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司法认定与企业合规指引律师实务

随着互联网领域竞争业态及方式的转变,各类依托新技术产生的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发的纠纷案件不断涌现,并呈现出数量增长迅猛、类型化案件集中、新类型案件频发的特点。为回应现实案件中法律适用争议,同时传承以往司法实践,2022年4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下称“海淀法院”)发布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2年度)》(下称“白皮书”)总结、归纳了新类型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下称“新类型案件”)的新特点、新趋势,并选取发布了十个新类型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典型案例(下称“十大案例”)。笔者将以十大案例的裁判文书为抓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年修订,下称“反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9号,下称“新反法解释”),解析、提炼新类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司法裁判规则,并作一些行业提示与合规建议,以期对指引有关主体合规经营有所帮助。

一、新类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与特点

(一)法院实体审查采取“五要件法”

通过研判十大案例,笔者发现法院在实体审查方面主要采取“五要件法”,即审查“合法权益”、“竞争关系”、“行为正当性”、“抗辩合理性”及“损失核定”五个要件:

(1)合法权益的审查:包括“原告是否属于权利人”和“原告合法权益的范围”。法院通常会从原告业务中找出对应涉诉行为的业态、模式,并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2)竞争关系的审查:法院认定原、被告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往往不以原、被告处于完全相同的行业或存在狭义的竞争关系为前提。只要被诉行为可能影响到市场秩序、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利益,即可认为存在竞争关系。新反法解释也是将“竞争关系”的定义泛化为存在对交易对象的争夺,加强了对不正当竞争的规制。

(3)行为正当性的审查:法院判断竞争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一般系审查被诉企业是否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可能干扰、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正常运行。

(4)抗辩合理性审查:法院通过结合被告方提交的证据来审查判断抗辩理由成立与否,因此被告对竞争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是否进行充分的举证系抗辩理由是否被采纳的关键。

(5)损失核定:适用反法第十七条原则处理。

(二)赔偿金额可突破法定最高上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混淆)、第九条(侵犯商业秘密)情形下的法定赔偿,但对违反第十二条(互联网专条)情形的法定赔偿并未予以明确。而笔者发现,十大案例的裁判文书中明确了网络不正当竞争也可参照反法第十七条裁定法定赔偿金额,甚至还突破了法定赔偿金额的上限。例如,在“超级星饭团App抓取并使用明星微博数据案”中,法院明确指出:尽管双方未能提交充分证据证明被诉行为中原告的实际损失或被告的非法获利,但本案证据显示被告通过运营涉案App获利可观,超过了反法规定的500万元赔偿限额,又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在涉诉行为中的成本存在巨大差异、被诉行为导致的流量损失难以弥补,如果仅判决赔偿500万元不足以彰显公平正义和司法态度,故最终判决被告应赔偿原告1000万元。该案例的裁判思路与新反法解释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相符,将反法第二条(反法一般适用条款)、第八条(虚假宣传)、第十一条(商业诋毁)、第十二条(互联网专款)均列入法定赔偿适用范围,解决了长期以来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能否适用法定赔偿的争议,具有前瞻性。

(三)行为保全适用的趋势及效果较为突出

通过研判十大案例及白皮书,笔者发现海淀法院自2017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处理涉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保全案件数量为65件,其中29件经法院听证后被申请人主动停止侵权,10件明确作出支持财产保全裁定,仅有3件驳回申请人财产保全申请。可见,此类案件中,申请人申请行为保全以及法院裁定适用行为保全措施的比例都非常高。同时,行为保全措施作为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中高效、快捷的救济途径,对遏制侵权行为和保护当事人权益方面效果显著。

