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区块链的司法应用也成为热点之一。其中,区块链存证技术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电子证据认定的藩篱,在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方面卓有成效。然而,由于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则对区块链证据提取、存储、认定进行规制,存在操作流程不一、存证平台资质不明等现象,业界呼吁应当严格技术要求、数据管理、安全标准、存证格式、统一存证接口。
区块链存证成为司法应用重要场景
随着信息化发展,“电子合同”“聊天记录”“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证据频繁出现在诉讼案件中。然而电子证据因“虚拟性、隐蔽性、易篡改性”等不足,其证明力易被不利因素削弱,同时影响到其在诉讼中的采信比例。
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显示,针对在线诉讼中电子证据取证难、存证难、认证难的问题,中国法院积极探索“区块链+司法”模式,截至当年10月31日,全国已完成北京、上海、天津、吉林、山东、陕西、浙江等省(市)22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的27个节点建设,共完成超过1.94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中文伦德律师事务所陈云峰律师告诉记者,区块链对于电子证据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四点: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通过在电子证据的获取和保存过程中应用区块链存证,可以有效、完整地向法庭呈现电子证据形成的全过程:在存证环节,区块链可以提供规范的数据存储格式、原数据的保障、安全存储,以及可追溯,提高证据的真实性;在取证环节,区块链给司法带来的价值在于数据经由参与节点共识,独立存储、互为备份,用来辅助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认定;在示证环节,可采用智能合约,区块链浏览器示证,以提高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质证环节,由于区块链固化取证和示证这两个环节,可全流程追溯,使得电子证据可采性增强,提高司法效率。陈云峰称,目前区块链存证的应用已经较为宽泛,如招投标、线上签约、知识产权管理以及金融类服务等方面,可以说区块链存证平台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也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区块链证据可信度仍是考量首要问题
那么,一份电子证据入链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亚涛向记者描述: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例,第一,当事人直接或委托存证公司保存电子证据;第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诉讼平台输入存证编号;第三,诉讼平台向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发出调取指令;第四,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根据存证编号和当事人主体信息进行检索,将同时符合存证编号和当事人主体信息的电子数据,推送至证据平台;第五,证据平台对接收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数据摘要自动比对,核验无误后导入诉讼平台。
而围绕入链前证据真实性、存证平台中立性的讨论,一直是行业热议话题。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副教授赵蕾认为,目前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的平台很多,司法实践中并非所有存证平台的存证都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第三方存证平台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很多司法区块链平台多为商业机构运营,但由于行业尚无明确规定、准则、标准,多是依据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条件、业务范围开展相应的电子证据收集、固定等服务,无法给司法审判提供足够可信的技术支撑。在一些法院判决案例中,区块链存证平台的资质,以及技术标准、存证规则与经过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能否得到法院采信关系密切。有时需要通过公证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固定电子数据,才能得到法院认可。
技术标准与存证规则有待规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法律规制上,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区块链技术可信标准、存证业务规范以及相应证据证明力审查操作指南,这是该领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陈云峰律师提出,对于区块链存证未来发展和应用,需要在两方面加强:一是生成阶段的法律效力。即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电子数据应当是完整的、真实的;二是存储阶段的法律效力。即作为存储媒介的区块链技术本身被验证为不易被篡改,并且存储稳定,方可保障存储、传输环节的真实、安全、可靠,推动电子数据真实性向源头延伸。
2019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审议通过《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之后于2019年3月、10月分批次发布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清单。郭亚涛认为,规定仅仅对备案主体所从事的区块链信息服务进行登记,且内容多为框架性规定,并未具体涉及对利用该技术提供商业服务的存证平台提出具有强制性资质标准,第三方存证平台合法资质尚不明确。“司法+区块链”存证作为一种新的模式,从电子证据的生成、收集、存储、传输等,到作为证据提交后如何质证和认定,对规范流程的各类规章制度都处于亟待补全的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仅是对区块链存证方式的承认,并未对区块链证据的具体认定、质证规则有进一步详细规定。赵蕾建议,区块链存证的规范建立在技术标准与存证规则统一的基础之上。因此区块链存证的技术标准就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严格技术要求、数据管理、安全标准、存证格式,统一存证接口,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共识机制。赵蕾认为,随着我国新基建的铺陈,互联网科技与司法的深度融合可能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区块链存证行业也将顺应未来科技发展,满足当事人证明的需求,朝着自动上链存证、自动执行的技术自证和一键执行方向发展。为了回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实现接近数字正义的目标,未来区块链行业规范也将逐步代码化,通过法律与代码共同规范,实现区块链存证的自治与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