。会托在会上讲授购买后用的“神效”,现场大量购买,让听会老人信以为真。

反复洗脑,善用感情牌

会托在会上反复讲授购买人用后“神效”的同时,再用反面事例告诫大家不用的后果,通常用癌症吓唬人。再加上一口一个“爸爸”“妈妈”地叫着,使很多老年人难以招架,心甘情愿地掏钱。

知名律师:监管存空白让骗子钻了空

会销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营销方式,一般持续3~5天,分前期宣传、举行讲座、出产品、客户后期维护(“家访”或给老人“送温暖”)等四个环节,但是现在却被骗子们当作行骗的手段。

据了解,目前工商部门打击违法推销保健品主要看是否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但很多情况下商家有正规的手续,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销售人员往往是暗地里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收集证据非常难,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否则这种虚假宣传很难取证。

心理专家:老人认知不够关怀不足

保健品销售骗局中,老年人为何总是“受伤”?对此,心理咨询师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老人“着魔”保健品的情况作了分析,归纳了多方面的原因。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很多老人在健康恐吓、利诱、情感攻势等营销手段面前缺乏抵抗力,甚至心甘情愿被“忽悠”。

从认知能力来说,随着认知能力的退化,不少老年人的知识结构跟不上社会发展节奏,辨识能力不足。由于信息处理能力较弱,在突然获取大量新信息的时候,往往选择盲从。在接受信息时缺乏批判精神,对于所谓“权威”的专家声音更是深信不疑。一旦观念形成,很难再去信任和听取不同的声音。

此外,老年人面子观念比较重。研究发现,老年人自尊心比较强,渴望获得认可与赞许。还有一些老人因为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买了,自己不买就落伍了。

更重要的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不足,给了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子女不在身边,防范意识变弱,缺乏亲情关怀,使老人极易中招,陷入“温柔陷阱”。

对于家中有“着魔”保健品的老人,心理咨询师也给家属支了几招:家人要常回家陪陪老人,多跟老人沟通,讲讲媒体上曝光的买保健品上当的案例。经常提醒老人,这些都不能治病。让老人做一些锻炼或者陪老人一起锻炼,这才是真正的健身强体、不生病之本。还可以让老人多看看正规科学的养生讲座,了解正确的养生之道。

消协:敛完钱财人去楼空自认倒霉不敢声张

消费者维权一直存在着法制不完善、维权成本高等事实。这一现状也给不法经营者制假售劣减轻了压力,甚至打开了方便之门。许多消费者在察觉到上当受骗之后,一方面碍于面子,不敢对外声张;一方面考虑到维权的道路之艰难,不得已忍气吞声。这些行为都间接助长了骗子们行骗的气焰。

工商:营销团伙越打越精

据工商所负责人介绍,对这种靠“情感营销”来向老人推销保健品的公司和组织,工商所查处、打击过多次,对方每被查处一次,就学到一些政策法规,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规避。

把产品带回工商所查资质,对方几乎能拿出合格证。另外,之前经常出现的各种传单、杂志,现在也难觅踪影,推销员往往是把老人召集到现场,进行口头宣讲,即便其中有虚假内容,也很难取证。

市场监督管理局:“会销”这么破局

虽然“会销”这种形式并不被国家法律所禁止,会议的营销模式开创了中国式营销的先河,铸就了如脑白金、三株口服液、清补组合等等一系列营销神话,但却被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向老年人推销毫无保健甚至医疗效果的产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会销”形式并不被法律所禁止,但在此过程中,大肆宣扬兜售商品的功效,夸大使用性能,虚构包治百病的说法都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目的是骗取钱财,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涉嫌诈骗犯罪。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及时举报

无论是参与的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发现此类活动,就及时向公安、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报警,不要以我没买,我没上当,不关我事的心态置之不理。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及时举报,一定没有不法商家的生存之地。

