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4号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已经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19年12月30日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

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第三条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责,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的内容。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

第五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应当坚持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按照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依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第七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财政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资金的预算管理,根据经批准的预算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政府投资资金。

公安机关负责及时受理、侦办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依法处置因农民工工资拖欠引发的社会治安案件。

第八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按照职责依法维护农民工获得工资的权利。

第九条新闻媒体应当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法规政策的公益宣传和先进典型的报道,依法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引导用人单位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第十条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章工资支付形式与周期

第十一条农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具体支付日期,可以在农民工提供劳动的当期或者次期。具体支付日期遇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的,应当在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前支付。

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未能在支付日期支付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支付。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至少保存3年。

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时,应当提供农民工本人的工资清单。

第三章工资清偿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

第十七条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招用农民工,农民工已经付出劳动而未获得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用工单位使用个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未依法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的单位派遣的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用工单位清偿,并可以依法进行追偿。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将工作任务发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所招用农民工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用人单位允许个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导致拖欠所招用农民工工资的,由用人单位清偿,并可以依法进行追偿。

第二十条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不清偿的,由出资人依法清偿。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时,应当在实施合并或者分立前依法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经与农民工书面协商一致的,可以由合并或者分立后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清偿。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被撤销或者依法解散的,应当在申请注销登记前依法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未依据前款规定清偿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主要出资人,应当在注册新用人单位前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第四章工程建设领域特别规定

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工程施工合同,应当约定工程款计量周期、工程款进度结算办法以及人工费用拨付周期,并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要求约定人工费用。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将工程施工合同保存备查。

第二十五条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分包合同,应当约定工程款计量周期、工程款进度结算办法。

第二十六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该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

开设、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有关资料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妥善保存备查。

工程完工且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公示30日后,可以申请注销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账户内余额归施工总承包单位所有。

第二十八条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应当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具备条件的行业应当通过相应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管理。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的人员,不得进入项目现场施工。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工程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实施监督管理,掌握施工现场用工、考勤、工资支付等情况,审核分包单位编制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表,分包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当建立用工管理台账,并保存至工程完工且工资全部结清后至少3年。

第二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并将人工费用及时足额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加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监督。

因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建设单位应当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第三十条分包单位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

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工程建设项目转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第三十一条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

分包单位应当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并编制工资支付表,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后,与当月工程进度等情况一并交施工总承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分包单位编制的工资支付表,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直接将工资支付到农民工本人的银行账户,并向分包单位提供代发工资凭证。

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银行账户所绑定的农民工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用人单位或者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变相扣押。

第三十二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存储工资保证金,专项用于支付为所承包工程提供劳动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

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存储办法,对一定时期内未发生工资拖欠的单位实行减免措施,对发生工资拖欠的单位适当提高存储比例。工资保证金可以用金融机构保函替代。

工资保证金的存储比例、存储形式、减免措施等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证金不得因支付为本项目提供劳动的农民工工资之外的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

第三十四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下列事项:

(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日期等基本信息;

第三十五条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因工程数量、质量、造价等产生争议的,建设单位不得因争议不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拨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施工总承包单位也不得因争议不按照规定代发工资。

第三十六条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或者分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清偿。

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和个人以施工单位的名义对外承揽建设工程,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单位清偿。

第三十七条工程建设项目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工程建设等法律法规,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清偿。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司法行政、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的工程项目审批、资金落实、施工许可、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信息及时共享。

第四十五条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将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并依法为请求支付工资的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

用人单位有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必要时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媒体公开曝光。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有关部门应当将该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交通出行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

拖欠农民工工资需要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的具体情形,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第四十九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或者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限制其新建项目,并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国家信用信息系统进行公示。

第五十条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就拖欠工资存在争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依法由其保存的劳动合同、职工名册、工资支付台账和清单等材料;不提供的,依法承担不利后果。

第五十一条工会依法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请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十二条单位或者个人编造虚假事实或者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农民工工资,或者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货币支付农民工工资;

(二)未编制工资支付台账并依法保存,或者未向农民工提供工资清单;

(三)扣押或者变相扣押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银行账户所绑定的农民工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

(一)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规定开设或者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

(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规定存储工资保证金或者未提供金融机构保函;

(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未实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

(一)分包单位未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编制工资支付表并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

(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实施监督管理;

(三)分包单位未配合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其劳动用工进行监督管理;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实行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制度。

(一)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二)建设单位未按约定及时足额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拨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

(三)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拒不提供或者无法提供工程施工合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有关资料。

第六十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未经批准立项建设、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擅自增加投资概算、未及时拨付工程款等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除依法承担责任外,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约谈建设单位负责人,并作为其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一时难以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或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逃匿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动用应急周转金,先行垫付用人单位拖欠的农民工部分工资或者基本生活费。对已经垫付的应急周转金,应当依法向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进行追偿。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建筑领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须知

一、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要完善那些保障工资支付制度?