(四)强调了经营者“事先提示”和“经用户同意”的双重义务

在“安全软件妨碍浏览器正常运行行为保全案”中,法院认为:因金山毒霸软件未事先、明确告知用户在开启软件后无法对搜狗浏览器主页进行变更设置,直接导致搜狗浏览器设置主页这一常规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搜狗浏览器服务的完整、正常运行,因而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笔者认为,如金山毒霸软件在安装时,明确提示用户一旦使用该软件后,会限制其他浏览器主页变更功能,并且用户仍然同意安装,系用户行使自主权的体现,则可能不会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该案例的裁判思路也在新反法解释第二十二条中得以体现:经营者事前未明确提示并经用户同意,以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等方式,恶意干扰或者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二项予以认定。相反,如经营者事先已明确提示并经过用户同意,干扰或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的,将难以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亦是司法谦抑性、克制性的体现。

三、新类型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常见抗辩理由及裁判规则

笔者经过查阅、汇总十大案例,归纳了被告九个常见抗辩理由以及法院的裁判要点:

四、对互联网企业的行业提示与合规建议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迭代和发展催生了多种新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网络技术的多样化也使得竞争行为更加隐蔽和复杂。随着反法、新反法解释以及各地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的出台以及施行,我国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日趋严厉。互联网行业经营者应尽快树立竞争合规意识,合法诚信经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笔者对新类型互联网企业做如下提示与合规建议:

(一)树立公平竞争的商业道德和合规意识,建立健全竞争合规管理机制

反法及新反法解释强调商业道德判断指引,以便于据此认定其他反法未明确规定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另外,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既要依靠外部良好的竞争市场秩序,也要依赖内部科学合理的管理。企业应当增强自身研发和创新能力,建立竞争合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和整合方式,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事实上,已有部分地区和行业协会出台合规管理规范,如浙江《浙江省平台企业竞争合规指引》(浙市监通〔2021〕2号)、中国标准化协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体系标准》等。

(二)前置商业模式创新的合规风险研判,确保权益的合法性

互联网的发展有赖于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但并非所有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都属于创新。技术创新应当是公平自由竞争的工具,而不应成为非法干扰甚至破坏他人合法经营的借口。虽然依据技术中立原则,无法认定竞争行为中使用的技术具有不当性和违法性,但不等同于使用技术开发相应功能的行为当然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因此,互联网行业经营者在开发新技术或新的网络产品前,应当对拟开发技术产品或功能的正当性、合法性进行充分研判。这种竞争合规风险研判的前置,有助于企业避免盲目技术开发的费用损失以及侵权导致的商誉和赔偿责任损失。

(三)建立反不正当竞争的防御机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互联网经营者应当增强自身风险防控能力,积极组织业务部门员工进行反不正当竞争及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加强企业内部法律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套常态化、弹性的企业安全防御机制,实现事前“感知”、事中“抵御”、事后“应对”,全方位立体提升企业反不正当竞争防范水平。如若发现其他经营者提供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涉嫌侵犯自身合法权利时,应及时交由专业法律人士维权,做好证据搜集及公证手续,并积极采用诉讼行为保全手段,高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鉴于互联网行业所依赖的技术在不断进行迭代更新,企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呈现出创新性、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笔者建议,互联网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技术与经营模式的不同特点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相应的竞争合规机制。同时,由于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往往涉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大数据等多个细分领域的技术与法律,企业亦可聘请各领域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完善加强内部的合规制度。

作者: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丽娜律师、徐峥律师、黄文涛律师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依据作者个人对法律、案例以及结合自身经验而形成,不对其准确性做完全的保证,不代表申浩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或对法律的解读。