子女应多关爱家中老人

许多子女在外上班,一天难得见一次面,有些甚至一周、一个月都见不到,老人独自在家难免会产生孤独、寂寞情绪,这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空荡荡的房间和热闹的“会议营销”平台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很多老年人才乐意去。子女和社会要多关心空巢老人。子女的关爱也是重要的保健品,不能让骗子代替行孝。要帮助老人提高鉴别真伪的能力,避免轻信、误信;要鼓励老人多参加科学的健康普及活动,以正确的方式养生、治病;要常回家看看,避免让老人感到孤单,让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多方联动共同防范

谎称国家老年人协会或以各种名义举办讲座,由冒充医疗权威的伪专家出面,推销远超于成本价的保健品,这样的行为不属于骗销,确已涉嫌诈骗。2013年以来,法院审理的涉老诈骗案件逐渐增多。多起案件审理中,受害的老人明明上了当,还恳请法官不要告知子女。老人的生活环境、信息传播状况不如年轻人。因为信息不对称,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法律毕竟是最后一道防线,防止老人上当受骗,需要社会多方联动,防患于未然。

最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提醒消费者,警惕经营者打着老年协会旗号,以免费讲座、健康活动为诱饵推销保健食品。广大老年朋友在购买保健食品之前,首先应查看其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认清真实资质。其次查看保健食品,仔细阅读说明书,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最后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商家提供正规发票,便于维护自身权益。

尊敬的用户,您未能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号,请重新注册!

THE END
1.目前法律漏洞,目前法律漏洞有哪些,当前我国法律漏洞盘点,不容忽视法律漏洞是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法律漏洞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实施效果,从而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https://www.gangyuanguandao.com/post/293.html
2.Google中国月底关闭?探究背后的博弈谷歌公司的副总裁兼副法律顾问尼科尔·王也认为上诉到WTO非常值得考虑,她表示中国要求网络公司对搜索结果进行自查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 WTO尚存法律空白 目前,WTO对互联网内容监管尚未做出任何法律规定,而国际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则明确规定各国对文字内容拥有审查权。全世界已有164个国家承认该文本,其中包括中国和美国。http://www.cb.com.cn/index/show/sd/cv/cv13436001310/p/s.html
3.质询小结范文9篇(全文)然而, 相关法律对质询案提起的时间的限制, 阻碍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那么, 质询案能否在人大会期以外的时间提起呢?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 现有的法律同现实的需要之间产生了一道亟需弥合的裂缝。 (二) 程序性规定空白 虽然相关法律中对质询权作出明确规定, 但对质询权的制度设计比较“粗线条”。质询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jngw5dm.html
4.相关法律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授权政府先行制定【单选题】构成前房的部位有(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尽职尽责的关键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成分主要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法律与烹饪人员从事的工作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壁的中层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8fd31b010ab042b48b483b0ea7cab741a2.html
5.国际经济法网C、投保人自己 D、受益的的继承人 29、北京某公司经理王某携带以新加坡某银行为付款银行的汇票一张,赴东南亚办理业务,途中在香港不慎将该汇票丢失。失票人王某请求保全票据权利适用何地法律? A、中国 B、新加坡 C、中国或者新加坡 D、香港 30、下列处置集体土地的行为中,哪一项无须经过人民政府审批?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809.htm
6.巴哈马岛介绍巴哈马岛怎么样→MAIGOO百科为便于识别,海关官员均穿制服。男性官员穿黑色长裤和白色衬衫(长袖或短袖),黑色或金色肩章上镶有“巴哈马海关”字样,女性官员穿黑色裙子或长裤,肩章与男性官员的相同。 巴哈马海关规定的不准入出境的物品主要有哪些? 根据巴哈马海关的有关法律,对一些物品的进出口采取限制或禁止的措施。 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2250.html
7.隐私问题1.2 插件法律信息中没有用户协议检查平台配置。 查看iot 平台上,是否正确配置用户协议链接。 检查插件代码中是否隐藏了相关选项 如果插件内将 hideAgreement 配置为 true,请修改为 false。 确定是否 Android、IOS 两端都有问题。 抓包查看获取用户协议链接的接口的返回情况(手机操作过程记得录屏)。 参照上文 2.6 云端https://iot.mi.com/new/doc/accesses/direct-access/extension-development/troubleshooting/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