答:分别有“农民工工资专户账户制度”、“农民工工资委托银行代发制度”、“农民工实名制系统管理制度”、“工资保障金制度”、“维权告示牌制度”、“按月发放工资制度”、“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制度”和“缴纳建筑工程工伤保险制度”共八项制度。

1、明确人工费用拨付比例和周期。

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第24条第二款)

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款计量周期、工程款进度结算办法以及人工费用拨付周期,并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要求约定人工费用。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2、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账户制度”。

责任主体: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第26条)

建设单位必须与总承包单位共同在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以下简称“专用账户”,实行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将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按合同单独拨付到“专用账户”。“专用账户”资金专项用于支付人工费用。

3、实行农民工工资委托银行代发制度。

责任主体: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服务银行。(第31条)

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和“专用账户”开户银行三方签订农民工工资代发协议。由银行通过“专用账户”按月将工资划拨到农民工本人的银行账户中。

实施工程分包的,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农民工工资委托代发协议,由总承包单位直接代发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

4、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并配备劳资专管员。

责任主体:总承包单位。(第28条)

建设单位要督促总承包单位建立“农民工实名制系统管理”,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对工地进行封闭管理,设立“农民工实名制度通道”,工人全部经通道打卡上下班,及时上传务工人员数据。总承包单位应配备劳资专管员,专门负责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实施监督管理,掌握施工现场用工、考勤、工资支付等情况,审核分包单位编制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表。

5、存储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

责任单位:总承包单位第32、33条

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存储“工资保障金”。存储比例按合同价的2%进行存储,工程完工后且无拖欠工资情况可全额返还。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障金不得因支付为本项目提供劳动的农民工工资之外的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

总承包单位可采取银行出具保函方式进行存储,具体办法按《省建筑工程保函存储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暂行办法》执行。

总承包单位可申请免予存储工资保障金,按《省建筑领域免予存储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暂行办法》执行。

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障金不得因支付为本项目提供劳动的农民工工资之外的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

6、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处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

责任主体:总承包单位第34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下列事项:

7、总承包单位“缴纳建筑工程工伤保险”。

责任主体:总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到社会保障部门缴纳“工伤保险”。存储比例按合同价的1‰参保。

二、建筑工程发生欠薪由谁承担清欠责任?

答:条例明确和强化了总承包单位对欠薪问题的主体责任。在第30条中明确总承包必须对分包单位的人员务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在发生拖欠工资时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追偿。

在实践中,首先由总承包单位对拖欠工资情况进行核查,明确用工单位、被拖欠工资人员和具体数额。然后由总承包单位先行支付工人工资。最后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对用工单位和具体拖欠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三、因建设单位未按合同拨付工程款造成的欠薪,由谁承担清欠责任?

答:工程总承包单位是承担清欠的主体责任,可要求建设单位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工人工资,金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

四、工程总承包单位已将工程款全部拨付给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仍拖欠工人工资,由谁承担清欠责任?

答:条例中第30条已明确由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在实践中劳动监察部门将对拖欠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查清拖欠的主要原因,核实拖欠的人员和拖欠的具体数额,锁定欠薪主要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求总承包单位先行垫付工人工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下达《责令限期支付工人工资指令书》,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规定时限内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规定时限内拒不支付工人工资,将依法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法律责任。

五、对有拖欠工资行为的单位,将受到那些法律处罚?

2、对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犯罪行为的,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追究刑事责任。

3、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对符合《贵州省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实施细则》的列入“黑名单”管理。

地址:惠水县涟江街道县府路?邮编:550600?电子邮件:zfbxxzx@126.com?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THE END
1.我国法律可以分为哪几类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2、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3、经济方面:实体法主要有税法、产品质量法等https://mip.66law.cn/v/wenda/644548.aspx
2.我来告诉你中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中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想象一下,你要是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感到一片迷雾。你可能会想,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它的法律法规可谓是繁复无比。但别担心,这里我就来告诉你一些基本情况。 首先,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宪法、刑法、民法典和行政 法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不仅包括了对公民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8345.html
3.中国的法律名称?(多点)#15962617167#:学习法律最初要看什么书好? 柘龚炒:如果现在对中国进入WTO那些关税 有感觉,就学习多点商经,海商,如果为了考律师从事专业法律行业的话,请把司法部出版的,司法考试对应的三大本买回家,然后加一本法条 中国的法律,都考它了!!如果是想研究的话,你一辈子都够学的,比如告诉你中国是沿用大陆法系,但是http://tt.ye-su.cn/yy/advteaeasaessde2n2t.html
4.中国有死刑吗现在2024中国现行制度依旧保留了死刑的应用,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死刑的实施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https://www.64365.com/ask/35967091.aspx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有哪些尚未构建或者需要继续完善摘要:探讨有关法律体系的形成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或许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应当是探讨法律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使命问题。而不能仅仅按照传统法的理论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出各种僵化的定义,需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构筑相关法律体系,总结相关实践,提出相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9067
6.王今朝:坚守人民立场对我国法律法治建设的要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之前,法律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服从于与社会主义敌人做斗争的任务,对于敌人,应该实行严厉的专政。违法拘禁、违法审判固然不可取,但在立法和司法中不敢谈专政、片面追求犯人权利、无限容忍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破坏更是荒唐,就违背了中国法律、法治要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秩序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20/08/422990.html
7.中国法律有哪些法中国法律有哪些法 中国法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各种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中国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将介绍中国法律中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宪法规定了中国的政治制度、https://www.fljg.com/baike/454298.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9.中国有哪些法律(全)宪法、民法、刑法、护照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商标法、专利法、保险法、票据法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nsB6Cmcf2c.html
10.法律网中国法律咨询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点对点法律咨询解答、在线案件委托。劳动合同律师、婚姻法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等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https://www.5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