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明清百姓为何爱打官司?

据我这些年来的阅读发现,在明清时期,老百姓对法律好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在意,或者说他们是非常在意法律的。

官方法律宣传

在朱元璋颁行的《大明律》里,即有“讲读律令”的条文。这条规定,官员不但要讲读律例,而且还要通晓律意,否则将会受到制裁。对老百姓而言,如能通晓律例,在普通犯罪时,即可免罪一次。清代也有这样的律文。

朱元璋对于《明大诰》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谢应芳《龟巢集》卷八载有“读大诰作巷歌”语云:“挂书牛角田头读,且喜农夫也识丁。”这里的“挂书”之“书”,即《明大诰》。同书卷七尚有“周可大新充粮长”七绝一首,语曰:“田家岁晚柴门闭,熟读天朝大诰篇。”足见,《明大诰》流传之广泛,以至牧童、农夫都在习读《明大诰》这部明太祖“钦定”的特别法。

与此同时,在通衢要道和众人聚会的地方,还会张挂相应的法律文本,以便老百姓知晓法律。有时,老百姓还因不知道法律而被官府免于处罚的。《明实录》记有永乐二年的一个有趣故事:大理寺官员奏:“市民以小秤交易者,请论违制律。”皇帝问工部官员:“小秤之禁已申明否?”答曰:“文移诸司矣。”又问:“榜谕于市否?”答曰:“未。”皇帝就说:“官府虽有令,民固未悉知之。民知令,则不犯;令不从,则加刑。不令而刑之,不仁。其释之。”

书籍中的法律

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也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比如,明清时期有很多商业用书,除了介绍商业知识,也会介绍一些法律知识与文书知识。原因很简单,商人要做买卖,当然要订契约。

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同样不乏法律故事。甚至,在儿童的识字课本中,也会介绍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例如,晚清刘树屏编撰、吴子城绘图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书,对“斩”和“绞”等刑罚,不但作了字面上的释义,而且还配有图像,非常直观,便于儿童识字和记忆。

可以想象,如果老百姓不在意法律,那么以“射利”为志业的书商,为什么要去编那些法律书籍?

明清“诉讼社会”

著名的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在《近代化与法》一书中,曾经专章讨论了日本人的法律意识。从诉讼率的视角,考察了日本人的法律意识。在他看来,如果一个社会的诉讼率低,那么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就弱;反之则强。

中国古人的诉讼意识是怎样的呢?《水浒传》里,武大郎被潘金莲、王婆、西门庆合谋害死后,武松就去调查取证。刚开始,他想走司法程序,就去找卖鸭梨的郓哥,盘问他怎么回事儿;接着,又找到了仵作行的团头何九,取了武大郎的骨头以及西门庆的贿金。取证后,武松找了一个陈代书,请他写状子,因为代书是专门帮别人写诉状的行家。之后,武松再去县衙告状。可是,县衙里的胥役因为收了西门庆的贿赂,就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诉讼。到最后,武松只得采取“私力救济”的办法,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可见,小说中的武二郎,对诉讼程序并不陌生,这是否意味着,当时的老百姓已具备较好的法律意识呢?我的答案:是。实际上,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诉讼已经不陌生了。也因此,有学者声称,明清时期,中国已经是一个“诉讼社会”。

可以用来佐证“诉讼社会”的证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讼师非常活跃。讼师不仅在城市开设歇店,招徕生意,而且还出没于穷乡僻壤,甚至还搭建了跨区域的业务网络。能干的讼师,可以置起家业,即使“菜鸟”讼师,也能养家糊口。

二是“官代书”制度的形成。官府设置官代书,有两种功能:(1)帮诉讼两造(专指涉及诉讼关系的原告和被告)写状子;(2)通过官代书来抑制讼师。不过,由于官代书的法律素养不佳,考试的录取标准,只是粗通文墨而已,因此他们很难起到遏制讼师的预期效果;相反,讼师文化素养较高,脑子也够机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官代书提供法律服务,两造还是要找讼师帮忙写状子。

三是诉讼率的日趋高涨。以乾隆时期为例,全国设置了约1500个州县,人口约有三亿,平均每个州县约有20万人。那么,每个州县要审理多少个案件呢?大约每年有一两百个案件。当时的家庭规模,是五口之家。每年约有二百个家庭会有一起诉讼案件;10年下来,约20个家庭即有一起诉讼。可见,这个比例不低。

中国人性情温和,爱好和平,儒家又特别倡导“无讼”的社会理想。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诉讼案件呢?从抽象层面来看,这些说法固然不错。然而认真思索,它们又有不小的问题。因为,老百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个个都是“君子喻以义”的;相反,因物质资源匮乏而导致的生存压力,势必产生“小人喻以利”的现象。在《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中,作者曾说:在中国农民的眼里,每一粒稻谷都是珍贵的。在这种情况下,当自身利益受到了侵犯,诉诸衙门也就不可避免。要之,君子道德与无讼理想,一旦遭遇物质利益的挑战,也就难免落荒而逃。

