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司法存证前景广阔规范有待统一 近日,链法律师团队郭亚涛律师接受法治日报社内参编辑室采访,探讨区块链存证的相关事宜,原文内容如下。文|焦艳来源|法治参考...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区块链的司法应用也成为热点之一。其中,区块链存证技术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电子证据认定的藩篱,在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方面卓有成效。然而,由于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则对区块链证据提取、存储、认定进行规制,存在操作流程不一、存证平台资质不明等现象,业界呼吁应当严格技术要求、数据管理、安全标准、存证格式、统一存证接口。

区块链存证成为司法应用重要场景

随着信息化发展,“电子合同”“聊天记录”“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证据频繁出现在诉讼案件中。然而电子证据因“虚拟性、隐蔽性、易篡改性”等不足,其证明力易被不利因素削弱,同时影响到其在诉讼中的采信比例。

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显示,针对在线诉讼中电子证据取证难、存证难、认证难的问题,中国法院积极探索“区块链+司法”模式,截至当年10月31日,全国已完成北京、上海、天津、吉林、山东、陕西、浙江等省(市)22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的27个节点建设,共完成超过1.94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中文伦德律师事务所陈云峰律师告诉记者,区块链对于电子证据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四点: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通过在电子证据的获取和保存过程中应用区块链存证,可以有效、完整地向法庭呈现电子证据形成的全过程:在存证环节,区块链可以提供规范的数据存储格式、原数据的保障、安全存储,以及可追溯,提高证据的真实性;在取证环节,区块链给司法带来的价值在于数据经由参与节点共识,独立存储、互为备份,用来辅助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认定;在示证环节,可采用智能合约,区块链浏览器示证,以提高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质证环节,由于区块链固化取证和示证这两个环节,可全流程追溯,使得电子证据可采性增强,提高司法效率。陈云峰称,目前区块链存证的应用已经较为宽泛,如招投标、线上签约、知识产权管理以及金融类服务等方面,可以说区块链存证平台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也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区块链证据可信度仍是考量首要问题

那么,一份电子证据入链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亚涛向记者描述: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例,第一,当事人直接或委托存证公司保存电子证据;第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诉讼平台输入存证编号;第三,诉讼平台向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发出调取指令;第四,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根据存证编号和当事人主体信息进行检索,将同时符合存证编号和当事人主体信息的电子数据,推送至证据平台;第五,证据平台对接收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数据摘要自动比对,核验无误后导入诉讼平台。

而围绕入链前证据真实性、存证平台中立性的讨论,一直是行业热议话题。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副教授赵蕾认为,目前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的平台很多,司法实践中并非所有存证平台的存证都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第三方存证平台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很多司法区块链平台多为商业机构运营,但由于行业尚无明确规定、准则、标准,多是依据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条件、业务范围开展相应的电子证据收集、固定等服务,无法给司法审判提供足够可信的技术支撑。在一些法院判决案例中,区块链存证平台的资质,以及技术标准、存证规则与经过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能否得到法院采信关系密切。有时需要通过公证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固定电子数据,才能得到法院认可。

技术标准与存证规则有待规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法律规制上,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区块链技术可信标准、存证业务规范以及相应证据证明力审查操作指南,这是该领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陈云峰律师提出,对于区块链存证未来发展和应用,需要在两方面加强:一是生成阶段的法律效力。即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电子数据应当是完整的、真实的;二是存储阶段的法律效力。即作为存储媒介的区块链技术本身被验证为不易被篡改,并且存储稳定,方可保障存储、传输环节的真实、安全、可靠,推动电子数据真实性向源头延伸。

2019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审议通过《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之后于2019年3月、10月分批次发布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清单。郭亚涛认为,规定仅仅对备案主体所从事的区块链信息服务进行登记,且内容多为框架性规定,并未具体涉及对利用该技术提供商业服务的存证平台提出具有强制性资质标准,第三方存证平台合法资质尚不明确。“司法+区块链”存证作为一种新的模式,从电子证据的生成、收集、存储、传输等,到作为证据提交后如何质证和认定,对规范流程的各类规章制度都处于亟待补全的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仅是对区块链存证方式的承认,并未对区块链证据的具体认定、质证规则有进一步详细规定。赵蕾建议,区块链存证的规范建立在技术标准与存证规则统一的基础之上。因此区块链存证的技术标准就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严格技术要求、数据管理、安全标准、存证格式,统一存证接口,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共识机制。赵蕾认为,随着我国新基建的铺陈,互联网科技与司法的深度融合可能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区块链存证行业也将顺应未来科技发展,满足当事人证明的需求,朝着自动上链存证、自动执行的技术自证和一键执行方向发展。为了回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实现接近数字正义的目标,未来区块链行业规范也将逐步代码化,通过法律与代码共同规范,实现区块链存证的自治与善治。

