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多个法律服务事项,太方便了。”去年8月,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导,汉源县坚持党建引领,政法委统筹,整合政法、信访等部门和乡镇力量,在全县启动建设县乡两级11个片区法务中心(法律超市),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运行半年多来,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
在法务中心(法律超市),汉源县法院的角色定位是“法律超市”的司法服务“导购员”。
“我们通过调研式‘进货’,陈列式‘上架’,个性式‘挑选’,清单式‘结算’,定制化提供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汉源县法院办公室主任徐思亚介绍,汉源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整合“法育黎州·法融乡村”法官联系乡村工作站入驻全县11个法务中心,派驻32名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干警对口联系,合力打造“党政的法务中心、群众的法律超市、治理的前沿阵地”。
法院工作人员在前域法务中心开展现场调解
法务中心法官见证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超市产品”个性化挑选
基层法院既是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中坚力量。要开超市,首先要确定进什么货,卖什么东西。为此,汉源县法院变被动“坐堂问案”为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对基层群众法律需求进行调研,收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法律问题,编撰形成《法育黎州·阅微》指导法律“货物”采购,以此“上架”立案咨询、诉讼材料初审、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巡回审判等十项司法服务“产品”。“产品”少而精,清单式陈列,32名“专职导购员”强势入驻,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小超市”法院专柜翘首以盼,只等顾客光临。
2023年3月13日,汉源县清溪法务中心负责人见证一起案件纠纷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原来,王某系生猪养殖户,养殖期间在万某处赊购饲料,赊欠饲料款18万余元。后因王某经营管理不善和市场行情影响出现亏损,无力偿还所欠饲料款,万某向汉源县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执行。
执行法官潘星桥借助法务中心网格化治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精准查找到王某,并通过法务中心通知万某到现场进行调解。经协商,王某提出外出打工挣钱,每月偿还万某3000元,并当场支付了前2个月的款项。
“他的困难,我也理解,但总要有个说法。”万某表示理解王某的现状,同意王某分期分批履行债务,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执行工作是整个司法程序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事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在法务中心的统筹下,汉源县法院在“法律超市”中陈列执行工作等“司法服务产品”供群众挑选,让司法服务离老百姓更近。
“订单式”服务便民利民
“法律超市导购员”为群众提供“个性式挑选”,来访群众也可根据自身需求享受订单式服务,通过网上预约、现场登记等方式选取“司法服务产品”,逐步形成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法官,租赁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2023年4月3日,汉源县园区法务中心负责人视频连线,联系汉源县法院驻点法官白浩,咨询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事宜。
原来,园区某公司在租赁公司租借了挖掘机一辆和驾驶员一名。在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挖掘机受损、人员受伤。
通过白浩的详细释法明理,园区法务中心负责人快速对双方产生的矛盾进行调解,最终事故得以妥善处置,纠纷得以高效化解。
“清单式”结算实现共赢
“这个月,司法所成功调处2起纠纷。”
“这个月,网格员代为送达10件法律文书。”
“这个月,法务中心各项法律事务有明显增加,入驻各家力量要进一步加强。”
……
近日,前域法务中心召开分析会,各入驻单位对2023年3月法务中心运行情况进行会商总结。
法务中心建立在各个乡镇,离群众最近,也能“零距离”服务群众,群众的法律需求均可在家门口采办。
法务中心的设立,对于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来说也是益处多多。依托县、乡两级法务中心,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化解、集中联调、案件会商等,推动形成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减少进入诉讼的“潜在客户”,实现诉源治理抓前端,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对进入诉讼程序的矛盾纠纷,法院依托法务中心开展巡回审判、司法送达、判后答疑、查人找物、协助执行等,提升了法院审判执行效能与效果,实现抓中端“治已病”的效果。
本报记者李晓明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