州牧很忙

甚至,当我们读到类似“调处息讼”的话语时,亦切不要以为,这完全是对于“无讼”理想的追求。实际上,它更有可能是由于州县牧令忙不过来,乃至是因“自图安逸”而拒绝受理案件。明清时期的牧令,不像现在的法院,他们是瞿同祖先生所谓的“一人政府”,必须承担征收赋税、官学教育、社会治安、灾荒赈济、公共工程,等等的各项事务;甚至,牧令晚上还要打着灯笼跟衙役一起巡查城里的治安。

即使以司法实践来讲,他们要负责缉捕案犯、检验尸伤、勘查现场、审理案件、管理牢狱等事。除了审理数以百计的民事案件,还要审理十起八起的命盗案件。像广东省的南海县,一年发生的刑事案件就很多,清代知县杜凤治在日记中曾经提到,单是强盗案件,一年就有80来起;一次执行死刑,也有17人之多。与南海相比,番禺稍微好些,命盗案要少一半。

这样看来,国家法律与州县牧令倡议“无讼”的社会理想,均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而非一味地道德宣示。

当然,由于明清中国尚处在农业社会,也是一个乡土社会,毕竟与现代社会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以现在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诉讼意识去衡量他们。否则,即会出现“厚污古人”之事。

THE END
1.法律常识书籍排行榜京东JD.COM为您提供法律常识书籍销量排行榜、法律常识书籍哪个好、法律常识书籍多少钱等相关资讯,从法律常识书籍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面比较,为您推荐优质法律常识书籍产品!https://m.jd.com/phb/key_171326b69dfe7fd32617.html
2.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APP推荐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下载豌豆荚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榜单为您提供最新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大全,这里不仅有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法律书籍免费阅读有哪些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1045349/
3.2024年法律书籍排行榜性价比法律书籍排行榜2024前十名玩物派为您提供2024年法律书籍排行榜,我们通过各大品牌法律书籍产品的销量、口碑、人气等数据评选而出,以真实的数据带您了解性价比法律书籍排行榜2024前十名,告诉您现在性价比最高的法律书籍有哪些,推荐现在值得入手的法律书籍。https://www.wanwupai.com/product/listp_58818_993.html
4.四川师范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籍有哪些?考哪几科?④497法律硕士 四、参考书籍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国法制史》编写组《中国法制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四川师范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籍有哪些?考哪几科?】的有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资讯,请登录高顿考研考试网站查询。https://m.gaodun.com/kaoyan/1456975.html
5.适合普通上班族读的法律类的书籍有哪些?法律,因这些书籍,因为你们,而更加可爱~ 教育 2022-09-26 人人都要知道的劳动法:职场法律常识一本通 推荐:【编辑推荐】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帮您缓解视觉疲劳通俗有趣的对话设计,助您轻松学习法律知识【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丰富,覆盖劳动纠纷的方方面面,包含劳动关系确认、劳动保护、工时工资、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https://www.hljgvc.com/kyq/58286.html
6.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2024年第三季度法律法规公布情况数据分析报 抵押权强制管理实现方式的规则构造 论数罪并罚原则的优化及其适用 反思以后果为导向的司法裁判思维 刘磊,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司法制度、基层法治、中国宪法。在《政治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环球[详情]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7.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籍你要看的是专业书籍而不是一些法律···例如你要看宪法学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然这个法https://wenwen.soso.com/z/q603239005.htm
8.宪法学学科体系宪法总论宪法学读物宪法教科书籍清华大学最新商品 精选商品 最火商品 正版 债权人行动攻略 债务清收实务操作指南 2019新债权人团体利益保护之董事义务与责任法律工具书民 价格:¥38.80 不可不知的1000个法律常识(精装) 法律书籍 法律基础知识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全知道 学会打官司 价格:¥21.80https://www.netshop168.com/goods-71827.html
9.城乡居民消费调查问卷8篇(全文)33、您一般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获取绿色消费知识(可多选)() A、电视、网络等B、媒体、书籍、报刊、杂志等C、课堂教育D、宣传海报E、家人、朋友、同学F、产品包装G、其他 34、以下行为,您能做到几项?(多选)() A、了解相关的绿色消费知识B、具有丰富的绿色消费生活常识C、总是主动关注绿色消费的最新信息D、有购买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mn5mcp9.html
10.法制大队为办案民警购置法律专业书籍,着力提高民警执法能力为进一步深化宜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办案民警的法律业务水平,帮助民警掌握刑事案件办理的有关新规定,全面提升民警的执法办案能力,宜君县公安局法制大队结合各执法部门执法工作实际,及时订购了最新法律工具书籍,发放给办案单位。 根据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变化的实际,法制大队为执法办案部门以及县局机关各科室统一发放了由中https://www.meipian.cn/260zq3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