THE END
1.上海双创律师事务所人脉圈怎么样发现5+脉友APP运营市场运营数据分析产品运营市场品牌运营推广互联网运营 工作经历 行业运营 蚂蚁集团 2024.05 - 至今(6个月) 生命周期管理用户激励体系RFM模型 教育及母婴市场及商户体验负责人 美团 2021.01 - 2024.07(3年6个月) 运营经理 小沃科技有限公司 2015.07 - 2017.07(2年) 产品经理 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 2012.06 - https://maimai.cn/mai/gw61vSNW93CrQ5Lg8FtyF3mDgiTuyKeNTu_mXtiHYLE
2.在体育彩票销售点刮刮乐输了3000多,16岁的我能叫家长来退钱吗?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在体育彩票销售点刮刮乐输了3000多,16岁的我能叫家长来退钱吗? 立即咨询 张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互联网纠纷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互联网纠纷问题 韩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互联网纠纷问题 谢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互联网纠纷问题 张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互联网纠纷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互联网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687124.html
3.网络法律律师从网易高管最新贪腐案探究互联网企 法〔2024〕32号:最高法院发 网购“顶配”电脑成“低配”, 怎 广电网络索赔群是什么 网拍起拍价的确定? 专长律师省份律师省会律师按问题找律师 拆迁安置律师债权债务律师医疗纠纷律师交通事故律师合同纠纷律师劳动纠纷律师人身损害律师保险理赔律师婚姻家庭律师建设工程律师房产纠纷律师https://www.66law.cn/wangluofalv/?ztzh_uuid=wap_news10872141
4.中国“互联网+”律师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互联网+”计划行动首次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被提出,为我国律师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律师办公流程化、在线法律服务平台等新生事物,为网络信息技术与法律事务的结合搭建了巨大的舞台。当然,律师行业在互联网化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挑战。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互联网+”背景下律师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7-1020607318.htm
5.律师网络舆情律师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律师行业来说,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维护也愈发重要。律师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关于律师行业的各种言论和情绪,包括律师职业道德、法律服务质量、律师行业管理等问题。对于律师行业来说,网络舆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律师的形象和业务的开展。因此,建立一http://www.aloftier.com/news/article/6ae94a8b4e022d07d626d13cccd566ed.html
6.律师事务所行业如何进行网络推广?四川律所网络推广律师事务所行业如何进行网络推广?目前投入产出比最优的方式,比莫过于做自媒体,通过平台自身的推荐系统,来给你找到潜在客户群体。 如果想快速线上引流,掌握引流的核心原理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弄清楚为啥要这样做的核心逻辑后,会发觉今后无论什么样的产品都可以一通百通,再借助批量操作,就可以大幅度增强推广效率。 https://blog.csdn.net/qwqdqwwq/article/details/124097527
7.在“互联网+”和O2O驱动下,法律行业的创业如今是怎样的局面?2015年是一个互联网历史上的神奇年份,因为这一年被称为很多互联网产业的元年。在“互联网+”和O2O的所谓双轮驱动下,很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连接产业都被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互联网+法律服务。 互联网+法律服务,在最开始致力解决的就是律师服务产业的痛点。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律师与客户接洽效率低下、律师评价体系https://m.tmtpost.com/2573607.html
8.关于我县律师行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2012年5月14日至19日我所开展了律师行业管理调研活动。通过采取座谈、走访当事人、查看有关文件资料等方式对我律师行业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县仅有国资律师事务所1家。 (二)全县现有执业律师1名,申请实习律师2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3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g1l4814.html
9.「律信律师怎么样」成都华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外包服务 全称:成都华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发展阶段 产品:就问律师法律咨询就问律师等7个。 排名:成都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人气排名第190名 荣誉: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根据算法标注 工资:65.7%的岗位拿6-10K,2024年较去年持平。在校学生类最多,占33%。 https://www.jobui.com/company/1060417/
10.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中国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Indepth Research Report of Commerical Model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n China Internet + Legal Service Industry中国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Indepth Research Report of Commerical Model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0d90dfef36ad4072.html
11.法律服务专业范文此类平台均由具有律师和互联网行业背景的人士创办,整合全国性的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普通网民需求和专业律师服务的有效对接。围绕服务谁、提供什么服务、谁来提供服务三个基本问题,“社交服务型”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做出了三点创新。 一、拓宽社会覆盖面,面向普通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https://www.gwyoo.com/haowen/166759.html
12.零壹智库闭门会·第11期:《网络安全法》实施后金融科技等行业如何董潇:各行各业不一样,很难出台一个统一的办法。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关注,第一是从刑事责任角度,公安部门检查部门掌握到哪条线;第二步就是行业主管机关角度,例如人民银行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信部对于互联网和电信行业的监管,工商局对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监管等等采取何种原则,以及相关领域的行业实践是怎样的。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15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