THE END
1.legalXchain司法联盟链广州互联网法院 技术白皮书 开放平台 联盟动态 联系我们 构建数字世界文明秩序 以技术驱动,专注于电子数据主权确定及网络行为分析,以构建数字世界的文明秩序为愿景,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计算法律学实践 面向法律领域的司法联盟链 https://www.legalxchain.com/
2.司法生态链“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新型司法服务体系,以技术创新驱动互联网司法服务升级,将司法生态链平台建设成为最权威区块链存证服务平台,通过生态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各类用户提供权威、便捷、集约的一站式司法服务,以可信的生态链接保障数字经济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助力数字经济社会https://www.sifachain.cn/
3.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移动端全新升级!“海丝法务通”五大亮点抢先体验支持在线观看视频课程 讲座直播等多种形式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法律培训体系 未来 海丝法务通 将持续丰富“一站式”法律服务内容 打造群众及企业 获取法律服务的“首选”平台 助力厦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海丝中央法务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8EE36B0514TTO0.html
4.成都互联网法庭:科技赋能护航数字经济发展2023年以来,成都互联网法庭持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技术,精心打造了以“七朵云”为核心的“云系列”新一代智慧审理和司法服务平台。 点击进入“七朵云”,云辑审判管理平台、云调多元解纷平台、云讼诉讼服务平台、云链电子存证平台、云审在线审理平台、云智专家智库平台、云创法治文化平台等选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22437.shtml
5.区块链政务十大案例之一蚂蚁区块链3),三是司法联盟层,使用区块链技术将公证处、CA/RA机构、司法鉴定中心以及法院连接在一起的联盟链,每个单位成为链上节点。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链上线的电子证据平台则是直接在证据和审判之间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数据通道,使得证据的收集、固定、传输和运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https://www.jianshu.com/p/3ae1c331c624
6.专题·区块链安全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及安全问题探讨民生银行建立了基于金融司法链的可信存证平台,通过区块链网关及智能合约,将存证业务系统透传的证据文件数字指纹进行上链操作,同时采用跨链技术对接互联网法院和公证处等司法机构,将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与司法机关打通,实时同步业务数据、数字指纹,以便司法机关在发生法律纠纷时在线提取业务数据作为证据。由于具备司法背书及区块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32798
7.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系统,开启信用生态系统本案的关键在于智能合约全生命周期链上证据的司法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应当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验证、区块链等方式采集。”证据的真实性能够通过固定、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电子证据采集存储平台认证证明的,互联网法院应当予以确https://m.bjhwtx.com/h-nd-298330.html
8.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建设成果将电子印章应用系统作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的基础支撑系统,已嵌入我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并同时覆盖平台的PC端、网页端、移动APP端、微信端,能够在公安政务业务中为我区公安机关、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电子印章制作、申请、备案、查询、变更、注销、签章、验章和记录、管理等功能。 https://www.anpcn.com/gongan/9179.html
9.2022年重大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盘点意见要求,加大能源技术装备和核心部件攻关力度,积极推进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北斗系统、5G、国密算法等新技术和“互联网+安全监管”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态势感知平台和网络安全靶场建设,组织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监督检查,推进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48564
10.最高法规范区块链证据,司法链将走向全国统一2019年3月,广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正式上线,将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运营商,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仲裁委、南方公证处和广州公证处等司法机构,腾讯、平安、华为、百度、阿里、京东等几十家企业纳入智慧信用生态系统。 公开资料载明,广州互联网法院数据平台已成功对接司法服务、审判业务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91844-1.html
11.蚂蚁区块链在司法存证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蚂蚁链无法在司法其次,司法链可以增强品牌的信任度,一方面使企业是和司法链,和政府认可的品牌、平台站在一起,另一方面使企业通过信任连接的方式把自身的商业模式清晰透明地告诉用户,使用户产生非常强的信任感。特别是创业者,能够在早期就拥有巨大的流量。最后,司法链解决的是互联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得用户的使用成本产生非常大的下降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26589/article/details/87896749
12.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上线全程溯源电子数据区块链以网站侵权为例,当事人打开司法链的区块链程序,通过实人认证的核验,即可开启整个的区块链程序记录模式。当事人搜索引擎搜索侵权的网站,点击侵权网站,在侵权网站上打开侵权作品,用户下载、保存侵权的作品,整体流程包括取证的流程都进行了完整记录。 起诉时,当事人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上提交起诉申请,实名认证成功后http://blockchain.idcquan.com/151652.shtml
13.区块链司法存证平台讼道技术推出的《区块链数据存证》是新时代“互联网+司法鉴定”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电子数据取证存证及出证的一条龙服务。 规范取证,多元取证功能固化证据,操作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可安全存证,数据加密,确保完整不被篡改; 利用区块链技术,公安部一所电子数据鉴定中心、中小企业协会作为重要节点组建联盟链,https://www.lawsuitsmaster.com/productinfo/868874.html
14.广州互联网法院:22845件数字金融纠纷案件证据在“链”上储存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侯向磊会上介绍,从2018年9月28日挂牌成立以来,共受理数字金融纠纷案件38235件,审结34438件,结案率90.07%,为数字金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服务。2019年3月,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线“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即“五链协同”中的“司法链”。该系统包括“一链两平台”,即司http://www.jpm.cn/article-104206-1.html